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金云龙,让我们通过“读思写行复”模型持续成长。

去年,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失业,是的,失业在家。对于已年近四十岁的我,无疑是最大的打击。不仅是职业上的打击,还有对未来人生的迷茫。

那时的我失落、焦虑、迷茫,就像走在一条路上,走着走着忽然停了下来,看不清前方的路,那是一片迷雾。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最终却是书籍解决了这所有的问题。

读书时

起初,刚刚失业在家的我,选择了睡觉、看剧、刷视频和玩游戏,妄想着这些事能让我暂时忘记现实中的烦恼。当我再次回到现实中时,发现那些烦恼依然存在,还徒增了无尽的空虚。

偶然间,打扫房间的时候,我看着满书架的书发呆。那时,我才发现我曾经买过这么多的书,而大部分的书连包装都没有拆,更不要说读一读了。

在众多书中,我找到了那本曾经在我心情最低谷时陪伴我的书:《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

我甚至不记得这本书讲了什么,只记得它陪着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并且把我从那个深渊中一点一点地拉出来,让我重新有了面对人生的勇气。

读这20本书你这一辈子就完整了(2022年我读了30本书有了这些变化)(1)

图片来源于豆瓣

治愈了焦虑

我重新翻开了这本书,再一次闻到了书香,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后来,我才发现安静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那颗焦躁不安的心。

这一次我依旧没有记住书中的任何内容,我只是一页一页地这样读着。我甚至不清楚这样算不算是读书,因为我感觉自己都没有看清书中的文字。

我知道的是,这本书重新打开了我的阅读大门,让我重新在书籍中找回那个走丢了的内心的自己。

直到去年的年底,我才发现这一年中我竟读了三十本书。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治愈了自己的焦虑。

因为我看到《暗时间》的作者告诉我:“心理学研究也一再表明,人们对于确定性有很高的渴望,以至于不确定性本身就是焦虑和痛苦的来源。”

是的,我们的焦虑和痛苦来源于不确定性本身,这不就是我现在的处境吗?!而我们更期望的是确定性,可是在这个“唯一不变就是变化本身”的世界里,哪里还有什么确定性。

可是,我在《人性的优点》一书中找到了答案:底线思考法。简单来说,就是思考做某件事情最坏的结果,如果最坏的结果能够接受的话,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是啊!我是真的找不到工作了吗?不是的,我只是不能接受比以前赚的少,接受不了去另一个城市而已。

当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件事情最坏的结果,并且发现这个结果并不是不能接受时,我们的焦虑、痛苦自然就会消失。

后来,我又在《好好思考》一书中找到了一个理论:情绪ABC理论,A表示诱发刺激、B表示信念反应、C表示行动结果。大概的意思是讲我们对外界问题会做出何种反应,本质上不取决于我们遇到的问题,而是取决于我们的信念、看法和解释。

没错!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外界的环境,而是我们内心的信念。所以,如果要改变的话,也不是要改变外在的问题,而是我们内心的信念。

我们想要真正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需要做的只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是《意志力》这本书告诉我的:“人们运用间接策略赶走悲伤或愤怒,比如,努力向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

现在的我就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读书,不仅忘记了之前的失落、焦虑、迷茫,还在书中找到了能够帮助我的解决方法。

读这20本书你这一辈子就完整了(2022年我读了30本书有了这些变化)(2)

图片来源于豆瓣

开始关注过程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没有想过读过之后会怎么样,也没有想过是否要记一记笔记,甚至没有想过接下来的工作要怎么办。

那个时候,我只是沉浸在阅读当中,享受片刻的宁静。

当我读到《掌控习惯》中的一段话:“结果意味着你得到了什么,过程意味着你做什么,身份则关系到你的信仰。”时,我开始思考:我更关注的是什么?

当下的我们总是过于关注结果,也就是我们得到了什么。工作时,想更多的不是我们在工作中做了什么,而是能拿到多少钱;交朋友时,想更多的不是我们在一起时的欢乐,而是我能从这个人身上得到什么帮助或回报。

这个世界就是关注结果的,所谓“成王败寇”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嘛。但我们真的是要关注结果吗?

我开始回想我自己,我从事IT教育十年,如果从结果上来看,就是失业在家,或者再就业;但如果从过程上来看,我教了那么多的学生,拥有了那么多高光时刻、快乐时光。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在意吗?!我想答案一定不是的,就像我现在读书一样。当开始做这件事情时,我期望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吗?显然没有,我只是在享受阅读的过程而已。

难道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吗?!我不相信。尤其是在我读到《掌控习惯》中的这段话:“实现一个目标只会暂时改变你的生活。这正是改进这个概念违反直觉之处。我们本以为需要改变我们的结果,其实结果并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导致这些结果的体系。”

原文中的“结果”和“体系”,书中是这样解释的:“目标是关于你想要达到的结果,而体系是涉及导致这些结果的过程。”

读到这些内容之后,我基本上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实现一个目标只会暂时改变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导致这些结果的过程。

对,没错!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过程,不是结果。

虽然,外界只能看到我们做某件事的结果,但我们自己应该清楚: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

就像《掌控习惯》一书中讲到的:“外部世界只看到最具戏剧性的薄发一瞬间,而无视之前厚积的漫长过程。但是你要知道,正是你很久以前下的那些功夫——当时你似乎看不到任何进展——才使得今天的飞跃成为可能。”

读这20本书你这一辈子就完整了(2022年我读了30本书有了这些变化)(3)

图片来源于豆瓣

接受了不堪的开始

无论是关注结果,还是关注过程,有一件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想要做一件事情,总是要有个开始。

我一直认为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无论什么事情都力求做到最好。我曾经信奉就是:问心无愧。什么事情首先要过了自己心里的那条线才可以。

直到偶然间,我读到了周岭的一篇文章,叫做《接受“屎”一样的开始》,我才发现原来做一件事情的开始还可以这样。

这篇文章是周岭在公众号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主要是讲他在经过了160多天的连续写作之后,还是无法发表第一篇公众号文章。

迟迟没有发表的原因在于,要么是因为排版风格不够好,要么是因为没有合适的配图,要么是因为怕没有人读。

后来周岭发现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一个接受像“屎”一样开始的心态!

周岭在这篇文章中讲到:“接受‘屎’一样的开始,胡乱地试错。不管做得再烂,也要开始,不管做得再烂,也要继续,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是从错误、失败、混乱、残破、弱小中来的,这些原本就是完美事物的一部分。”

这话说得真扎心,但也是真相。我们曾有多少事情因为接受不了像“屎”一样的开始,导致还没有做就结束了。然后,就是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寻求那一点可怜的心理安慰。

这篇文章很短,却揭露了一个真相:当我们选择做一件事情时,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才是偶然的。

所以,无论我们做得有多烂,都要开始做。每一件美好的事情都是从错误、失败、混乱中来的,这些原本就是美好事物的一部分。

当我阅读这篇文章时,周岭已经出版了《认知觉醒》,并且销量、口碑双丰收。而这本书的出版,就是从这篇《接受“屎”一样的开始》开始的。

《穷查理宝典》一书中也告诉我们:在行动中证实和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学习和提高的开始。从中吸取教训,并加以改正,最终解决问题,获得提高。

读这20本书你这一辈子就完整了(2022年我读了30本书有了这些变化)(4)

图片来源于豆瓣

读书后

当我读过几本书之后,渐渐发现,无论我们阅读的是什么类型的书,本质上都在读自己。

我们要么在书中寻找曾经认同的观点、看法,要么在书中寻找我们可能始终在寻找却迟迟没有找到的答案。

举个例子,我在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时,感受最多的是我们如何做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管理类书籍。

比如书中讲到:“知识工作者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

让我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自我管理”,于是我在我的笔记系统中建立了一个标签叫做“自我管理”,从一张笔记卡片都没有慢慢积累到700张笔记卡片。

再比如书中讲到:“一次只做好一件工作,恰恰就是加快工作速度的最佳方法。”

这句话放在我的专业领域有另一个词形容,叫做“单线程”。如果放在行动策略的话,可以理解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单线程,当我们每次只处理一件事情时,我们可以投入所有精力以最快速的方式完成;但如果我们同时处理多件事情时,就需要在多个事情之间来回切换,而切换本身会消耗我们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

这不仅仅是管理者需要,我认为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这样的方法,以最高效的方式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

读这20本书你这一辈子就完整了(2022年我读了30本书有了这些变化)(5)

图片来源于豆瓣

更加关注自身

随着我读过的书越来越多,我越发地更多关注自身。这不仅是因为书中讲到的很多内容本质上都在讲我们如何做会更好,也是因为当我真正这样做时,发现情况真的变好了。

比如《穷查理宝典》中曾讲到:“生活本已艰辛得难以下咽,何必再将它塞进怨恨的苦涩果皮里呢。”就是在告诉我们怨恨只会让生活更加艰难,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就不要让我们再陷入怨恨之中。

《穷查理宝典》中还讲到:“妒忌真的是一种愚蠢的罪行,因为它是仅有的一种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乐趣的罪行。它只会让你痛苦不堪,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乐趣。”就是在告诉我们嫉妒不会让我们得到任何快乐,只会让我们痛苦不堪。

这些都是在讲我们要关注自身,并且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更快乐,进而获得成长,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于是,我又在自己的笔记系统中建立一个标签叫做“个人成长”,也是从一张笔记卡片都没有,慢慢积累到将近2000张笔记卡片。

在积累的过程中,我还创造出了“读思写行复”模型,具体是指阅读、思考、写作、行动和复盘五个方面。通过不断实践这个模型的五步获得个人的成长。

就像《赢家法则》中所讲的:“一切活着的事物都在成长,一旦它停止成长了,它就会死去。”

真正属于我们的财富不是指物质上的财富和资源,而是在于我们拥有了什么本领和能力。

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就像《赢家法则》中讲的:“你越少去和别人比较,并集中精力于自己,你就会越多地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和长处。”

我也是在不断关注自身的过程中,慢慢地才发现自身的优势是什么、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擅长的方面有哪些。

读这20本书你这一辈子就完整了(2022年我读了30本书有了这些变化)(6)

图片来源于豆瓣

开始深度思考

当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时,免不了会遇到面对同一个事实、现象,不同作者有着不同观点的情况,这让我不得不深入思考,真正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完全相信作者的观点,也不能完全不相信作者的观点。

举个例子,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曾遇到“拖延”这个话题。我相信你应该和我一样,最初对“拖延”的认识就是:拖延是个问题,我们应该想尽办法解决它。

如同《赢家法则》中讲到的:“赢家的秘诀是,他们承担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并将其尽快处理完毕。”

或者像这样:“一个人如果总是不得不处理紧急事务,将无法有足够的精力处理重要事务。”

再或者是这样:“我们越拖延令人不舒服的事情就会越令人不舒服。”

直到我看到《反脆弱》中的一段话:“拖延是我们的自然防御本能,是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行使其反脆弱性的本能。通过这种方式,我可能在使用一个非常强大的自然过滤器。”

“拖延”怎么可能是一种自然的防御本能呢?而且还具备反脆弱性?

针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我开始思考,是《赢家法则》中说的对,还是《反脆弱》中讲的正确,或者还有第三种答案?

最终我得到的结论是这样的:对于在那些重要事情上的拖延,会导致其变得紧急,从而使得我们疲于处理紧急的事情;对于在那些不重要事情上的拖延,反而会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

你看,这是我从没想过会存在的一种结论。这仅仅只是我通过读书得到不同观点,进而加以思考得到的结论。

这也让我意识到深度思考的重要性,于是我又在自己的笔记系统中建立了一个标签叫做“深度思考”。后来为了更加突出“深度”,我把这个标签名改成了“思考的思考”。

读这20本书你这一辈子就完整了(2022年我读了30本书有了这些变化)(7)

图片来源于豆瓣

能够言之有物

如果说读书给我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我相信莫过于输出。

输出对于我来讲,不限于某一种形式,比如写作是一种输出,与朋友聊天也是一种输出,直播更是一种输出。

在去年,我开始了我的直播之旅,一连直播了半年多。在这段时间里,我一共通过直播讲了7本书,阅读了至少10本书以上。

虽然至今关注者只有几百人而已,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我从没想过我能把自己读过的书用某种方式讲给别人听。

起初,我还有各种担心、不自信,虽然在这之前我已经讲了十年的课,但毕竟内容不同、方式不同。

渐渐地,我越讲越自信,也越讲越有东西可讲。慢慢地,也受到了一些朋友的认可和支持,开始和我一起阅读这些书。

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讨论着一些共同的话题。这让我想起那句话:“一个人可以做得很好,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不仅如此,每当我和朋友之间闲聊时,很多朋友都和我反馈总是能从我这听到一些新的观点或看法。

他们都很好奇,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时,我只能以微笑回应,并谦虚地说:“这不是我的智慧,是我从书中看到的。”

写在最后

每次当朋友知道我在一年之中读了30本书时,都很惊讶我是怎么做到的。尤其是在了解到我不仅读过,还记录了3500余张笔记卡片时,更加惊讶我的精力怎么这么旺盛。

但说实话,最初的时候,读书只是我排解焦虑的一种方式,并没有想过要通过一年读多少本书,更没有想过会记这么多笔记。

曾经我也认为一年阅读上百本书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通过去年这一年让我相信是可以的。这是因为年底在统计总的阅读时长时,我发现平均下来每天的阅读时长不过在一到两个小时之间而已。

每天抽出一到两个小时读书,我相信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但也是这样,成全了我在一年之中阅读了30本书的成果。

相较于读书的数量,我更在意的是阅读之后的收获和改变。哪怕只读了一本书,但我们能够完全践行书中的观点、方法,这也是值得的。

通过这一年的读书经历,让我更加确信:读书是自我投资最具性价比的方式,没有之一。

如果你也想在如此不确定的时代当中,能够拥有确定感,不断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话,我建议你抓紧去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