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些的充一个小时6角,比较贵的1元钱,每次充满要8-10元。”
按照新标准估算,单次充电将不超2元。
2月24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通知,明确提出电动自行车在社区充电设施用电,纳入“居民生活用电”类别,执行政府定价。
去年9月已有通知要求各物业公司立即组织开展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检查。支持居民群众自觉抵制电动自行车在共用楼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违规充电,积极举报违规行为。
严查“上楼”充电近半年,社区充电降价配齐了。
充电进入2元时代
“上楼充电”有望解决
“便宜些的充一个小时6角,比较贵的充一个小时则需要1元钱。”家住朝阳区的王先生曾告诉记者。
昨日北京市发改委在《关于规范本市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收费标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中,将电动自行车在社区充电设施用电,纳入“居民生活用电”类别,执行政府定价。据称,《通知》将自2022年4月1日起执行。
考虑到电动车楼内充电的安全问题,北京市住建委就在去年就曾下达通知,开展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检查。
近期北京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又印发实施方案,表示对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及充电行为除劝阻、制止和报告之外,情节严重的还将逐步纳入征信体系。
但与此同时,部分民众对电动车充电价格产生担忧。
王先生称,其小区内有不同运营商提供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价格也各不相同。其中充电时间比较长的话,感到价格确实难以承受。据了解,电动车每次充满电一般需要8-10小时,即费用可能高至10元。
按照此次通知中新的收费标准,电动自行车充电纳入“居民生活用电”类别,按照北京市“执行居民价格的非居民用户”电价水平执行,相当于电价标准为0.5103元/千瓦时(不满1千伏)。
根据全球电动车网公布的数据,电动车充电器不同的品牌,不同功率略有差异,以48V20AH的充电器为例,大部分在220W左右,充一次电约耗电2千瓦时。而72V20AH的充电器,它的功率大约为300W,充一次电在3千瓦时左右。据估算,按新收费标准,单次充电将不超2元。
《通知》同时规定,北京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充电设施经营单位应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行业管理等有关规定,结合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合理制定充电服务费标准。
充电设施经营单位向用户收取充电电费和充电服务费时,两者应当分别计价、分别收取,不得打包混合收取。充电设施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近年来,因电动车违规充电带来的悲剧频发。
据通州检察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年9月20日凌晨,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区租户张某某将电动自行车电池带入室内充电引发火灾,致楼上五人死亡。
10月3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以涉嫌失火罪对张某某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另据报道,今年2月8日,上海市普陀区一户居民家中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初步认定火灾由放置于卧室内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故障引发。
有专家表示,新的收费标准实施后有利于引导居民在社区充电桩充电。
3辆电动车,1个充电口
运营商将成建设主体
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中提出,2022年底前,力争全市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基本覆盖。原则上充电接口与电动车保有量比例约1:3,核心区建设比例可适度降低。
2023年底前,形成规范管理、安全有序的电动自行车及充电服务市场,基本杜绝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上楼入户充电安全隐患,推动电动自行车及充电设施产业可持续、协同发展,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及亡人数量明显下降。
而与此同时,今年起街道、乡镇不再作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建设主体。
据报道,各街道、乡镇应组织居(村)委会、小区产权单位、业委会(物管会)会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由小区产权单位、业委会或授权的物业服务企业选取优质规模化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作为建设主体,确定建设方案。
对于充电设施运营商来说,相关政策及降价通知是一项重要红利。
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永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规主要针对运营商,运营商在小区里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如按商业电价或者工业电价,会增加它的成本。例如商业电费在1.2元,与居民生活用电差距较大。更有按照当地的物业公司转供电的情况,运营商会面临被加价。
“如今按照居民电价收费的话,对运营商是一种支持,有利于降低充电运营商的成本,让运营商更有在居民区投资建桩的积极性。通过保障充电设施建设,进而防止老百姓在居民楼内充电。”刘永东说。
但同时,运营企业也面临更高的要求。
据相关政策,遴选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应具备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较强的平台运维监管能力,生产的充电设施产品应符合国家及本市相关标准规范、关联产品安全责任保险等要求,承诺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充电服务费不高于电费并接入市级充电设施监管平台。
来源丨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吕银玲)、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住建委、北京晚报、北京日报、青瞳视角、全球电动车网、中国消防等
图片来源丨北京商报、北京日报、北京市发改委等
编辑丨汪乃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