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也称得上是历史悠久了,其中穆桂英的故事也作为杨家将的一个分支分广为人知。她保家卫国、敢爱敢恨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迄今为止,穆桂英题材的戏仍然被很多观众所喜爱着,其中《穆柯寨》《白虎堂》(《辕门斩子》)《破洪州》等剧目一次次地在舞台上重演。

历史上有穆桂英真人吗(戏曲中那么多穆桂英)(1)

穆桂英

穆桂英题材如此受青睐,那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穆桂英呢?这是一个说来话长的争论,争论的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

第一种观点认为历史上真的有穆桂英这一人物,是由真实的历史人物演变而来。其中卫聚贤在 1944 年曾写文章首次考证这个问题,他从语音学角度对穆桂英进行了推测,他认为穆桂英是“慕容”的谐音,穆桂英是鲜卑族的后代,姓氏慕容,后来流传的时候变成了“穆”。这个观点在之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史上有穆桂英真人吗(戏曲中那么多穆桂英)(2)

穆桂英

郝树侯在1978 年写了《穆桂英其人》一文,他认为虽然在《宋史》等史书中并关于穆桂英的记载,但他注意到了雁门关一带流传着关于穆桂英的传说。他同意“穆”是由“慕容”转化而来。

常征在1980年发表的《杨家将史事考》提出在南方的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有一位名叫杨文广的杨家后裔,他的相关事迹为后世穆桂英相关题材故事提供了蓝本。

赵捷民在 1987 年《天津社会科学》发表的《杨家将考辨》一文中也提出穆桂英的事迹和传说,虽然在《宋史》中未提及,并且也不见于其他史书,但是在地方志书中有迹可循。

历史上有穆桂英真人吗(戏曲中那么多穆桂英)(3)

京剧剧照

汤开建先生结合以上研究,在 2001 年《西北民族研究》发表的《穆桂英人物原型出于党项考》一文中提出穆桂英形象的原型来源于英勇善战的党项妇女。

曹家齐在 2008 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杨门女将故事源流初探》一文中认为穆桂英的传说可有可能是从明初大学士宋濂的《杨氏家传》脱胎而来。

又有学者认为穆桂英为“慕容”的谐音这种观点是无法立足的。陈汝衡在 1983 年《戏剧艺术》发表的《杨家将——从民间说唱到戏曲演出》一文中认为穆桂英是传说中的人物,州志和古迹是不足凭信的。

顾全芳和林文二人认为“穆”是“慕容”之音转的说法不可信,他们指出“慕容”是复姓,“穆”是单姓,两者之间在古代之不至于被混淆。并且指出“杨文广娶的慕容氏是杨家将故事中的穆桂英”这一结论非常不合理,穆桂英这一人物形象在历史上完全不存在,完全是穿凿附会之说。

历史上有穆桂英真人吗(戏曲中那么多穆桂英)(4)

电视剧《穆桂英挂帅》

刘敏在 2009 年发表的《杨门女将背后的神秘家族》一文中强调,穆桂英是完全虚构的人物,但其有历史的影子。刘敏也认为,穆桂英的原型是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是花木兰的晚辈。靳生禾、谢鸿喜在 2012 年《太原大学学报》发表的《杨家将人物考略》一文中认为穆桂英的名字与事迹,虽不足以为历史人物,却又有历史的影子。

总而言之,支持穆桂英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学者无法找到确定无疑的证据;而认为历史上没有穆桂英其人的似乎更有说服力,最后可以思辨地认为史上并无穆桂英其人,其实一个从历史人物综合整合来的艺术形象。

历史上有穆桂英真人吗(戏曲中那么多穆桂英)(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