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号兵站马浮根第几集死的(您还记得51号兵站)(1)

�梁波罗?对年轻人来说这名字也许陌生,但在中老年人心目中,他可是位知名度很高的表演艺术家。

年轻一代基本没看过《51号兵站》这部电影,电影梗概是,1943年,新四军秘密设在上海的51号兵站因叛徒告密遭到破坏。新四军青年干部梁洪,奉命乔扮帮会头子范金生的门徒“小老大”前往上海,利用范金生的大徒弟、吴淞巡防团团长黄元龙的人脉关系,恢复兵站工作。日军情报科长马浮根监视、盘查“小老大”无果后,日军又将黄元龙提升为吴淞要塞副司令,诱惑梁洪出来活动。

51号兵站马浮根第几集死的(您还记得51号兵站)(2)

黄元龙送“小老大”的货船启航时,马浮根突然赶来,指挥特务强行登船检查,发现船上并无军用物资后才放行。黄元龙对马浮根反感至极恨之入骨,俩人水火不容。梁洪为运送新四军急需的无缝钢管,向黄元龙亮明了真实身份,劝他以民族大义为重,也为自己和家眷的安危、后路着想。黄元龙终于省悟,处死了马浮根,并派巡逻艇护送梁洪的货船安全驶出吴淞要塞。

51号兵站马浮根第几集死的(您还记得51号兵站)(3)

“小老大”(梁洪)由时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演员梁波罗扮演。梁波罗后来还在《蓝色档案》等影片和电视剧中饰演角色,但“小老大”的形象最为经典,既是他电影生涯的开山之作,也是他艺术创作的高峰。

51号兵站马浮根第几集死的(您还记得51号兵站)(4)

说起他的名字,还有个有趣的来历:1938年12月31日,梁波罗在陕西西安呱呱坠地。梁波罗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小时他长得胖乎乎、圆溜溜像个球似的,父母欢喜地用英文叫他"球"。为了照顾他,父母雇了个保姆,保姆是河南人,发不出这个音,于是把他叫成了"菠萝",日子久了,他就被家人称为"菠萝"了。后来,梁波罗有了弟弟,家人为了区分干脆叫他们"大菠萝"、"小菠萝"。他进了上影厂,决定改名"梁仁",但他主演的影片字幕和海报上已经印上"梁波罗"三个大字,生米煮成熟饭,使他改名的打算泡汤。现在说起来,他很开心这个名字一直"没有重名"。

51号兵站马浮根第几集死的(您还记得51号兵站)(5)


梁波罗还是新中国电影演员出版歌曲专辑第一人。1980年梁波罗开始涉足歌坛。他在拍摄电影《子夜》之余,参加了上海歌剧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举办的音乐会,由于他的演唱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情绪真切,18场演出场场爆满。

51号兵站马浮根第几集死的(您还记得51号兵站)(6)

半年后,他在上海电视台中秋文艺晚会上演唱了歌曲《卖汤圆》,大众媒体的作用使他歌手的形象广为人知。1983年,梁波罗应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分公司邀约录制了第一盒歌曲专辑。之后,云南音像出版社和白天鹅音像公司分别给他出版了歌曲专辑。他的《草原之夜》、《卖汤圆》、《清晨》、《南屏晚钟》、《忆江南》等歌曲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

1992年,正当梁波罗在荧屏上频频亮相时,却患了死亡率极高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第一次手术后,连续10多天高烧不退,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医院多次发出病危通知。但梁波罗以顽强的意志,积极配合医生再次手术治疗,最终转危为安。

2017年,梁波罗获得了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中的特别荣誉奖。由于年龄的原因,梁波罗已经不拍戏了,但他依然很忙。近些年他在上海和全国各地举办了上百场公益讲座,他在讲座中不纯粹谈表演,常聊的主题是“人生”,聊的是人如何挺过磨难和苦难。

51号兵站马浮根第几集死的(您还记得51号兵站)(7)


朗诵是梁波罗晚年最擅长的表演形式,他说:“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朗诵,我现在经常参加朗诵活动,因为成了朗读者,我现在的生活很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