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介绍过邓州的历史,下面介绍各街道乡镇的历史及名称由来。
古城街道
2005年设立, 因域内道路而得名。域内的古城街是明清时期古城建筑,故名。街道因路得名。 明洪武年间属关厢里。清朝雍正元年(1723)有大西、小西、城内、南关、拱阳、顺流、新店等7里。1932年属邓县一区。1941年属中山镇。1949年属城关区。1955年属城关镇。1958年属城关公社。1981年属城关镇。1991年析原城关镇的部分区域和城郊乡的解放、三里桥、西黄庄3个村委会设立西城街道。2005年更名为古城街道。
花洲街道
2005年设立,因域内有花洲书院而得名。宋庆历年间,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并在书院东侧创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花洲书院因百花洲,故名。街道因此得名。1991年设东城街道。2005年更名为花洲街道。
湍河街道
以河流命名。湍河由宁营流入,呈月牙形环绕邓州市东、西、南3面,传因水流湍急而得名。
1936年分属一、二区。1941年分属中山镇、太平乡、顺流乡。1949年属城关区。1951年属刁河区。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属刁河区。1969年属刁河公社。1975年改为城郊公社。1983年改设城郊乡。2005年撤城郊乡设立湍河街道。
罗庄镇 因镇政府驻地罗庄而得名。明清称罗庄店,以罗姓最早居此得名,后简称罗庄。 清、民国初期境内有罗庄、南古、上高、十林4里。1936年属五区。1941年分属罗庄镇、夹谷乡。1949年属张村区。1951年属罗庄区。1958年属张村公社。1961年属十林区。1969年为罗庄公社。1983年改设罗庄乡。1998年改置罗庄镇。
汲滩镇 以镇政府原所在地而得名。湍河东流,急转而南,赵河南流至后湾汇入,水湍急成险滩,称“急滩”。舟楫多泊滩下游,明初焦、廖、孙、刘等姓来此经商,渐成集镇,镇以滩名。明中叶,商人忌“急”,改为“㴔滩”。 1936年属二区。1941年为㴔滩镇。1949年属㴔滩区。1951年属白牛区。1958年属白牛公社。1969年属元庄公社。1983年底属元庄乡。1985年由元庄乡划分出10个村设立㴔滩镇。
穰东镇
以镇政府原所在地而得名。据《汉书》载,汉初为涅阳县治。唐废,并入穰县。金置镇,以处穰县治东得名。《明嘉靖邓州志》载:“穰东镇,州东北六十里,有集,街市居民千余家,为邓首镇”。
汉为涅阳县治。唐为穰县。金代为穰镇。明代设穰东镇。1936年属三区。1941年属穰东镇。1949年属穰东区。1958年分属白牛、夏集公社。1961年属白牛、夏集区。 1969年为穰东公社。1983年改设穰东乡。1985年改置穰东镇。
孟楼镇 以镇政府所在地孟楼而得名。清初,孟姓由桑庄孟庄迁此。清乾隆年间成集,名新兴集,因孟姓建有楼,称孟家楼,简称孟楼。 1941年属彭桥区的孟楼镇、禹山乡。1958年属林扒、彭桥公社。1975年为孟楼公社。1983年改设孟楼乡。1985年改置孟楼镇。
林扒镇 以政府所在地而得名。传,明初有徐姓居住,名徐家,时林姓从福建经商至此定居,开店经营,改称林家店。明《嘉靖邓州志》载:“林家店,州西南五十里,有集”。又因村周植刺葩,又称林家葩,谐简为林扒。 1936年属邓县三区。1941年属孟楼镇。 1949年为林扒区。1958年改林扒公社。1983年改设林扒乡。1985年改置林扒镇。
构林镇 以政府原所在位置构林而得名。据《宋史》及碑碣载,北宋年间,因构树成林,称构林。 清、民国初期境内有构林、路井、孟渠、黑土、狄陂、大孙、古村、侯西8里。1936年为邓县三区。1941年为构林镇。1949年为构林区。1958年为构林公社。1983年改设构林乡。1985年改置镇。
十林镇 以政府所在地十西而得名。传古时此地有森林,长10余里。春秋时为秦、楚间要道。据明《嘉靖邓州志》记载:十里林店,州西北八十里。清代曾设十里林铺驿站。后逐渐形成集市,简称十林。 清至民国初境内有十林、汤河、南古、堰子、姬堰、百川、柳堰等7个里。1936年属五区。1941年分属张村、罗庄、师岗、梁庄4乡(镇)。1949年分属张村、厚坡区。1951年属张村区。1958年属张村公社。1961年为十林区。1969年为十林公社。1983年改设十林乡。1994年改置十林镇。
张村镇 以政府所在地张南而得名。传宋代前即有张姓居此,以姓氏得名。 清代境内有梁庄、冠军、张村、十林、堰子、下高、姬堰7里。1936年属五区。1941年属张村镇、梁庄乡。1949年属张村区,部分属厚坡区。1951年分属张村、文渠区。1958年为张村公社。1983年改设张村乡。1995年改置张村镇。
都司镇 以政府所在地都司而得名。明代称桐柏店,明《嘉靖邓州志》载:“桐柏店,州南五十里,有集”清乾隆年间设都司衙,后简今名。 清、民国初期境内有桐柏、黄龙、侯西、黑土、砖滩5里。1936年属三区。1941年分属万全乡、构林镇。1949年分属构林区、刁河区。1958年分属构林、林扒公社。1969年为都司公社。1983年改设都司乡。1998年改置都司镇。
赵集镇 以政府所在地赵集而得名。据碑载,明洪武二年(1369)赵喜容由山西洪洞县迁邓西六门堤,后迁此,渐成集市,故名赵集。 清、民国初境内有林头、孔庄、夹古、高中、高西、朱冈、十林、下高8里。1936年属五区。1941年分属裴营、夏集区。1949年分王集、夹古、滕楼3乡。1958年属裴营公社。1961年分属裴营、夏集区。1969年为赵集公社。1983年改设赵集乡。1998年改置赵集镇。
刘集镇 以镇政府所在地刘集而得名。传,元代有曹姓建村名曹营,明初,刘姓兄弟三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人丁兴旺,渐成集市,故名。 清、民国初境内有桐梓、小孙、夏庄、狄坡、厚桥、柴庄、大孙、古村8里。1936年属三区。1941年分属山都桐梓乡。1949年分属桑庄、构林区。1951年设刘集区,部分属桑庄区。1955年复属构林区、桑庄区。1958年分属构林、桑庄公社。1961年属构林区。1969年为刘集公社。1983年改设刘集乡。1998年改置刘集镇。
桑庄镇 以政府所在地而桑庄得名。传,元代有桑姓居住,称桑家庄。《鲁氏文表序》载,明初鲁子明自卫辉府浚县车家湾迁此,渐有店铺集市。明《嘉靖邓州志》载:“桑家庄店,州东南三十里,有集。”今无桑姓,简称桑庄。 1941年分属桑庄、桐梓乡。1949年属桑庄区。1958年为桑庄公社。1983年改设桑庄乡。2003年改置桑庄镇。
彭桥镇 以政府所在地彭桥而得名。据彭公墓志铭载,明初“始祖彭资孔,自江西新喻客邓,爱邓之禹山下茱萸河,谓其山川秀丽,移家居”。后在茱萸河上建石桥,名永济桥,亦称彭家桥,故名。 1949年属彭桥区。1958年为彭桥区。1983年改设彭桥乡。2000年改置彭桥镇。
九龙镇 以镇政府原驻地九龙得名。清康熙年间设有集市,有9个商户在此经营,门前均挂“龙”图案招牌,故名九龙。 清、民国初期境内有曲河、新店、茶店、黄渠、官兵、冠军、下禹、梁庄8里。1936年属五区。1941年分属文渠、半店、梁庄乡。1949年属文渠区。1958年为文渠公社。1983年改设文渠乡。1995年改为九龙乡。2013年改置九龙镇。
腰店镇 以政府原所在地而得名。原为杜店街,明末毁于火,后腰姓迁此开店,名腰家店,村以店名,后简称腰店。 1936年属二区。1941年分属腰店乡、太平乡、桑庄乡、㴔滩镇。1949年属桑庄区。1958年属桑庄公社。1961年属桑庄区。1969年为腰店公社。1983年改设腰店乡。2013年改置腰店镇。
白牛镇 以镇政府所在地而白牛得名。据《后汉书》载:“建武三十年(54)帝复封闵弟嵩为白牛侯”,始称侯国。后称白牛邑。明、清设驿站,称白牛店、白牛铺,后简今名。 1936年属二区。1941年分属腰店、白牛乡。1949年属㴔滩区。1951年置白牛区。1958年为白牛公社。1983年改设白牛乡。2013年改置白牛镇。
高集镇 以政府所在地高集而得名。清初,高姓兄弟二人由堤南高迁此,清中期成集,故名。 1936年属四区。1941年分属半店、顺流乡。1949年分属文渠、刁河、林扒区。 1951年为高集区。 1969年为高集公社。1983年改设高集乡。2013年改置高集镇。
文渠镇 以镇政府原所在地而得名。唐代为曲河驿。北宋为曲河镇明。、清为曲河店。集镇原在曲河(今扒淤河)东侧(即今老街)。清乾隆十一年(1746),集市西移,因近灌溉渠文渠,称文渠集,后简称文渠。 1936年属五区。1941年分属文渠、半店、梁庄乡。 1949年属文渠区。1958年为文渠公社。1983年改设文渠乡。2013年改置文渠镇。
张楼乡 因乡政府驻地张楼而得名。据家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张渊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楼,故名。因位于岗上,亦称张楼岗。 1936年分属裴营区、㴔滩区。1941年分属腰店乡、轩店乡、白牛乡。1949年分属裴营区、㴔滩区。1958年分属裴营、白牛、夏集公社。1975年置张楼公社。1983年改设张楼乡。
夏集乡 因镇政府驻夏集而得名。据碑载,明初夏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清顺治年间成集,村以此名。 1936年分属二、五区。1941年属王集、高台乡。1949年分属裴营、白牛、穰东区。1951年属王集区。1958年为夏集公社。1983年改设夏集乡。2017年置夏集镇。
裴营乡 以政府所在地而得名。传,明初裴玉自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名村。 1936年属五区。1941年分属滕楼、轩店、王集、文渠、高台5乡。1947年置邓北县。1949年属裴营区。1958年为裴营公社。1983年改设裴营乡。
陶营乡 以政府所在地而得名。明中期,陶姓由陶楼(今属湍河街道)迁此,称陶营。清、民国初境内有上龙、下龙、黄龙、顺流、砖滩等5里。1936年分属三、四区。1941年分属孟楼镇、万全乡、顺流乡。1949年分属刁河、林扒、构林区。1958年属林扒公社。1961年属林扒区。1969年分属都司、高集、林扒公社。1975年为王良公社。1982年改为陶营公社。1983年改设陶营乡。2017年改置镇。
小杨营乡 以政府所在地小杨营而得名。据家谱载,清康熙年间杨茂由大杨营迁此,称小杨营。 清、民国初境内有孟册、麟凤、大孙、厚桥四里。1936年分属二、三区。1941年属桑庄、桐梓二乡。1949年属桑庄、构林区。1958年属桑庄、构林两公社。1969年属桑庄、刘集公社。1975年成立杨营公社。1982年更名为小杨营公社。1983年改设小杨营乡。2018年改置镇。
龙堰乡 因境内有著名的回龙寺,取回龙寺的“龙”字,加白落堰的“堰”字,故名龙堰。传,明时有堰,引水灌田,产白米,名白米堰,后堰毁水落,更名白落堰。明《嘉靖邓州志》载,州南二十五里有堰,即为此。据家谱载,清康熙年间丁姓从丁屯(今属湍河街道)迁刁河南岸,后渐成集镇。因境内有著名的回龙寺,取回龙寺的“龙”字,加白落堰的“堰”字,故名龙堰。 清、民国初境内有太平、顺流、侯东、侯西、祁南、孟渠6里。1934年邓县十三区并为九区关属五区管辖,区部设在回龙寺。1936年分属一、三区。1941年分属构林镇、太平乡、顺流乡、桐梓乡。1949年属刁河区。1958年分属城关、构林、桑庄公社。1961年属刁河区。1969年分属构林、刁河公社。1975年成立白落公社。1983年改立白落乡。1995年更名为龙堰乡。
杏山
以树名山。因山中多植杏树,故名。古称杏儿山,明称洞儿山,清称杏仁山,今名杏山。
#南阳##南阳##南阳身边事##邓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