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军伟最近,界面陕西记者走访钟楼商圈发现,作为西安餐饮名企的老孙家饭庄,其西安端履门店因经营问题搬迁这是东大街“流失”的又一家老字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西安东大街现如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安东大街现如何(过气商街还能红吗)

西安东大街现如何

文/刘军伟

最近,界面陕西记者走访钟楼商圈发现,作为西安餐饮名企的老孙家饭庄,其西安端履门店因经营问题搬迁。这是东大街“流失”的又一家老字号。

看似雪上加霜之际,能否“触底反弹”?又或者说,在最新一轮的改造中,东大街能否一改以往“越改越不景气”的“宿命”,浴火重生?

陕西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张永强认为,东大街要有保留的改造,避免再建购物中心,应以低密度的商业为主,将文化、旅游、商业融合为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

持续10年的东大街“深造史”

东大街的变迁,可以说是西安城市发展史的缩影。

东大街最早形成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解放后的东大街,因拥有西安惟一的邮电局和颇负盛名的西安饭庄,以及一些大型的百货商店,人气逐渐上升。

到上世纪80年代初,唐城百货大厦建成开业,与西安民生、开元作为本土三大主力百货商场,领军西安百货市场,也让东大街成为西安最繁华的商业街。

2008年,西安启动东大街改造施工,这是西安旧城区最后一条被改造的主干道。

自此,东大街陷入一段改造、改造、再改造的持续“深造史”。

本地媒体同年曾报道东大街改造:利用4年时间,斥资30亿元,将其打造成和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媲美的商业街。

4年后,2012年12月17日,西安市规划局公示《西安东大街综合改造规划》,再次提到要将东大街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安“王府井”,并公开向市民征求意见。

又一个4年后,西安百盛东大街店关门停业,成为东大街没落的标签。

2年后,2018年碑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着力推动东大街振兴列为重点工作。其中提到,要编制好东大街振兴方案,完成东大街综合改造N-6、N-10段项目建设;协调推进西安饭庄改扩建、东大商城等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和手续办理,引进行业旗舰店和西安老字号商家。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东大街老字号的代表,西安饭庄东大街总店于2016年6月拆迁改造搬迁。

此后,坊间传闻,西安饭庄旧址将建商业酒店办公。

直至2018年10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西安饭庄改扩建项目核准的批复》显示,原址将重建西安饭庄总店。

时至今日,在东大街,施工的场景举目皆是,包括地铁六号线和一直被围挡的东大街西安饭庄原址。

阳光切割下的南盛北衰

从时间维度看,东大街的衰落被认为是新商圈、新消费业态崛起,新旧交替的必然。

“以前购物,要么是去钟楼那些商场,要么去小寨那些地下商城,现在和朋友相约聚会经常是去最近的购物中心,吃饭、看电影全都有,省时间,而且很方便。”西安市民王蕊说。

纵观整个东大街商业形态,以端履门为分界线,东西两段差距明显。从钟楼到端履门段,是整条街最繁华的一段,各类商业形态丰富,而端履门以东,商业氛围逐渐消失停滞。

12月21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东大街,下午的阳光,倾洒在路南,与笼罩在阴影中的北边,盛衰对比明显。

南侧商业形态以高端百货、商业广场、黄金珠宝为主,沿街店铺均正常营业,前来逛街的人络绎不绝。

而北侧在施工围挡的包围下却显得异常冷清,沿街店铺每隔几家便贴着升级改造的通知,人流量少得可怜。有奶茶店生意由之前的日手机支付200单降到了20单。

持续的低迷现状下,商铺租金缩水,甚至出现空置数月无人承租的现象。

记者看到,一家5层商场贴出整体招租信息。

临近商户介绍,该商场之前是卖服装的,可能因经营不好,到期后没有续租,招租信息贴了好几个月了,一直没租出去。“现在这地方不行了,几年前,租金在600万以上,现在400万一年,诚心要还可以再谈。”

西安独立地产评论人李连源告诉界面陕西记者,东大街南边有兴正元广场等大型商业体,沿街店铺展示、布置和营销均做的较好,而且经营灵活,广场上还经常做营销活动,商户虽然流动性大,但一直处于交投两旺态势;而北边很多业态,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设的,如西北影城等,且人行道设计比较窄,也没有广场可做营销展示,自然不如南边商业繁华。

声音:东大街应避免再建购物中心?

和东大街的商业气息一起流失的,还有一批老字号餐饮。

对于老西安人来说,大华饭店、五一饭店、西安饭庄等老字号曾是东大街最风光时的符号之一,如今它们都已纷纷“逃离”。

记者走访中发现,位于端履门与东大街交汇处的老孙家饭庄西安端履门店,也贴出了搬迁通知,理由只有四个字:经营问题。

对此,市民王鹏认为,“东大街的老字号消失,和长期施工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有很大关系,停车不便、商业形态老旧等,重塑东大街的商业形象,我觉得老字号回归是最重要的。”

实际上,早在2011年,东大街改造初期,碑林区东大街综合改造指挥部便明确表态:要尽可能把老字号企业留在东大街,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倒是在最新的这一轮改造中,西安饭庄原址将重建总店,并被纳入本轮改造的重点项目,让“怀旧”的人们看到一点亮色。

“东大街应该是有保留的改造,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城市建筑要保留。”陕西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张永强告诉界面陕西记者。

张永强说,“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东大街改造是必然的,但在当下土地开发思维模式下,东大街的改造初衷不是根据整个商业适用性,延展出来的业态适用性去考虑,而仅仅是看到了土地的商业价值。此外,在行政划分区域上,东大街街面属于碑林区,街面以北的属于新城区,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域的整体规划改造。”

城市在改造中,每一条街都有各自的特色,以上海的淮海路为例,改造之后的淮海路,本地人去的不多,但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西安西大街改造后,整个建筑形态统一,代表着古城、文化名城的形象。

综合西安商业布局,张永强分析,西安正在经历去中心化、去百货化的进程,今年新开业40多家商业综合体,每一个的体量都相当于一个东大街,在城市商业形态呈现出社区化和区域化的当下,东大街改造应避免再建购物中心,要有整体的规划定位,以低密度的商业为主,将文化、旅游、商业融合为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