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小学时外祖父给我讲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当时举的例子是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长辈用这个故事使我有了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初步认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作家笔下人物形象?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家笔下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作家笔下人物形象

记得上小学时外祖父给我讲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当时举的例子是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长辈用这个故事使我有了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初步认识。

好的文学作品总能传递给读者过目不忘的文学形象,好的作家,也总能缔造出特异鲜明的文学形象,其实写作的目的往往如此。愉悦自己也快慰着读者。纵观文学文字烟海,文学形象自然也数不胜数,笔者跟大家捋一捋,分享几段去日因文往事。从百家讲坛走进千家万户的于丹教授,曾在中央三套,大篇幅讲昆曲,重笔墨提《牡丹亭》,故事情节的不凡,冲击笔者的神经,让我去书店,查经典,搜百度,搞穿越,终于饱食了这位汤显祖笔下,为爱而死,为爱而生的女性形象。大家闺秀杜丽娘春游后花园,梦见与一书生欢快幽会,醒后抑郁而病致死。临死,她为自己留下画像,藏于梦中相会处。后寓居杜府的书生柳梦梅得到画像,发现画中人正是自己的梦中情人。杜丽娘亡魂夜间与柳梦梅相会,在爱情感召下,她重获新生。这是文人,用文字的方式对爱,对真爱给予的大声疾呼。然而回归现实,虽然类似的故事也偶有重演,但更多的爱情都在灯红酒绿,醉池烟蒂间游荡,或者实存则亡,灰飞烟灭。

孔乙己是所有上过学的人,再熟悉不过的,鲁迅笔下典型的形象人物,耳熟能详的一句就是:上大人,孔乙己。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荼毒,使他变得好吃懒做,自视高人一等。社会地位低下,有钱人看不起他,但又不屑于靠体力谋生。后来,无以为生,越过越穷,甚至沦为窃贼。但他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最后不为人知地惨死而去。而在咸亨酒店里,在人们的一片讥笑声中,那个时代壁垒森严的等级差别,社会中腐朽的势利眼和尔虞我诈的行径,被勾画得穷形尽相,真实的反映出封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特征。而今,我之所以还提孔乙己,是因为这形象,并没有风化,没有走远,而且就在身边,甚至是那么的凸显。

孙悟空是中国明代大师吴承恩的文字法宝。这猢狲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能上刀山,可下油锅,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敢与如来佛祖斗法,虽说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但后终于历经磨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孙悟空的形象,对于中国乃至亚洲人,都可说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善良、正义的情怀和追求。虽然文字编排逻辑性极强,可谓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安排了众神,天兵天将,如来佛祖的另一派力量的阻挠,这更反衬了正义的无敌,勇往直前!因此,悟空形象才会立场坚定,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提到十四行诗,有点文学基础的,都会说出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可令其熠熠生辉,名垂千古的,依凭的可不是诗歌,而是他的剧作,最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而且书名就是里面的男女主角。意大利维洛那城两大封建家族蒙太古和开普莱特,财势相当,存有世仇。蒙太古之子罗密欧和凯特之女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相互爱慕,在劳伦斯神父帮助下私自举行了婚礼,第二天,凯普莱特夫人的内侄提伯尔特偶遇罗密欧,故意挑事儿,双方大打出手。罗密欧替友报仇成了杀人犯,遭到放逐,朱丽叶在罗密欧走后,为了逃婚喝药酒假死。可罗密欧不知情,得知朱丽叶已死,便服毒自杀,待朱丽叶苏醒过来,见到罗密欧死在身旁,痛不欲生,也自刎而去。其实在好多作者笔下,都曾出现过,如此凄美的爱情故事,不过,莎士比亚作品下的人物形象更入人心,如骨髓,叫人撕心裂肺,痛彻心扉。

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更是鲜明。她是一个令无数青少年男女感动的人物。出身书香门第,因父母双亡而寄居贾府,这种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一方面多愁善感,一方面防范自卫,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她又是一个纯洁,脱俗,富于诗人气质的才女,但没有丝毫趋炎附势,讨好卖乖,搬弄是非,奸诈虚伪的恶性。她从不看重功名富贵,从不劝说宝玉求取功名,以宝玉为知己,支持宝玉反对仕途,渐而两人产生了深厚的爱情。但后来正因为对这份情感的无望,让她郁郁寡欢,最终以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代价,同时也因此控诉,鞭挞了封建礼仪,传统和习俗。尤其电视剧版《红楼梦》的上演,对林黛玉这个角色,更是平添了几分凄婉,哀叹,使之在读者和观众心目中的印象,更深刻,更清晰,犹如一个美术雕刻物件,一想到这部作品,她首先映入眼帘,在生活中一旦有点贴近的情节,也很容易被想起跟套用。

其实谈到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一定还有很多很多,脱口而出的就有,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华老栓,阿Q;老舍笔下的,虎妞,祥子;巴尔扎克笔下得老高头;《红与黑》里面的于连;还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西游记》里的神仙鬼怪;《金瓶梅》里的男女主角,等等等等。

岔开话题,演员在舞台上由于入戏太深,陷入到文学典型人物形象中“借尸还魂”而不能自拔大有人在。

传闻伊能静因入戏太深,深夜穿睡衣敲黄磊的房门;再有刘若英因入戏太深,无数次产生幻觉;张歆艺因入戏太深,陷入剧中的癫狂状态;孙俪因入戏太深,靠零食减压。以上几种演员入戏太深,属于短时间戏里戏外分不清的状况,尤其是最后一个,靠零食减压,真可谓不疯魔不成活!也能看出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魅力食髓知味。说到不疯魔不成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国荣演义的《霸王别姬》,真是每次看都忍不住泪奔。据说,张国荣的同性恋情结,就是源于《霸王别姬》。据导演陈凯歌回忆,他觉得程蝶衣就是张国荣,戏和人生,傻傻不分!之后,张国荣又出演了很多部同志电影,生活中的张国荣,也被怀疑有同性恋倾向。张国荣拍《异度空间》时,又一次入戏太深,患上严重的抑郁症。2003年,张国荣跳楼自杀,让人唏嘘不已。陈晓旭因入戏太深,抑郁而死!她出演了87版《红楼梦》,被认为是最符合原著气质的林黛玉。在《红楼梦》的编剧周雷眼里,陈晓旭还是受了林黛玉的影响,“她对佛法有兴趣就是因为《红楼梦》这本书。”所以,陈晓旭患病之后出家。很多人认为,陈晓旭没有接受手术,就是因为信佛,想保留完整的身体,不切除乳腺,病情恶化。主持人朱军也曾问过陈晓旭,你是喜欢别人叫你陈晓旭还是林黛玉,陈回答:“林黛玉。”

这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目的不单纯为了愉悦人的耳目身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首先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审美价值的人生图画。更在于,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作生活,延续历史的征程和变革中,起到监督,提示,促进的作用。好吧,期待更多更好的文学形象,文字生命,在当下作家笔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