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你懂了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1)

[释文]

静女多娇媚,城角等我来。 隐藏不肯见,搔首又徘徊。

静女: 娴静的少女。

姝(音书):美好貌。

俟(音四):等待。

城隅: 城角。

爱: 通“夔” ,隐藏 ,指静女故意躲起来。

搔首: 指见不到静女着急而搔头。

踟蹰(音持除):徘徊,来回地走。

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你懂了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2)

《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

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你懂了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3)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爱情自古以来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虽然长期的封建传统导致古时很多男女之间的感情始于婚后。因为大都是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甚至在结婚前并未有见到过自己爱人的模样。

有个词语叫做“出阁”,意思是女子出嫁。古代阁即闺房,未出嫁的女子都是住在阁楼上的,古代三从四德,女子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并要求不准与外界的男子见面,所以把出嫁的女子称为"出阁",相反未出阁就是未出嫁。

其实自由恋爱在古代是存在的,只不过在长期封建礼法的约束下渐渐的被人们所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