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

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这里是连接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

重要枢纽城市

是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

也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栉风沐雨七十载

70年来

呼和浩特的发展

究竟特在哪儿?

呼和浩特位置信息(呼和浩特特在哪儿)(1)

经济增长特给力

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0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1045倍,年均增长10.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93029元,是1949年的239倍,年均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7亿元,是1949年的25911倍。三次产业结构从1949年的75.9:8.6:15.5升级演变为2018年的3.7:27.6:68.7。2018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08.4亿元,是1949年的40倍,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6%,奶牛规模化养殖率达到98%以上,近85%的农户进入产业化链条。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983万元发展到1401.7亿元,形成了乳业、电力、生物制药、光伏材料、大数据云计算等一批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99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2850倍,年均增长12.2%,培育形成2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占全区集聚区数量的24.8%。

呼和浩特位置信息(呼和浩特特在哪儿)(2)

城乡巨变特显著

全市建成区面积由1949年的9平方公里发展到26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达到31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3万人,城镇化率达70%。全市公路里程7742公里,是1949年的43倍,高速公路总里程516公里;铁路营业里程328公里;白塔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200万人次,货物发运量、到达量分别为1.3万吨、2.8万吨。2018年,城区总供热面积达1.44亿平方米,集中供热管道3256公里,供水管道981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99.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9平方米。农村旧貌换新颜,全市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电、网络等公共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公共照明设施覆盖率、村庄绿化率分别达到98.2%、93.4%、55%。

呼和浩特位置信息(呼和浩特特在哪儿)(3)

社会事业特繁荣

教育事业长足进步

市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达到751 所,在校生总规模达到44.5万人,在校教职工4.1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98%,小学、初中入学率均实现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5%。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比1982年增加5.6万平方米,博物馆藏品从1982年的4.4万件增加到2018年的560.9万件。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2018年科技投入1.5亿元,比1959年增长75倍,建成各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288个,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家,自治区级高新区2家,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卫生机构数从1949年的39个增加到2018年的2141个,卫生技术人员数从1949年的489人增加到2018年的27681人,医院拥有床位数从1949年的210张增加到2018年的20694张。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1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5.9万人,失业保险职工人数59.5万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呼和浩特位置信息(呼和浩特特在哪儿)(4)

以上三大“特”

远远不能诠释呼和浩特的大发展

咱接着往下看~~

生态优先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子

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光伏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生产基地,中环五期项目今年建成后,产能将突破50GW,占全球产能近一半;生物医药产业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动物疫苗生产基地,两个国家级兽用疫苗实验室和产品处于世界一流、全国领先地位;大数据云计算完整产业链加速形成,服务器装机能力达72万台,居全国第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乳业、电力、石化等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度明显提升,伊利、蒙牛跻身全球乳企十强,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273万千瓦。创新驱动不断深化,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273家,占全区36.3%,居全区首位,呼和浩特科技城2700亩创新中心区启动建设,入驻各类企业398家,引入研发机构5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6%。和林格尔新区三年成型目标基本实现,引擎作用开始彰显。

呼和浩特位置信息(呼和浩特特在哪儿)(5)

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新时代

牢记关于“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都不能安之若素”的重要指示,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4896户60659人下降到2018年底的260户588人,贫困发生率从6.1%下降到0.06%,20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国贫县武川县、区贫县清水河县正式退出贫困序列。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2018年,全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565元、17190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4.3%、28.4%,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就业状况持续改善,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战果,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形势总体平稳,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呼和浩特位置信息(呼和浩特特在哪儿)(6)

生态首府、绿色家园渐成呼和浩特新名片

始终牢记重要嘱托,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的实际行动,推动生态文明思想在呼和浩特形成生动实践。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进展,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逐步淘汰,居民清洁炉具替换全面开展,2018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2天,空气质量达标率81.9%。碧水保卫战步伐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劣五类水体消除任务全面完成,建成区7段黑臭水体治理基本完成。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大青山范围内采石采矿作业全面停止,重点行业企业土壤基础信息调查基本完成,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清单全面建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820多万立方米,森林面积557.59万亩,森林覆盖率21.59%,荣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生态首府、绿色家园正逐渐成为呼和浩特新名片。

呼和浩特位置信息(呼和浩特特在哪儿)(7)

回望前路,慷慨歌行

瞻望前程,关山路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守望相助、团结奋斗

天堂草原、魅力青城

呼和浩特位置信息(呼和浩特特在哪儿)(8)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呼和浩特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奋发有为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呼和浩特位置信息(呼和浩特特在哪儿)(9)


记者:康心月

编辑:段雅婷

校对:段雅婷

审核:张丽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