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魏国第一任国君魏文侯手下能臣辈出,乐羊、西门豹、吴起、翟煌、魏成等等,人才多了魏文侯也发愁 ,比如在宰相的人选上他就一直犹豫不决。

于是他就把李克叫过来问问:“我记得你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要选丞相,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翟煌,一个是魏成,你看选谁?”

领导让你提意见的方法(领导让你评价同事)(1)

这是一道送命题,平常单位里领导让你评价一下部门领导,都要发愁怎么措辞既能搪塞过去,又不至于得罪人。

现在这可是选丞相,这话要传出去,落选的那个还不恨死自己。

李克跟咱们一样,他当时的职务是中山守,那会魏国刚打下来中山国,他被魏文侯任命为中山地区负责人。

当时的中山相当于魏国的一块飞地,因为中间隔着赵国。

李克临时回来一趟,竟然被国君问这种问题。

而且他能到中山当封疆大吏,全因翟煌推荐,这要推荐翟煌,魏文侯肯定以为自己搞小团体,推荐魏成,翟煌知道了肯定不高兴。

总之搞不好,里外不是人。

领导让你提意见的方法(领导让你评价同事)(2)

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当然不能回答就说:“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翻译一下,就是:“我觉得吧,下级不要掺和上级的事,外人不要掺和亲戚的事,您看我一个地方官,这问题不该问我啊领导。”

魏文侯说:“先生临事勿让!”——你就不要推辞了。

李克看躲不过去,必须回答,那就选择侧面回答,他说:“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翻译一下就是:“看一个人啊,平常看他跟哪些人关系好,有钱了看他跟哪些人有交情,飞黄腾达之后呢要看他推荐哪些人,在他陷入绝境之后看他底线有多低,在他贫困的时候看他拒绝哪些诱惑。”

魏文侯一听就明白了,说:“好的,先生去宾馆休息,我已经有了答案。”

领导让你提意见的方法(领导让你评价同事)(3)

李克刚回到宾馆,翟煌就找过来了。

看来自古小道消息满天飞,大家都爱打听。

翟煌俨然以李克的恩人自居,上来就问:“听说国君问你丞相人选了,最后定的谁。”

李克可不是讨好型人格,反正早晚也要得罪你,直接就说:“魏成。”

翟煌一听就怒了:“凭什么啊?看看我给国君选拔过多少人啊,吴起是我推荐的,他在西河打得秦国抬不起头,邺城治理不好,我推荐了西门豹,他想打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打下来了,没有合适的领导,我就推荐了你,你说我哪一点不如魏成?”

话里话外都在怪李克。

李克静静听他牢骚,最后冷冷说了一句:“你推荐我,就是为了和我结成小圈子搞帮派,然后当大官吗?”

一句话怼得翟煌说不上来话。

然后李克才开始解释:“我没有推荐魏成,我只说了五个标准,你自己对照一下吧。”随后把五个标准讲了,再给翟煌分析:“你和魏成你们俩都拿高薪,人家魏成把工资都花在了工作上,只留一成做家用,还有你推荐人才,魏成难道就没有推荐人才?段干木、卜子夏和田子方都是魏成推荐的,你推荐的人才都是我这样的技术流,人家魏成推荐的都是国君的老师。”

李克最后这番话应该是后来儒家自己加上去的,儒家喜欢那种说大话不干事的人,段干木、卜子夏、田子方都属于这样的,他们相当于千金买马骨的那堆马骨,毫无用处。真正有用的是反倒是吴起、乐羊、西门豹这样的人。

还有李克,有的书上把他的名字写成李悝。

战国时变法第一人,他在魏国写下的《法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法典。

后来吴起带着他的这部书跑到楚国,就在楚国推行变法,商鞅带着这部书跑到秦国,就在秦国推行变法。

他才是真正改变历史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