读史养浩然正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1)

那些年读过的诗词、背过的古文,忽然之间就全部还给了老师。

比如,最近网上很火的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就怎么也想不起出自何处。

幸好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百度,让我们知道了它出自《史记》,中学语文课本里曾经学过。

《史记· 卷三十六· 陈涉世家》载: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受人雇佣、种田劳作时立下的远大志向,终于在若干年后变为了现实。陈胜成就了“鸿鹄”二鸟,也让“燕雀”们刮目相看。

鸿指大雁,鹄则是天鹅,皆为好鸟。鸿鹄是古人对秃鹰之类飞行极为高远鸟类的通称。在古代神话传说中,鸿鹄是白色的凤凰。

南朝梁文学家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写道:“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可见鸿鹄飞之高远。所以,鸿鹄的志向,燕子和麻雀是难以企及的。

辛弃疾在《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中,也巧用鸿鹄典故:“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dou mao,古代作战的头盔)。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不过话说回来,鸿鹄有鸿鹄的远大志向,燕雀有燕雀的知足常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鸿鹄不是燕雀,又怎么能理解燕雀的“小确幸”呢?!

最后,再次把当年老师教给我们的读音重温一遍。燕雀安知鸿鹄(hu胡)之志,可千万别读成鸿鹄(hao浩)或鸿鹄(mao茅)。

来源:悠悠我心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