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电绩效评定(星耀家园年度榜样)(1)

煤改电绩效评定(星耀家园年度榜样)(2)

“手比眼看600余次,呼唤应答600余次,操作提速手柄、制动闸把130余次,操纵机车约10余小时、走行668公里……”这是新乡机务段长子南运用车间万吨重载列车司机、瓦日线“驭龙人”崔国磊一次完整值乘作业的一组数据。

瓦日线又叫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西起山西省兴县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市,正线长约1267.3公里。郑州局集团公司管内线路总长334.351公里,其中190公里横穿八百里太行山脉。它是我国首条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直接满足国际重载铁路标准的铁路线,是一条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资源运输通道。

煤改电绩效评定(星耀家园年度榜样)(3)

新乡机务段是郑州局集团公司在瓦日线的唯一动力单位,由长子南运用车间担当着长子南至台前北间货物列车的牵引任务。长子南运用车间共有机车乘务员480人,其中像崔国磊一样的万吨重载司机共21人。因长子南至台前北间坡道多、桥遂多、区间长、操纵难,其中桥梁184座,隧道24座,最长隧道18公里,最大坡道13‰,所以他们也被称为瓦日线重载列车“掌舵人”。

煤改电绩效评定(星耀家园年度榜样)(4)

今年39岁的崔国磊于2000年从宝鸡铁路司机学校毕业,并于当年入职该段新南运用车间,成为一名普通的机车乘务员。2014年12月,崔国磊响应段上号召,在瓦日线货物列车开通前的试验阶段,就主动请缨,率先来到刚刚成立的长子南运用车间。2015年1月,瓦日线正式开通货物列车,崔国磊成为该段首批瓦日线货物列车司机。

2017年12月,郑州局集团公司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瓦日线万吨重载列车开行准备工作。该段落实集团公司要求,在长子南运用车间挑选“精兵强将”,组建万吨重载指导组,崔国磊是其中之一。

在万吨重载列车开行前,段上没有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没有操纵的工作流程,没有学习资料。对于崔国磊而言,虽说自己是货运司机中的佼佼者,但对于操纵万吨重载列车仍是一名“新兵”。万吨重载列车相对于普通货物列车,在列车操纵、非正常处置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列车操纵方法。对此,一向知难而进的崔国磊没有退缩,而是踊跃尝试,积极摸索,提高本领。

煤改电绩效评定(星耀家园年度榜样)(5)

崔国磊说,要想干出样子,必须勤奋努力。于是,他从“零”开始,翻书籍、背规章、学电路、找资料,“白 黑”不知度过了多少日日夜夜。为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一有空闲,他就到机车上研究机车构造,熟悉电路图,揣摩操作要领,模拟各种故障自检自修。有一段时间,他曾痴迷在库内机车上,一包方便面、一杯白开水、一个茶鸡蛋就是他的工作餐。最终,凭着一股子钻劲和狠劲,崔国磊成为首批万吨重载司机中的佼佼者。翻开他的“秘籍”,五彩斑斓的颜色、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他从一名“门外汉”到“业内人”的轨迹。

2018年1月17日,瓦日线正式开通万吨重载列车。自此之后,崔国磊登上了个人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舞台。崔国磊的每一次值乘任务是“漫长”的,他首先需从车间所在地安阳,乘坐一个小时的通勤汽车到达汤阴东车站派班室,出勤后值乘万吨列车开往长子南车站,运行190公里后,入长子南折返段休息约20小时,然后从长子南车站值乘万吨列车开往台前北车站,入公寓休息约20小时后,再次值乘万吨列车开往汤阴东车站,退勤后乘坐通勤汽车返回车间,整个过程约60小时。

煤改电绩效评定(星耀家园年度榜样)(6)

崔国磊说:“车上拉着一万多吨的货物,堆起来就是一座小山,万一有什么闪失就不是钱能衡量的,所以只有一丝不苟,安全地把货物送到目的地,我们的一趟行车任务才算真正完成。”每一次行车,在HXD1型机车不足3平方米的驾驶室,崔国磊眼观耳听、口说手比,一刻也不清闲,车外的线路、信号,车内的手柄、仪表,车身的每一个微小晃动都分分秒秒地揪着他的心。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过硬业务,机车的“大病小灾”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和耳朵。自万吨列车开行以来,崔国磊共防止各类安全事故10余起,安全开行万吨列车300余列、7万余公里。

煤改电绩效评定(星耀家园年度榜样)(7)

他坚守岗位,与机车为伴,心系万吨重载列车;他紧攥手柄,精准操作,保障万吨列车安全畅通;他弓腰探身,检锤轻点,“鹰眼”如炬秒杀隐患;他把普通岗位当作人生舞台,默默无闻显忠诚……。近年来,崔国磊先后荣获段万吨开行“功勋职工”、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

素材来源:新乡机务段融媒体工作室

编 辑:彭晓靓

实习编辑:张 楠

煤改电绩效评定(星耀家园年度榜样)(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