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忘于江湖

1939年5月,八路军115师在陆房一带歼敌1300余人。

陆房突围战影响巨大,在此次之前的115师从第二战区到第五战区没有得到重庆的许可,对外一直冠以“东进支队”番号,而在陆房突围战斗以后,重庆电报嘉奖实际承认了115师挺进山东的合法性。

但是在战后总结上,这场以弱胜强的胜利却引发了115师官兵强烈不满。

张灵甫七十四师抗日表现 陈光指挥陆房突围(1)

115师代师长陈光

从115师686团2营、骑兵连到115师政委罗荣桓,都对陆房突围提出了批评。而这场和日军的遭遇战,也成为代师长陈光的一个“历史包袱”,为以后的高开低走埋下了伏笔。115师宣传科长赖可可创作的《胜利的歌声》,也仅在庆祝大会唱过一次,就被打入冷宫。

为什么战果数据比平型关更好客的陆房突围战,却引发了陈光的信任危机?

陆房突围的时间发生在1939年5月,地点在山东肥城陆房村。

派兵去山东一直是主席高瞻远瞩的一步妙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八路军主力支援山东的行动一直到1938年12月才真正落地,115师685团3000余人以“苏鲁豫支队”番号挺进微山湖以西地区。

张灵甫七十四师抗日表现 陈光指挥陆房突围(2)

一个多月后,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师直和686团5000余人,也以“东进支队”番号历经月余到达了鲁西南。在拔除郓城樊坝、汶上草桥、宁阳葛石店、东平围里等日军据点以后,罗荣桓、陈光确定“依山傍湖”发展策略,“山”是泰山“湖”是微山湖。

1939年5月9日,罗荣桓到东汶宁支队,陈光则率“东进支队”转移到肥城。恰在此时,日军第12军兵分九路向泰西地区向心攻击。到了10日夜间,陈光和115师已经被合围于陆房村。

陆房村位于肥城以南20公里,东距泰安40公里,南距大汶河20公里,再往南20公里就是宁阳县城。西面不足50公里就是《水浒传》里名扬四海的水泊梁山遗迹东平湖。

在代师长陈光、参谋处长王秉璋指挥下,115师血战一天后趁着夜色顺利突围。

张灵甫七十四师抗日表现 陈光指挥陆房突围(3)

陆房突围战歼敌1300余人,堪比全面抗战第一胜平型关大捷。

从两次战斗的结果来看,陆房突围战的确比平型关伏击战的数据还要突出。

陆房突围,八路军115师部队“东进支队”血战一天共歼敌1300余人,自身伤亡只有350余人,敌我伤亡比例是4:1,这在整个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歼敌千人以上的战役中,都是很少见的。

而两年前的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以优势兵力对日军辎重部队的一次典型伏击战。此战,八路军115师歼敌1000余人而自身伤亡600余人,敌我伤亡比例是1.6:1,战损比不如陆房突围。

从敌我投入兵力来看,陆房突围是敌强我弱,平型关我方优势明显。

陆房战斗,日军第12军投入日军5000余人伪军近3000人,被围困八路军3000余人战斗人员只有1000余人,包括115师特务营、骑兵连,685团1、2营,以及孙继先津浦支队部分骨干人员。

平型关伏击战,林彪动用了115师独立团、685团、686团和687团1.2万人,日军被伏击的第5师团第9旅团辎重队3000余人,可以说,陈光的陆房突围作战效率远强林彪的平型关伏击战。

张灵甫七十四师抗日表现 陈光指挥陆房突围(4)

八路军115师指挥员,左起:周昆、林彪、陈光、聂荣臻

陆房突围数据比平型关更好,为什么还引发陈光的信任危机?

1938年3月,林彪意外受伤离开一线,谁来接任115师师长一下成了焦点:八路军总部朱、彭任命343旅旅长陈光任师长,但是上报第二战区和延安的同时,也收到了延安任命罗荣桓任师长的电报。

在主席心目中,军政双优的罗荣桓比陈光更适合当一把手。

由于朱、彭的任命已上报阎锡山、卫立煌的第二战区,因此主席撤回了对罗荣桓的任命。

陆房突围作战,陈光战后备受115师上下质疑,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要的一点,是认为115师代师长陈光的综合能力有所欠缺。具体到115师在陆房被合围,就暴露出陈光一些短板。比如,战略眼光、谨慎性格不如前任林彪,协调人际、死抠细节又不如政委罗荣桓。

日军合围之前罗荣桓去了东平,所以“东进支队”只有陈光和王秉璋等人。

由于侦察科一些关键敌情,被代师长陈光忽视,导致被日军合围在陆房一带。如果早一天咨询熟悉情况的山纵六支队和段君毅,115师完全可以和山纵六支队一样抢先一步跳出日军的合围。

张灵甫七十四师抗日表现 陈光指挥陆房突围(5)

段君毅

陈光受到质疑的第二个原因,是在陆房战斗中举止失措。

陈光在听从段君毅的建议后,率领大队人马向西南东平方向突围,这也是罗荣桓此去东汶宁支队的方向。夜晚发现大汶河南岸有日军防守,115师“东进支队”折回身北返向肥城以北的大峰山北进。

5月11日晨,115师686团2营的尖兵和日军114师团的斥候狭路相逢。

在日军大炮轰炸下,机关大队在受惊骡马冲击下出现混乱,代师长陈光又气又急,昏迷过去。686团团长张仁初派1营抢占肥猪山、牙山,团特务连和侦察连抢占牙山和磨盘岭。

陈光苏醒后,指挥师特务营和津浦支队抢占陆房以北、以东制高点。

第三点原因,作为主要指挥员的陈光,在关键的6个小时离开了指挥岗位。

陆房战斗从凌晨5时打到下午5时,其中牺牲最大的当属115师尖兵2营战斗了12个小时,而其他部队也打了9个小时。但是,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之间,代师长陈光有6个小时不在师指挥部。

在陆房战斗中,115师除代师长陈光还有参谋处长王秉璋、政治部副主任黄励。参谋长周昆不辞而别后,115师一直没有配参谋长,由王秉璋主持工作。此外,还有侦察科长李作鹏、宣传科长赖可可。

张灵甫七十四师抗日表现 陈光指挥陆房突围(6)

李作鹏

当115师部队在陆房战斗激战正酣时,代师长陈光又在哪里呢?

王秉璋回忆,陈光在10时左右离开师部到686团督战,王秉璋给686团打电话请陈光主持全局,但686团部说到营里去了。下午4点多,陈光回到师部,和王秉璋、黄励一起商量夜间突围方案。

当时,686团团长张仁初一直在1营,直到下午5时回到团部,所以陈光不可能在1营,团部由团政委刘西元坐镇指挥,而当时686团只有2个营,代师长陈光很有可能在2营和津浦支队方向。

张灵甫七十四师抗日表现 陈光指挥陆房突围(7)

但是,代师长陈光的位置不应在簸箕掌686团团部,也不应在战斗最激烈的2营。陆房村当时有多支主力、地方部队和友军混杂在一起,代师长陈光最合适的位置,还是应当在师部掌控全局。

在战斗最激烈的6个小时,由于陈光不在岗位,一直是王秉璋代行指挥。

代师长陈光遭到质疑的最后一点原因,陆房战斗虽然歼敌数量超过平型关,但大多是各部依托地利、独立作战的结果,代师长陈光在统一协调方面做得不够。而在115师的损失方面,很让人心疼。

尽管此战伤亡只有350余人但都是八路军的精华,还有很多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骑兵连2个排损失1个,辎重队200多匹骡马都留给了日军,几门从太行山一路拉到山东的大炮也被日军挖了出来。

张灵甫七十四师抗日表现 陈光指挥陆房突围(8)

开国中将张仁初

陆房突围最大的功臣,是686团的团长张仁初和政委刘西元。

686团一战打出了老红军、老八路的风采,战后,当地青年纷纷要求参加八路军,泰西地区的抗战形势为之一振。但是,受到批评的代师长陈光,在以后很长时间,都被这个“历史包袱”压着。

正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115师在陆房遭遇日军合围,也给罗荣桓和陈光“依山傍湖”战略敲了一记警钟,以大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的泰西地区,并不适合创建大的根据地。

所以,在梁山战斗后不久,陈光、罗荣桓就率领115师转向了东南的沂蒙山区。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