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跨年晚会,让主打“二次元”文化的视频网站B站(哔哩哔哩bilibili)顺利“出圈”。晚会后两日,B站股价暴涨18%。7天之中,晚会回放量超过7200万。“补课”成了观众在前两分钟刷得最多的弹幕。让人颇意外的是,“补课”最多的群体居然是60后、70后。

是的,在B站的受众群体里,70后已经是父辈。B站是90后、00后“二次元”文化娱乐社区。“弹幕”“鬼畜”等互联网流行文化的标志正是从B站兴起的。

补课b站晚会代际在次元壁前握手(补课B站晚会代际在)(1)

《圈层效应》一书中说,每一代人都形成了自己的圈层,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和影响力的圈层效应。

综观B站跨年晚会,充斥着年轻圈层特有的审美与趣味——

开篇用《欢迎回到艾泽拉斯》高呼“为了联盟”“为了部落”,让魔兽玩家热血沸腾;

冯提莫即兴演唱的《好运来》令直播粉们用弹幕铺满屏幕……

但有趣的是,这场晚会有意无意地添加了很多“长辈趣味”和中年人的“菜”,比如,琵琶大师方锦龙复古燃爆、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海德威变奏曲》、初代Disco女王张蔷《Let’s Disco》掌控全场……而晚会沸腾的顶点当属《亮剑》中扮演楚云飞的张光北领唱《亮剑》主题曲《中国军魂》。

补课b站晚会代际在次元壁前握手(补课B站晚会代际在)(2)

这潜意识里代表了B站年轻用户的“出圈”渴望:积极拥抱父辈所代表的主流文化,渴望得到父辈舆论的认可与接纳——许多年轻人在赞美这场晚会时,最爱分享的评价就是自己家长对这场晚会的赞许。

和在互联网蓬勃发展期长大的孩子不同,60后、70后是在客厅里围炉而坐、看电视晚会长大的。而看电视是一种有老有小、合家团圆的家庭公共活动。不同的生长背景下,二者在文化娱乐上难免会有代际差异的“次元壁”,而这“次元壁”的厚度,则与代际间的文化理解与沟通有关。

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技术门槛的降低,父辈与子辈之间的文化传递关系在改变。这也使得双方主动放下姿态去消弥隔阂,让以代际为标志的“圈层”边界逐渐模糊成为可能。

一边是,张光北、方锦龙成为B站红人,三国演义电视剧的鬼畜视频火爆B站;一边是,上B站去学习如何与年轻人对话成为中年人的一门功课。据悉,仅央视在B站上的官方账号就有11个。

补课b站晚会代际在次元壁前握手(补课B站晚会代际在)(3)

交融的结果是流行文化登堂入室,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很多宏大严肃场合也在不断借鉴年轻人的流行文化用语和习惯。就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用“东风快递”来称呼导弹;“柠檬精”“我太难了”成为2019年互联网流行词,被主流媒体频频使用。

中老年人不再是流行文化的“他者”,年轻人也不再是流行文化的“唯一”。

维根斯坦有一句话,龚先生很喜欢:“我们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们世界的边界。”代际的主动,改变了文化消费的传统,文化的多元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让破次元可行性更高。

正如B站这台“很懂年轻人”的晚会向年长者伸出渴望沟通的橄榄枝,而年长者“很懂的”去抓紧“补课”,各自放下姿态,在“次元壁”前握手、拥抱……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