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穷过、苦过、受过罪、挨过饿。一步一步地苦熬苦业,终于我们也看见了花团锦簇,我们也知道了彩灯佳话。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郭德纲

1995年,郭德纲第三次来北京,削尖了脑袋想往相声界里挤,但没人愿意收他为徒。

没有背景,没有人脉,他苦熬苦挨了将近十年。终于在2005年,北京文艺广播的大鹏,每周六三点都会播郭德纲的相声,德云社的观众渐渐多了起来,从此老郭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郭德纲的红,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刚进北京那年,郭德纲在蒲黄榆的小评剧团说书,住在40多公里外的大兴黄村,每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来回上下班。车带上漏了一个眼儿,也舍不得花钱补,骑一趟得补三次气。

后来车子彻底没法骑了,乘公交车上下班。

说是上班,其实在那个评剧团唱了俩月,一分钱没给,要想拿到钱,只能继续唱下去。

郭德纲刚刚出场就把大家逗乐了(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1)

一天晚上,散了夜戏,没赶上末班车, 郭德纲只能步行回家。

当时北京没有高速路,全是大桥。桥底下漆黑一片,只能走桥上面,上面走的全是大车,留人走的马路牙子不到一尺宽(一尺等于33厘米)。

郭德纲扶着栏杆,借着车的光亮往前走,一辆接一辆的大车贴着他呼啸而过。

那天晚上,是他在北京吃苦多年第一次哭。当时他默默在心里发狠说,郭德纲,你记住,今天这一切都是你永远的资本。你必须成功。

这些经历和感想,都是在他的书中真实记录的。

郭德纲刚刚出场就把大家逗乐了(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2)

走过那些年,郭德纲说:“也就是我能活下来,换别人早就坟上草三尺五了。”

在我看来,郭德纲能成功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他耳朵根子非常硬,有一股不服输的狠劲儿,能顶。这样的生活,100个人里面估计有99个都顶不下来。

那时候,为了果腹,他自制了一种吃食:买一捆大葱,将面条熬成糊糊。

饶是这样,也经常交不出房租,外面房东“咣咣咣”拍门骂娘,他躲在里面不敢出声。只能等房东走后,半夜悄悄翻墙出去弄点吃的。

“多亏当年唱过戏,有点童子功,翻起墙来还挺麻利。”

“基本功”

说起曲艺,郭德纲的基本功不是盖的。

他为什么在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就能让张文顺心甘情愿成为他的捧哏?

就是因为张文顺偶然一次听郭德纲唱戏,伯乐识千里马,郭德纲清亮、有穿透性的嗓子吸引了张文顺。

张文顺料定郭德纲是块“料”。

其实看几场相声就知道,这一行非常看天赋。一位相声演员站在那里,整体的精气神,是否流畅自然、讲规矩,能不能吃这碗饭,一目了然。

郭德纲刚刚出场就把大家逗乐了(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3)

就如郭德纲说的,一站在那里,打眼一看,有的人有骨头没肉(有架子、不亲民),有的人有肉没骨头(态度卑琐),而有肉有骨头的,就属于天赋之才。

张文顺老爷子经常对着那些人怒骂:“有本事上台来比划比划,在台下做小人算什么本事!”

可以说,郭德纲名不见经传的时候,之所以能得到张文顺的青眼,全是因为自己踏实的曲艺基本功。

2004年,郭德纲拜入侯耀文门下,无数的人赶往玫瑰园进谗言阻拦此事。但侯耀文看准了郭德纲是一个可塑之才,力排众议,将郭德纲收到侯门下。

郭德纲刚刚出场就把大家逗乐了(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4)

现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没有人想要帮扶一块烂泥,大家都很忙。郭德纲让侯耀文力排众议收入门下的资本,就是他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并且肯努力。

相声这个行当讲究“说学逗唱”,郭德纲哪一样都拿得出手。

2018年“钢丝节”,郭德纲领着一种徒弟唱《西厢》,一张嘴,掌声如雷,穿透力非常强,师傅徒弟,功力一比即知。

郭德纲早已经看透,没有吃饭的真本事,立不住脚。

他在自己的书中写道:“许多同行,由于没能耐,导致没心胸,然后没志气,接着就是没溜儿,最后没饭。”

郭德纲刚刚出场就把大家逗乐了(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5)

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相声就是郭德纲吃饭的本事。他把这件事拎得很清。

所以,郭德纲能成功的第二大原因,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认识非常清楚——从小学艺,也就这么一个爱好,紧着练习,让它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在哪儿,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殊不知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自己的能耐才是真的。

“冲劲”

德云社慢慢出名后,得到了很多同行的侮辱谩骂,现在去网上搜相关新闻,依然会搜出很多。

面对这些质疑和辱骂,郭德纲的态度是“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郭德纲刚刚出场就把大家逗乐了(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6)

一盘棋下到今天,郭德纲是那个过了河的卒子,车马已经阵亡,兴衰系于一身,过了河的卒子只能往前冲。一条道走到黑,小车不倒只管推。

其实就跟《道德经》中说的那样,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美丑、动静、阴阳、刚柔等等,所以有人夸就有人骂,有高就有低,这是一种常态。

郭德纲在《金星秀》中曾谈到:“夸和骂伴随着我每一天的生活,就如同一日三餐似的,对我的生活一丁点都不构成影响。”

郭德纲刚刚出场就把大家逗乐了(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7)

郭德纲能成功的第三个原因,在我看来,就是这股“冲劲”,很多人其实被自己想象的恐惧震慑住了。其实很多年迈的老人都会讲,年轻时担心的事情其实永远不会发生。

写在最后

《见字如面》,郭德纲写给儿子郭麒麟:

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你是站在山顶上了,但你怎么下去呢?

郭德纲虽然初中二年级没毕业,但是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在最考验反应速度和机敏度的相声行当里,摸爬滚打几十年,他的智慧,足以称得上是“相声大师”。

郭德纲刚刚出场就把大家逗乐了(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8)

如果你每天都埋怨自己怀才不遇,怨天尤人,那你应该看看郭德纲的这本《过得刚好》,看看郭德纲如何从举目无亲、孤苦无依一步步走到现在的状态。

直到现在郭德纲每天也生活在同行的挖苦和黑手之中,但他依然保持着昂扬向上的乐观心态。这不是因为他忍让、心宽,而是因为他生活的用力。

他在书中写道:

“能享福,能受罪,不耽误这一辈子。刚才泡的是硬的,能吃硬的;这会儿软了,还要能吃软的,这叫人生哲理。”

郭德纲的相声,乍一听是相声,再一听是人生。他将自己这些年苦熬的经历全部放进了“说学逗唱”中,淬火的历练,让他硬生生活出了一片天。

他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山穷水尽之时,我们只有苦熬苦挨,迸出全身的力气活着,才能走出去,看到彩灯佳话。他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英雄梦想,是踏实做事之人的希望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