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念珠配方(五台县特产六道木佛珠)(1)

六道木,又称二花六道木,属于忍冬科、六道木属灌木植物。生长于多石山坡的灌丛中,落叶灌木,高1-3米;果实具硬毛;种子圆柱形,具肉质胚乳 。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北的辽宁、河北、山西,内蒙等省;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坡灌丛、林下及沟边;为多年生灌木,北方多有生长,其杆无心有结,每结自成纹路;纹路浅黄色或白色,竖行,均为六道。

藏族念珠配方(五台县特产六道木佛珠)(2)

灰皮去后,木面光滑,呈白色微黄。生长缓慢,木质坚韧,木面光滑细密,且不易折,强力折之,斜茬似刀,锋利如刃。

藏族念珠配方(五台县特产六道木佛珠)(3)

六道木可用以作叉齿、耙齿,拐杖,木筷,具有铁制叉耙难有的优点,握之不冷不热,提之不轻不重,坚韧如铁,弹力如藤,原木清白,可以其试毒;二者,六道木因其不可替代的殊胜寓意,多用于制作佛珠,念珠、配饰等,深受学佛之人喜爱。

藏族念珠配方(五台县特产六道木佛珠)(4)

从古至今,五台山六道木与大乘佛教之间结下渊源深厚的因缘,六道木天然形成的六道纹路,一者,象征着“六道轮回”,令知六道苦,发菩提心;二者,代表着文殊菩萨的六把智慧之剑,摄“六度”行,出六道苦海,斩断众生烦恼;三者,代表着万德具足的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以及六字箴言(即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咪吽”)。

藏族念珠配方(五台县特产六道木佛珠)(5)

尤其,明朝时六道木佛珠曾受到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加持,此外,还有许多持教高僧大德都佩戴五台山六道木念珠,都更加突出了五台山六道木的珍贵,故六道木乃佛国之圣物,具有超灵性,可以说是五台山文殊圣地的标志物,即便在藏康地区使用六道木念珠也是非常普遍和有特殊意义的,时刻忆念文殊菩萨。很多朝拜五台山的虔诚信众都会将六道木念珠请回当做文殊菩萨的信物终生使用。

藏族念珠配方(五台县特产六道木佛珠)(6)

近几年随着大众对六道木越来越熟知,需求量增大,导致砍伐的越来越多,而六道木本身是一种多年生灌木,生长速度缓慢,所以,六道木只会越来越珍稀。

好的六道木产品确实加工精细,不仅不会浪费愈发珍贵的原材料,而且也让学佛修行的善男子善女人拥有一串可以终生佩戴的六道木法器,同时也是结缘五台山佛国圣物最好的纪念品。

具体如何选择好的六道木佛珠产品:

藏族念珠配方(五台县特产六道木佛珠)(7)

1、 判断是否为干料;自然阴干的六道木原木加工的佛珠产品,不易裂,而湿料加工的则极容易裂。(注明:所有木头发生裂变是很正常的,只是选择用干料加工,裂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

2、 具体如何判断是否为干料:1,成品佛珠摸之如果有种“木木厚厚”的感觉,即是用油蜡包裹,很可能是为了防止湿料裂变而这样处理,但是干料加工的六道木成品摸起来手感是“干干的清清爽爽”的感觉;2,成品佛珠的六道纹路如果是青色的绿色的,即是没有干透就用来加工的湿料,这种暂时看起来六道纹路很明显,但是盘玩没多久也会发生裂变;3,六道木原木可将其直接拿高,用小头在平地上颠一颠,能脆生生的弹起来好几下的就是干透的,到地面基本弹不动,或者听见“噗噗”的声音的就肯定不是干透的,这样的很大几率还会在裂;4,六道木原木如果未扒皮是最容易鉴定是否干透的,只要干透了,六道木的外层皮基本用手就可以扒开了,没有干透的,就像长在上面一样,很难剥掉。

藏族念珠配方(五台县特产六道木佛珠)(8)

3、 判断是否为本真原木:不去评论各厂家的加工的工艺如何,无论怎样加工,真正好的佛珠手串,都一定是还原木质本真。六道木也不例外,真正好的六道木产品一定要保留木料原始的色、纹.具体判断是否为本真原木:1、看颜色;天然的六道木原木,颜色属于米白淡黄的清白色系,而且颜色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是同一根料,不同的位置,由于受到太阳光照的不同,生长位置的不同,也会有深有浅。2、摸手感;判断表面是否裹了厚厚的油蜡等,一些工厂由于抛光工艺达不到(抛光是为了让木质表面变得更为细腻,这样盘玩捻的时间再久,木质也不会变脏,)经过这样处理的佛珠,暂时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时间一久,外层的油蜡磨去之后,加上抛光工艺不行,木质表面纹路就会渗进各种脏污,无法正常包浆。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