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句“大郎吃药”,让很多人记住了《水浒传》中的小人物武大郎。

武大郎是《水浒传》里最悲惨的人物之一。

他的妻子潘金莲和西门庆给他戴了绿油油的帽子,闹得人尽皆知。

武大郎将两人捉奸在床,却被西门庆暴揍了一顿,重病在身,最终更是被两人给毒死了。

武大郎被害的日子(详解武大郎之死)(1)

大郎吃药

毒杀亲夫,搁哪朝哪代都是人神共愤的恶举,也是人人爱看的八卦。

于是很多人都记住了武大郎这个在《水浒传》只出场四回的小人物。

01、老绿帽

武大郎第一次登场是在《水浒传》第22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在景阳冈徒手打虎后,来到阳谷县做了一个都尉,有一个人在背后叫了他一声。

此人正是武松的哥哥,人称武大郎的武植。

在后续的回合里,武大郎正式出场,一下子就抢了武松的风头。

武大郎身材短小,长得又很丑,是个人见人欺的可怜人。

好不容易有个战斗力爆表的弟弟武松,可这个弟弟不仅没能保护他,反而经常惹事生非,吃了官司,武大郎也受了连累。

偏偏他运气不错,机缘巧合之下娶了美若天仙,如花似玉的潘金莲为妻。

当然,事后证明,这正是他悲剧的根源。

武大郎被害的日子(详解武大郎之死)(2)

武大郎剧照

很多人以为,潘金莲第一次出轨是和西门庆那次。

其实并不是。

《水浒传》原文记载:

“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後,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

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他倒无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那武大是个懦弱本分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瞧见没,潘金莲在清河县就跟几个无赖流氓有染,武大郎其实是一个老绿帽,头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都长了很多年的草了。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帮无赖和潘金莲勾搭也就算了,还亲自上门嘲讽他。

可武大郎生性懦弱,面对如此奇耻大辱,一没有直接和这帮无赖干架,二没有报复、责骂潘金莲。

只是带着潘金莲来到了阳谷县,眼不见为净。

好在他有一门谋生手艺,会做炊饼,也能养家糊口。

后来据武松所说,武大郎只要每天卖五扇笼炊饼,也能衣食无忧。

也就是说,原本武大郎是可以岁月静好的。

可惜,潘金莲死性不改,勾搭武松不成后,在王婆的教唆下,又和西门庆搞在了一起(很多人误以为没有王婆,潘金莲就是个好女人,其实并不是如此,以潘金莲的尿性,没有潘金莲,迟早也会和别人勾搭上)。

武大郎被害的日子(详解武大郎之死)(3)

潘金莲和西门庆

02、武大郎捉奸

潘金莲和西门庆那叫一个厉害,搞得街坊邻居,人人皆知。

“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道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接下来就是武大郎捉奸的桥段了。

武大郎为何会捉奸,其实都是郓哥挑唆的。

在电视剧里,郓哥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小男孩,和武大郎关系非常好。

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郓哥和武大郎关系一般,反而和西门庆走得很近,因为西门庆经常给他赏钱。

武大郎被害的日子(详解武大郎之死)(4)

武大郎和郓哥

俗话说,斗米恩升米仇。

仅仅只是因为西门庆和王婆没有给郓哥好处,他恼羞成怒,才当着武大郎的面,揭破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奸情,好一顿嘲讽。

武大道:“含鸟猢狲,倒骂得我好!我的老婆又不偷汉子,我如何是鸭?”郓哥道:“你老婆不偷‘汉子’,只偷‘子汉’!”

武大郎受不了了,这才亲自去捉奸,被西门庆一脚踹翻。

“武大却待要揪他,被西门庆早飞起右脚,武大矮短,正踢中心窝里,扑地望后便倒了。”

最后,潘金莲在王婆的挑唆下,毒死了武大郎。

03、武大郎的错误

当我们仔细回顾武大郎的遭遇时,可以发现,武大郎自己也有没处理好的问题,或者说,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武大郎没有处理好武松和潘金莲的关系。

武松刚搬到大哥家中时,潘金莲就借醉酒勾引武松。

不曾想,武松是一个不近女色的正人君子,顶住了美色诱惑。

结果潘金莲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说武松调戏她。

妇人道:“情知是有谁!争奈武二那厮,我见他大雪里归来,连忙安排酒,请他吃;他见前后没人,便把言语来调戏我!”

最后,直接跟武大郎摊牌,这个家有我没他,有他没我,一定要将武松赶出家门。

嫂子状告小叔子调戏自己,这事情很大,一旦传扬出去,武家家丑外扬不说,武松的名声全都毁了。

武大郎被害的日子(详解武大郎之死)(5)

武松和潘金莲剧照

这个时候,武大郎如何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武大郎当然相信自己的弟弟不是这样的人,反倒是潘金莲劣迹斑斑。

一边是他的妻子,一边是他的亲兄弟。

一家之主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当然是教训潘金莲一顿,然后坚决不能让武松搬出去,伤了兄弟感情(就算日后武松要搬出去,也绝不能是现在)。

可武大郎是怎么处理的呢?

在潘金莲面前,潘金莲胡搅蛮缠一通,他就怕了,不敢开口了,小声争辩了几句,就以“吃邻居家笑话”为由搪塞了过去。

在武松面前,他绝口不提这事,顾左右而言他。

武大郎的冷处理,其实就是不处理。

反而让潘金莲占了理,武松却有苦难言,哥哥的做法,让他很是心寒,为了避嫌,只能搬出家去。

可毕竟兄弟一场,武松出差前,还是找机会敲打敲打了潘金莲。

“吃过了一杯酒,武松再筛第二杯酒对那妇人说道:“嫂嫂是个精细的人,不必武松多说。我哥哥为人质朴,全靠嫂嫂做主看待他。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 我哥哥烦恼做甚麽?岂不闻古人言:‘蓠劳犬不入’?”

武松就差当着武大郎的面警告潘金莲,你跟我注意点,别趁我不在欺负我哥哥。

潘金莲一听这话就炸了,马上撒泼打滚。

武大郎呢,还是默不吭声,他难道不知道武松说的是什么意思吗?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武大郎被害的日子(详解武大郎之死)(6)

武大郎和潘金莲

第二、忘记武松的嘱托

而就在武松敲打潘金莲之前,武松特意交待武大郎,

“有句话特来和你说知,你从来为人懦弱,我不在家,恐怕被外人来欺负……每日迟出早归,不要和人吃酒;归到家里,便下了帘子,早闭上门,省了多少是非口舌。如若有人欺负你,不要和他争执,待我回来自和他理论。”

说完,武松再三交待。

“大哥,我的言语休要忘了。”

武松千叮咛,万嘱咐:大哥,出了什么事,受了天大的委屈,你都要像以前一样忍着,等我回来再说。

武大郎被害的日子(详解武大郎之死)(7)

武松和武大郎

可武松一走,武大郎就把弟弟的话抛之脑后。在郓哥的怂恿下就去捉奸。

郓哥根本就是一个猪队友,一个连王婆都打不过的怂货。

跟着这样一个猪队友,武大郎遇上了西门庆,不吃亏才有鬼。

可武松在家的时候,他不去教训潘金莲,武松不在家的时候却去捉奸,对付更厉害的西门庆。

潘金莲你都搞不定,还想搞定西门庆?

试想,如果武大郎等武松回来,一起捉奸,甚至直接去西门庆家里讨要公道,他会是这个下场吗?

第三,刺激潘金莲

武大郎捉奸之后,遭了一顿毒打,最后重病在床。

都吃了这么大亏了,武大郎最应该做什么?

忍着,忍到武松回来,再去找西门庆讨要说法,有仇报仇,有怨抱怨。

可武大郎又错了,武松还没回来呢,他居然一而再,再而三搬出武松的名头去恐吓潘金莲。

武大叫老婆来分付道:“我死自不妨,和你们争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 你须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怜我,早早服侍我好了,他归来时, 我都不提!你若不看觑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

这话一出,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三人被武松的威名给吓坏了,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毒死武大郎。

潘金莲下毒前,武大郎都不忘继续用武松震慑潘金莲。

武大道:“你救得 我活,无事了,一笔都勾,并不记怀,武二家来亦不提起。快去赎药来救我则个!”

孰不知,武大郎越搬出武松,潘金莲就越想他死。

于是,武大郎就这样被毒死了。

04、深度剖析

武大郎之死,凶手当然是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三人。

最终他们三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潘金莲和西门庆被武松杀了,王婆被千刀万剐,并且遗臭万年。

武大郎被害的日子(详解武大郎之死)(8)

武松杀潘金莲

可凶手虽然死了,武大郎这个无辜的受害者却救不活了,悲剧已经不可逆转地产生了。

现在问题来了,在清河县的时候,为什么无赖欺负上门,武大郎都能忍气吞声,逃之夭夭。

可到了阳谷县,他为何忍不下一时之气,不顾武松的叮嘱,非要一个人去捉奸,最后还搬出武松去吓唬潘金莲?

答案只有一个,武松的武功并没有增强,唯一的变化就是武松的身份变了。

在清河县的时候,武松就是一个犯了官司的罪犯;可是在阳谷县,武松是一个都尉,勉强算是个官了。

水涨船高,武大郎从一个罪犯的家属变成了官吏的家属。

武大郎有了靠山,身份地位变得不一样了,之前能忍的,现在不能忍了。

武大郎品尝了权力、身份带来的滋味,本性懦弱的他,在特定情况下,思维发生了变化。

这就是武大郎变化的根源。

武大郎被害的日子(详解武大郎之死)(9)

武大郎剧照

结语、

食堂写下本文并不是为了给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三人洗地,她们是武大郎之死的罪魁祸首,她们的罪恶罄竹难书,谁也无法翻案。

食堂只是希望大家通过武大郎之死,明白一些道理。

靠人不如靠己,武松再强也是武松的,武大郎还是那个武大郎。

千万不要因为家中出了个武松,就忘乎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