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对历史记载中的女性持有尊重和偏爱,因为能被记载下来,必非一般女子。要知道在古代那种男尊女卑的社会中,一个女性想要在历史留名是何等艰难。无论史书记载者如何肯定或是否定,女性都经历了很多很多,而且她们经历痛苦的时间远远长于那一瞬间的光辉。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1)

天命十年(1625年),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年仅13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是为庄妃,多年之后,庄妃成为了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2)

美丽的科尔沁草原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女子,历史给予她极大的尊崇。从政治层面来讲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但背负着历史使命的同时,她的个人情感和生活却并不完美。

与多尔衮的纠结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作为最大的承受,却是与儿子福临的反目为仇,亲情不在的痛苦。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3)

在此之前,布木布泰的亲姑姑嫁给皇太极成为大福晋,而后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科尔沁蒙古同一家族的三大美人同时侍奉皇太极。

皇太极个人对科尔沁蒙古恩宠有加,不仅仅是因为科尔沁蒙古对于满清在政治上的意义,更多的在于—海兰珠。

孝庄能够登上历史舞台,是她姐姐海兰珠的离世给予的机会。

我一直认为海兰珠是清朝第一美女,海兰珠的美绝对配得上《诗经》中的描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是史书中记载的对于美女容貌最高级的评价,海兰珠就有这种美,而且她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容貌,更是她心灵的纯洁和让男人从内心而发出的爱护。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4)

海兰珠26岁嫁给皇太极,这时她的姑姑和妹妹已经嫁给皇太极多年,蒙古科尔沁草原长大的海兰珠本已许配他人,最终还是被科尔沁蒙古作为政治婚姻的纽带许配给皇太极了。

蒙古女孩一般十二、三岁就会出嫁,26岁的海兰珠此时作为大龄剩女进入皇太极身边,却得到了皇太极最大的宠爱,可以说是集万千于一身。

这种宠爱到了什么地步呢?如果不是海兰珠的亲姑姑是皇太极的大福晋,海兰珠早就得以晋升为大福晋了。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5)

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海兰珠生下一个儿子,皇太极为此而大赦天下,这是清史记载以来第一个大赦令。

皇太极大赦天下的举动足以说明他对海兰珠的疼爱,因为这是自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夺天下以来从未有过的举动。

可惜,六个月后,小皇子夭折。海兰珠始终无法从丧子之痛中缓解过来,她于崇德六年(1641年)病逝。

此时皇太极正在与明军的松锦大战前线,闻讯海兰珠病危,皇太极于六天六夜不曾停歇狂奔六百里赶回沈阳,无奈天不如人意,皇太极终是没见到海兰珠最后一面。

守丧期间,皇太极多次痛哭而昏厥,如果说丧子之痛让皇太极悲伤不已,那么海兰珠的去世,使得皇太极已经无法承受在人世间的煎熬。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6)

此时的庄妃还并未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有一件事让庄妃留下了历史痕迹,虽然满人正史并未记载这件事,但在民间的传说中一度流传,那就是庄妃劝降洪承畴。

洪承畴在与皇太极的战斗中兵败被俘,皇太极非常欣赏洪承畴,对英雄的惜爱超过了之前为满清效力的任何一位汉人,甚至超越了满清贵胄的敬仰。但洪承畴誓死不降,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没法让洪承畴屈服。

这时庄妃主动提出让她去试试,于是庄妃以丫鬟打扮走进了三官庙,有记载说庄妃在三官庙劝降了数个日夜,也有人说只用了一夜,这些都没有具体记录,但庄妃去了三官庙和洪承畴长谈却是事实。

不知道他们到底谈了什么,当洪承畴对着庄妃行跪拜之礼时,皇太极走进三官庙,将自己的大氅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承畴细观皇太极,跪降说道:"真命世之主也"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7)

三官庙发生过什么不可得知,由于不得知,所以众说纷纭,猜测不断。不管庄妃用了什么方法,最起码她能够与洪承畴交流。

庄妃虽是蒙古女子,但她嫁给皇太极后,一直在学习满族和汉族文化,她曾经以范文程为师受到过汉人文化的熏陶,我想这也是她能与洪承畴交谈的前提条件。

我们不去对英雄美女之间的故事做过多狭隘的理解,仅从此事起码能够得知,庄妃不仅美丽,而且睿智。

庄妃的睿智还体现在对汉文化的理解和利用上。清朝仅有的两个被记载出生时伴有祥瑞的皇帝,都是出自孝庄之口一个是顺治帝,一个是康熙帝。

在汉人传统中,一般伟人的出生都有某种祥瑞伴随,这些是汉人文化的一种传统。显然孝庄是学习过这种文化并且聪明的利用了神灵之说。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8)

在顺治帝临盆前夕,孝庄梦见红光护身,神仙赐子,福气降临,并将此梦告知皇太极。皇太极并无兴奋之意,因为在福临出生之前,海兰珠的儿子刚刚夭折。

康熙帝玄烨出生之前,孝庄看到佟佳氏孕身似有青龙护体,但这也是孝庄以后为玄烨继位而做出的一种解释。

这两种祥瑞都是孝庄所述,只有孝庄作证,这却不失为两位皇帝继承大统的有利证据,同时也是孝庄聪明之处。


福临在多尔衮和豪格之间的冲突中被选做皇帝,或许正如孝庄梦中所言吧。

多尔衮与孝庄的关系始终是个迷。后世记载中认为多尔衮迎娶过孝庄,最有力证据就是多尔衮的称号由"叔父摄政王"改为"皇叔父摄政王"。

依照当时满清家庭婚姻传统,小叔子迎娶嫂子是合情合理的,况且没有多尔衮的庇护,福临当不了皇帝,即使在顺治帝正式继位后,多尔衮也能将侄子罢黜而称帝。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9)

如果说个中内情外人谁也说不清楚,那此后乾隆帝为多尔衮平反至少也证明多尔衮没有夺权称帝的野心,乾隆帝最后认定多尔衮为忠臣

但是多尔衮与孝庄之间的关系却是顺治帝痛恨至极的主要原因,顺治帝的多重人格和最后与孝庄的反目根源也在于此。

顺治帝最后与母亲反目成仇并没有被正史记载,从以下几点可以推出他们母子的确不合心了。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10)

一、顺治帝两次被迫册封皇后,人选都是孝庄安排的自家人,第一个是孝庄的侄女,顺治的表妹,第二是孝庄的侄孙女,顺治的外甥女,都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顺治以"因亲定婚,未经选择"为由,将其全部罢黜。

二、顺治帝强行迎娶董鄂妃,董鄂妃本是自己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妻子,博穆博果尔为此而自尽,《清实录》的记载是:"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薨,年十六"

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感情就如同皇太极对海兰珠一样,父子俩都曾经疯狂的爱恋着一个女人。顺治帝将董鄂妃加封为皇贵妃。在董鄂妃去世后,顺治追封其为皇后,以皇后之礼下葬。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11)

三、顺治认为董鄂妃之死与孝庄有着莫大的关系,董鄂妃生下皇子,皇子两个月便夭折,孝庄不顾董鄂妃的丧子之痛和身体未愈,命董鄂妃随同去南苑服侍。服侍期间董鄂妃身染重病,不久后病重而亡。

顺治如同父亲皇太极失去海兰珠一般的痛苦而生死不顾,他将这笔账算在了母亲孝庄的身上。在顺治为纪念董鄂妃所写的《董妃行状》中,他将一个妻子应该具有的所有美德都加在董鄂妃身上,董鄂妃也确实担得起一个妻子和儿媳的美誉,但对董鄂妃去世的原因,顺治隐晦的表明就是孝庄折腾董鄂妃所导致。

四、顺治决意出家,在孝庄和群臣的死命力劝之下,顺治决定选人代替自己出家,剃度之日就选在每年年初百官朝贺的庆典之时。大典之日,百官朝拜皇上和太后,但顺治丢下孝庄和百官,去参加剃度仪式。孝庄伤心,百官惊愕。

顺治帝驾崩后,孝庄第一个杀的就是这个替皇帝出家的吴良辅。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12)

五、顺治自从被多尔衮接至京城,一直在憋屈中长大,多尔衮对他的控制让顺治怒却不敢言,但多尔衮频繁入宫接触孝庄,而且孝庄对待多尔衮的态度言行更是让顺治感觉蒙羞至极。

少年时期的怒火全部都发泄在对身边太监,宫女无情的鞭打和谩骂中。这种愤怒最后终于在多尔衮死后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顺治抄没多尔衮所有家产,将跟随多尔衮的一大批亲信全部凌迟处死,最后下令将多尔衮尸体挖出鞭尸,待打得尸体模糊殆尽之后,砍下多尔衮头颅,悬挂示众。

顺治对多尔衮所有的处置,孝庄全程沉默,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发泄着什么。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13)


顺治帝驾崩前,不见自己任何子女,并执意将皇位传给自己兄弟而非儿子,仅仅是因为董鄂妃所生皇子夭折,他只认同董鄂妃。

最后顺治帝于养心殿去世,所有的细节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待养心殿大门打开,伴随着的是一份遗诏,这份遗诏其实就是一份“罪己诏”。这份遗诏充满了悔意之辞,显然不是顺治本意的表达。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14)

孝庄在经历儿子反目而去世之后,不得不立于天下之前,是她选择了玄烨,是她又一次向天下讲述了那个青龙护身的祥瑞,孝庄背负着国之重任与孙子康熙帝开启了新的时代。

我们所了解的孝庄应该就是《康熙王朝》中的那个形象,那是一个光辉的政治人物,却不是一个真实的女人。

孝庄是个女人,她却没有得到女人所向往的生活,她不是皇太极的最爱,也不是多尔衮的归属,这些都无所谓的话,她最终没能得到儿子的认同,对于任何女人来说,这一生都不算是幸福的。

孝庄太后为什么能够力挽狂澜(孝庄太后失去了所有才换来尊重)(15)

任何人为了政治都需要牺牲掉个人情感,孝庄也不例外,福临给了她历史上的地位,玄烨给了她情感上的补偿。终其来说,孝庄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