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1)

“老天开眼了。”

文/李霁琛

《红海行动》逆袭了。

连续两天日票房压过《唐探2》,年初一破了票房记录的《捉妖记2》更是被它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2)

这是口碑的胜利。

他的存在多少弥补了《红海行动》在文戏上的缺陷。

在密不透风的动作戏间隙,张译还是能挖掘出角色的内在潜力,用精湛的表演打动观众的心。

事实上,张译演得好,没人会觉得惊讶。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3)

我们甚至会忘记赞美,似乎他就理应如此。

这几年的张译,确实已经让“出色”成为了一种惯性。

从班长到队长

2006年,《士兵突击》播出,引起巨大反响。

时隔十二年,再回头看这部电视剧,除了感动,我心底还多出了一份感谢。

感谢《士兵突击》,成就了一批好演员。

这其中有如今的“贺岁档票房之王”王宝强。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4)

有拿到两个国际A类电影节影帝的段奕宏。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5)

也包括张译。

回忆《士兵突击》,我第一个想起的不是许三多,而是史今史班长。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6)

那场他退伍后坐着连长车边吃糖边痛哭的戏,至今我不敢重温。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7)

那时我觉得张译就是史今,就和觉得王宝强就是许三多一样。

他的表演自然而诚恳,老道地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戏骨。

事实上,演《士兵突击》时张译刚刚从部队话剧团转业,此前也只接拍过三部电视剧,在演艺圈算是一个新人。

但他这个“新人”,年纪却并不小。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8)

2004年,已经26岁的张译才第一次得到参演电视剧的机会。

他在自己的书中这样描述:

那天天气很好,我正扯着一纸合同不知何去何从。突然电话响起,一个副导演竟然邀我加盟由康洪雷导演的电视剧《民工》,角色是男三号。

老天开眼了?

我兴高采烈地回到团里,立刻接到通知:团里也要拍一部电视剧,外聘了一位女导演,她点名要我去演——也是男三号。

老天开双眼了?

然而,老天的眼睛睁得实在太慢。

直到2006年,张译28岁。

和张译合作过《乔家大院》的胡玫导演曾告诉他:

男演员如果28岁再出不来,就洗洗睡吧。

命运和他开了玩笑,刚好28岁,他凭借《士兵突击》得以整装待发。

他说:

如果没有《士兵突击》,不知道我现在会是怎样。

《士兵突击》让观众认识了张译,却也在无形中给张译上了一道枷锁。

如何走出史今这个角色,让观众记住张译这个名字,是他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

等了三年时间,张译迎来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老实人史今变成了小太爷孟烦了,表演却依然精准、纯熟。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9)

我们发现,这个相貌平平的演员身上竟蕴藏着如此强烈的爆发力,当他给角色赋予情感的时候,观众能真切地被他所感染,毫无抵抗力。

剧中兽医“伤心而死”的那场戏,又是一个让我不敢重温的影视剧桥段。

张译用他的“诚”,演出了角色的“真”。

《生死线》里的何莫修、《温州一家人》中的麦狗、《好家伙》中的芦焱等角色,都在他的演绎下充满了生命力,让观众感到亲切。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10)

虽然他自己写书书名叫“不靠谱的演员爱说如果”,但他身上似乎总有种“靠谱”的气质。

从《士兵突击》里的班长到《红海行动》中的队长,他的小眼睛里时刻都散发着让人信赖的神秘魅力,仔细想想,我觉得那也许是一份历经磨砺后的淡然。

一个有自我修养的演员

什么样的演技是好演技?

一千个演员,会给你一千种答案。

张译这几年给我的最大印象,是三个字:

爱琢磨。

不信你去听他各个角色的口音。

中国演员的口音问题,是老大难。

香港演员演东北警察还是港台腔,很多年轻演员不管到哪儿都一嘴京片子。

能熟练应用各地方言的演员不多。

张译是一个。

《士兵突击》里,他说家乡的东北话。

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他说了北京话。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11)

方言赋予了角色不同的气质,孟烦了那个惫懒倔强的模样,也还就是京腔最合适。

《生死线》里张译演海归博士何莫修,自创了“美式普通话”。

这个口音的创造,给角色赋予了先天的讨喜感。

编剧兰晓龙也表示,后来听不到小何的“美普”,还甚是想念。

在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中,东北人张译又演起了山西煤老板。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12)

一口山西话说起来,隔着大银幕都能闻到醋味儿。

是张译的天赋就比别的演员高好几层楼吗?

我倒觉得“用心”二字要更重要一些。

连台词都说不好,戏又怎么能演好呢?

张译的台词功底,用一个字就可以形容:

稳。

他在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里演丢了儿子的大老板韩德忠,有段在酒桌上的独白戏。

一边喝酒,他一边自责,说着说着,就唱起了戏。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13)

大段台词的处理,张译拿捏有度,配合精确的面部表情,韩德忠这个角色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这可不是音色好、情感充沛就能做得到的。

不细琢磨,很难找到那个状态。

所以说张译是聪明人。

聪明的他总是能够找到开启自己所要饰演角色的钥匙。

比如《追凶者也》里的那个“五星杀手”。

一口东北话不稀奇,夸张的面部表情不稀奇,发狠和倒霉时的对比不稀奇,但你如果注意到他对细节的拿捏,就会佩服得五体投地。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14)

比如着急时从鼻梁上滑落的眼镜,比如游走不定的眼神,比如那仿佛随时就要发狠的双手。

他没有把杀手演得歇斯底里,却用最正常的方式演出了歇斯底里。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15)

张译像是顶级的内家高手,懂得“敛气”,而不是无度释放。

刘烨靠《追凶者也》拿到了上海电影节影帝,在我看来,张译的表演其实还要更胜一筹。

张译在书里写他小时候是个“闷骚”的孩子。

他很蔫儿,总是躲在被窝里,因为缺乏安全感。

但渐渐地,他“让别人开始缺乏安全感”。

这种性格的张译,能静得下来,又能完全释放。

他善于去反思自己,又能够迅速将思考诉诸于实践。

在去年的《鸡毛飞上天》里,我认为张译贡献了全年电视剧领域的最佳表演。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16)

他饰演的陈江河和殷桃饰演的骆玉珠八年不见。

突然在车站中陈江河看到了骆玉珠。

陈江河没有大喊。

他想喊,却出不了声。

嘶哑的叫喊,让观众几乎窒息。

那一瞬间,我知道张译大成了。

他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表演方式,而且知道如何去完成最佳的处理。

有这样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大奖影帝只是早晚的事情。

张译曾在自己的书里这样写道:

演员是游牧部落的食草动物,哪里有草,就牵着自己去哪里喂养,吃完了,再去下一片草场。

我也急切地期盼着下一个惊喜的到来。

红海行动张译好帅(张译红海)(17)

下一次,他不会是陈江河,也不会是陆文昭,不会是韩德忠,更不会是史今。

但他永远都是张译

一个靠谱的好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