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编者按: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19日起,昆明市西山区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集中采访,深入宣传西山区在奋力推动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建设中,有力举措和亮点成效。即日起,掌上春城将联合西山融媒体中心推出“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充分展示西山区近年来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西山区马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山区马街街道)(1)

掌上春城讯“道路两侧焕然一新了,人行道更平坦了,很多年轻人路过都会驻足拍照。”说道西山区民兴路的大变样,住在这里的居民郑宗辉最有发言权。9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民兴路,两个多月的优化改造,这里已摇身变成了民“新”路,近年来,西山区马街街道真抓实干强服务,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真正回应了民“心”所盼。

西山区马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山区马街街道)(2)

家门口的道路更好走了

南北连接人民西路和昆州路的民兴路,长约400米,是一条交通繁忙的城市背街小巷,周边汇聚了社区、老厂矿家属区、私营企业、行政单位等。以前的民兴路,路面狭窄、停车泊位无人管理、沿线公共单位多、交通压力大等多重问题交织。“在收集到居民的声音后,街道、社区多次组织‘院坝会议’进行商讨,广泛征求群众和各部门的意见建议,形成了‘一路一策’提升方案,列入‘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领航项目’统筹实施。”西山区马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凡欣说,改造后的民兴路目前有42个规划停车位,改造工程凝聚了区住建局、交警大队等职能部门力量,由街道、社区开具交办清单,实现了“三提升”。

西山区马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山区马街街道)(3)

重现马街历史记忆符号

记者在民兴路的“马街记忆·城市乡愁”文化走廊看到,墙上的画面还原了生产中国第一根电缆线的昆明电缆厂、生产云南第一台变压器的云南变压器厂以及云南磷肥厂等马街老工业的旧貌,展示了马街作为茶马古道上“云南第一镇”的赶集习俗。马街在漫长历史岁月中沉淀的记忆符号得以重现。李凡欣介绍,周边群众积极参与文化走廊建设,提供创意思路、老照片、老故事等资料,共同唤醒城市记忆。马街街道党工委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挖掘城市文化、打造城市记忆、树立城市品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软实力”。

西山区马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山区马街街道)(4)

西山区马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山区马街街道)(5)

社区老年人盼来免费WIFI

马街街道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包含方方面面,“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马街街道党工委始终贯彻落实“一线工作法”,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在民兴路西苑开发小区内,居住着252户600余人退休职工,老年人居多,“为了发挥老年党员的作用,社区还在小区建立了“银发驿站”,发挥老党员参与到社会治理中,针对目前小区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困难的问题,在这里还专门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提供了免费WIFI,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西山区西丽园社区党委书记李岗说。

“通过社区的培训以及家里人的帮助,我现在学会了在手机上进行购物,社区为大家真心实意做了一件非常便民的事情。”85岁的小区居民郑宗辉激动地告诉记者,现在买药也会在手机上进行,平常出门买鸡蛋等小东西都是使用微信付款。社区在“银发驿站”安装了WIFI后,非常方便,好多老年人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了。

西山区马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山区马街街道)(6)

“马街15分钟服务圈”惠民便民

李凡欣说,马街街道作为云南老工业聚集地,在国企社会化移交过程中,街道党工委着力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累计接收党员1247名、新建离退休党支部22个,整合“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社区党群服务站 ‘两新’组织党组织党群服务站 小区及离退休党支部”力量,将党建、政务、治理、服务等资源相融合,形成以街道党工委引领、社区党委主抓、下辖党支部带动的“共商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局面,打造满足居民思想教育、业务办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马街15分钟服务圈”。

据了解,近年来,马街街道党工委稳妥完成了辖区7000余户群众回迁安置,采空片区植被修复,农贸市场周边交通秩序整治,电缆厂、碳素厂等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总结了“小网格”激发基层治理“大效能”“四中心”融合赋能基层矛盾多元化解新局面、“银发红心”等基层社会治理经验,闯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落细落小落实的马街路子。

掌上春城记者:史晓晖

责编:毕群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