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疾病引起肺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肥大,最后常常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为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安全护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安全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安全护理

1、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疾病引起肺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肥大,最后常常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为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

2、病因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约占80%-90%)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畸形、胸膜增厚粘连(较少见)

3肺血管疾病:炎症、肺血栓栓塞症(甚少见)

3、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肺气肿表现:咳、痰、喘反复发作,进行性呼吸困难

肺气肿体征

肺动脉高压:P2亢进

右心室肥大:剑突下心脏搏动,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主要表现):呼吸困难、紫绀、精神神经症状

心力衰竭:(主要是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为表现):尿少、全身水肿、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室扩大和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腹水征阳性

3并发症

1肺心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2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3心律失常

4休克

4、治疗要点(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故需遵医嘱积极应用抗生素予以控制。目前主张联合用药,长期应用抗生素要防止真菌感染,一旦真菌已成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调整或停用抗生素,给予抗真菌治疗。

2通畅呼吸道

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缓解支气管痉挛、清除痰液、畅通呼吸道,可雾化吸入或口服盐酸氨溴索。持续低浓度给氧,应用呼吸兴奋剂、BiPAP正压通气等,必要时施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机械呼吸器治疗等。

3控制心力衰竭

5、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心输出量减少

4活动无耐力

5体液过多

6、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心肺功能代偿期可适当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

2给予高纤维、易消化、清淡饮食,水肿、少尿者限制钠盐及碳水化合物摄入。

3根据病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变化,以及咳嗽、咳痰情况,如痰的颜色、性质、量,观察患者有无心悸、胸闷、水肿、少尿等症状,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变化,了解患者有无头痛、烦躁,以及昼睡夜醒、意识状态改变等肺性脑病的症状。

4加强氧疗护理,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在1-2升/分,氧浓度在25%-29%,防止吸入高浓度氧气,以免抑制呼吸,加重二氧化碳储留,导致肺性脑病。

5重症病人避免使用、慎用镇静剂、麻醉药和催眠药。利尿剂选择白天给药,避免夜间频繁排尿影响睡眠,同时定期监测血电解质变化。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观察有无药物毒性反应。

6向病人和家属解释肺心脑病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7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以防压疮和口腔炎的发生。

6健康指导: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合理饮食、增强营养。定期门诊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