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沙丘》的讨论正热火朝天,各种评论与解读早已铺天盖地。

其中不乏长篇大论的科普和鞭辟入里的剖析:有介绍《沙丘》中各方政治势力和封建采邑制度的;有按时间线梳理“沙丘宇宙”的历史大事记的;有回顾佐杜洛夫斯基、大卫·林奇等先驱者“折戟沉沙”的影史公案的;有普及沙丘世界的专有名词的;有从地缘政治角度观其隐喻的;有聚焦厄拉克斯星的沙漠生态学的;还有分析维纶纽瓦科幻电影中一以贯之的“巨大沉默物”美学的......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

《沙丘》 2021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

《降临》 2016

从《沙丘》能延展出来的话题实在太多。

那么,让我们从一个小点入手,回答一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问题:那些对《沙丘》一无所知、既没看过小说也未提前做过功课的普通观众,看得懂这部电影吗?

“最大的挑战是确保观众没有读过原著也能欣赏电影,但与此同时,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让这本书的粉丝能找到他们所喜爱的原著中的所有元素、诗意和氛围。”丹尼斯·维伦纽瓦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到。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3)

维伦纽瓦在《沙丘》片场

面向最广泛大众探索“深入浅出”的艺术表达令人赞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史上最难改编小说”绝非浪得虚名。本来任何一部长篇小说,若想化作杰出的视听产品,都将遭遇“化繁为简”的剧本第一关——尤其是对《沙丘》这种煌煌六卷本、体量堪比漫威和星战的IP,这一“减法”实在太难做。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4)

《沙丘》包括弗兰克·赫伯特的6部小说和几十部同人作品

《沙丘》的思想涵盖政治、宗教、哲学、生态学乃至人类将何去何从这种终极命题。面对这样一套从未被成功搬上过大银幕的“百科全书”——要在卷帙浩繁的文本跟数量众多的人物中取舍,很容易让人如坠雾中、迷失方向。

但这毕竟是维纶纽瓦。他能做到自己说的吗?——虽然略有遗憾,但基本不算食言。中外影迷网站的评分便是证明。

接下来不妨讲讲维纶纽瓦对于“减法”的具体操作。

1、维纶纽瓦的“减法”

首先,当然要将这部史诗电影拆分为上下两部。实际上影片只有《沙丘》第一部的一半内容——这比大卫·林奇版《沙丘》试图将整部小说囫囵吞枣靠谱得多。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5)

1984年版《沙丘》

说服出品方传奇影业并未费去维纶纽瓦太多口舌,一是他凭《降临》和《银翼杀手2049》在好莱坞奠定的江湖地位,二来传奇影业本也有意将《沙丘》视为之后一系列电影的开端。在众多经典IP红利已然耗尽、传统影院面对流媒体节节败退的今天,祭起崭新的“沙丘宇宙”招牌也算破釜沉舟的无奈之举。

可即便只是小说中的“区区”一部分,佐杜洛夫斯基当年的话也言犹在耳:“简直不知道前100页都在说啥”。维纶纽瓦要做的,是像宇航公会的领航员一样,在沙丘的浩瀚宇宙中为观众指出一条理解的明路,同时又满足百科全书式的背景交代。他说“尽量不让大量的阐述在一开始就把观众搞得晕头转向。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在我看来,这一寻找“平衡点”的方法是:在张弛有度的情节推进中删减不必要的人物,并将无数独属于《沙丘》的“专有名词”逐个抛出、循序渐进地插入全片。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6)

以片头正式出现前的开场为例:纽瓦一上来就展现了一场弗雷曼人反抗哈克南人殖民的战争戏。借由赞达亚饰演的契妮之口,我们暂时只能了解到厄拉科斯、香料、哈克南家族、皇帝(沙达姆·科里诺四世)这四个“新名词”。因被宏大的战争场面吸引,即便是对《沙丘》一无所知的观众,想记住这四个“知识点”也并不困难。再看之后戏份的处理:

在影片主角保罗·厄崔迪与母亲杰西卡的饭桌戏上,维纶纽瓦继续放出两个“新名词”:音控力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因为这两个专有名词更为复杂,一时间难以解释清楚,纽瓦只是稍作铺垫后便迅速转向下个场景。由此我们发现:不论开场的战争戏还是餐桌上的争执戏,纽瓦都是选择在强戏剧性场面时释出“新名词”的——这让观众接收起来不觉枯燥但又一时间不甚明了。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7)

之后便是保罗学习厄拉科斯星球资料的“独角戏”,安静的氛围便于观众耐心接收大量信息。因此,收音机里开始深入讲解开篇提到的厄拉科斯、弗雷曼人、沙虫、香料这几个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以强化观众的认知。期间,纽瓦又适时引入了宇航公会、领航员等相对影片主线不那么重要的新名词。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8)

而在“独角戏”之后的“奉旨戏”中,纽瓦没再引入新名词,因为这场戏作为皇帝的政治阴谋、两大家族权斗的开端是如此重要,他必须让观众看清楚,也暂时缓解了人们对“新词接纳”的疲惫感。这就形成了影片的呼吸和节奏。

也就是说除了“蒸馏服”等少数概念,《沙丘》中的大多数专有名词都不是一次性交代清楚的,而是分散在诸多章节的具体情节内、一点点拼凑完整的。

纽瓦对“一次性”还是“慢慢来”这两组概念的区分方法是:与“王子复仇记”的主体故事和战争场面密切相关的概念(如香料、沙虫),就试着在剧情前半段尽快说清。而比较抽象或偏离主线的概念(如姐妹会、音控力、屏蔽场、救世主......),则采取多次铺垫、缓慢廓清的方法,不了解小说的观众,需凭借先前积累的印象“猜”出正确的解释。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9)

对未读过原著的观众而言,一时间难以看懂屏蔽场要如何才能突破

当然还有一些名词是维纶纽瓦直接放弃诠释的,比如邓肯质问凯恩斯时提到的“兰兹拉德联合会”(各大家族的联盟,用以制约皇帝)。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0)

以上是对概念的处理,至于主线之外的支线人物,维纶纽瓦简化起来也毫不手软。他只保留了哈克南男爵的大侄子“野兽拉班”,而像老版《沙丘》中男爵的小侄子、由传奇乐手斯汀扮演的费德罗萨一角就被删除。原因是纽瓦在“沙丘宇宙”的序幕里,只想尽可能贴近主角保罗的亲身经历、展现与他息息相关之人。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1)

林奇版《沙丘》中斯汀饰演的角色被删除

再如两大家族的“门泰特”——哈瓦特和彼得,他们的登场让熟悉《沙丘》的人们会心一笑。而没读过原著小说的观众,只会记得雷托公爵身边有个“翻着白眼儿”在计算的人,哈克南男爵有个死于毒气的光头手下——可这对理解整个故事又有什么影响呢?如果要对“门泰特”铺开解释,不仅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够,普通观众的“晶算力”怕也跟不上。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2)

雷托公爵的“门泰特”(晶算师)杜菲·哈瓦特

只有对影片的角色和“知识背景”做出大量“减法”,观众才能在这个中世纪框架下的未来故事里,用心感悟一个少年的勇气与成长。维纶纽瓦在凸出主线、“深入浅出”上已用尽全力。他说:“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难点在于这个世界的密度、丰富和复杂”——事实上,他成功刻画了一场壮观曲折的异星冒险,也“点缀”出了故事背后宏大世界观的复杂。

反观大卫·林奇版《沙丘》,惨遭滑铁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故事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从而显得支离破碎、缺乏重心。同样以开场为例:相较于频频出现在保罗梦境中的契妮,林奇选择以皇帝的女儿作为叙述者。可她就像PPT课件中的主讲人一样,一股脑儿的将几乎所有新奇概念砸到观众头上:厄拉科斯、弗雷曼人、香料、宇航公会、先知、预言......这还嫌不够,片头过后,林奇继续以画外音的形式为大伙科普各大星球上的各大家族......对比一下纽瓦的处理:哈克南家族直到全片第20分钟才正式登场。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3)

林奇版《沙丘》

林奇的《沙丘》从一开始就让人晕头转向,其后更是不得不频繁动用“内心独白”这种低级方式作为叙事策略,令人十分出戏。可以说整部电影都像一个大型PPT或混乱博物馆。

先前说的是维纶纽瓦对影片所做的“减法”,其实有减法自然就有加法,减的是人物角色和名词解释,加的又是什么呢?——细节与精神内核。

2、维纶纽瓦的“加法”

“这个故事如此丰富、如此复杂,它的力量来自于细节和诗意”,维纶纽瓦说。那么,纽瓦眼中需要放大的细节是什么?——是沙漠。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4)

有人指责《沙丘》的情节发展过于“缓慢”,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缓慢”的部分几乎都与沙漠直接相关——比如外形酷似蜻蜓的扑翼机,机翼的展开与抖动、起飞和降落,母子逃亡过程中的俯冲和上升,纽瓦从各个机位、不厌其烦地给予了反复呈现。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5)

再如“蒸馏服”如何保持水分的科学原理与弗雷曼人独特的“沙漠舞步”,硕大无朋的沙虫两次露出真容、所过之处吞没一切的震颤,震耳欲聋的香料收割机的工作现场,相较于一笔带过或完全省略的人物,这些对沙漠场景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6)

个别镜头在有限的时间和“过快”的叙事中简直堪称“奢侈”:如鸟瞰厄拉科斯沙漠城市的航拍镜头,沙漠里的小老鼠特写,保罗陷入梦境、小心翼翼地掬起一抔土,甚至连一颗棕榈树每天需要5人的水分都要交代......

纽瓦究竟为何这么“厚此薄彼”呢?只因把镜头对准异域奇观便于将以往的美学发扬光大?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7)

——还因为它们与沙漠生态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在“百科全书”中,纽瓦精简的是政治、历史、宗教学方面的表达,而独独彰显了生态学的一面。譬如与“宫斗”相关的戏码——哈克南人如何密谋、大举进攻,岳先生何以叛变等,叙事节奏就不是太慢而是太快。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8)

张震饰演岳医生

这一选择其实抓住了原著的核心:因为《沙丘》最经得起时间检验、最能满足科学自洽的部分,恰恰是有关生态学的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19)

因此纽瓦镜头下的厄拉科斯不是一种单纯的奇观,而是一片充满生命力量的动感沙漠。就像那里生存着一群神出鬼没、战斗力爆表的弗雷曼人,纽瓦将我们对于沙漠孤寂、辽阔的日常经验,置换为神秘、危险、充满未知的主观体验。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0)

也只有这样的体验才贴合影片想表达的梦境、觉醒与寓言。所以明明有着强大工业特效的扶持,纽瓦也要带领全剧组深入约旦南部的沙漠腹地,顶着炎炎烈日艰苦实拍。只不过碍于篇幅关系,纽瓦无法交代沙虫的来龙去脉和与香料的深刻渊源(香料实为沙虫的排泄物),这些“遗憾”我们尽可留待他在未来添补。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1)

“它的力量来自于细节和诗意”——如果说维纶纽瓦的细节是“沙漠”,那全片最大的诗意无疑是“梦境”。这是显而易见的:影片第一句字幕就是“梦传递着来自深处的讯息”,而第一个镜头则是沙漠。不论你是否读过小说,都该猜到梦与沙漠之间的神秘联系——保罗预见未来的能力恰恰来自沙漠中的香料。他第一次亲临沙漠“看到”契妮捅伤自己、在飞机坠毁后“看到”以己之名发动的圣战都是因为接触了香料。随着吸入香料的增多,保罗的能力亦不断增强,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寻找弗雷曼人的途中和与贾米斯决斗前,他已无需香料的刺激就能预见未来。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2)

按照电影的描述,未来与恐怖如影随形。影片中,来自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箴言出现了两遍:“我绝不能恐惧,恐惧是思维的杀手。恐惧是引向彻底毁灭的小小死神。我将正视恐惧,任它通过我的身体。当恐惧逝去,我会打开心眼,看清它的轨迹,恐惧所过之处,不留一物,唯我独存”,可见其对电影主题的重要意义。或者干脆说:它就是本部电影的主题。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3)

但就像片中另外一句台词——“生命的奥秘不在于去解决什么问题,而在于完整经历生命本身。”过往的世界分崩离析又如何?眼前的一切混沌不明又怎样?一个人必须在危机四伏的征途里,找到自己的方向,扛起前途未卜的命运。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4)

这便是维纶纽瓦想要传达的人生“诗意”,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毅。但这一“诗意”其实也不像我刚才解释的这么龙傲天,否则《沙丘》就会是一部类似吕克·贝松《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大爽片。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5)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2017

其实,对了解原著小说的观众而言,保罗的梦境和救世主的身份,以及最终的凄惨结局都有极强的宿命成分,很难说他是主动的。单看这部电影,好像是在描写一个类似阿凡达的少年英雄的崛起,可实际上,保罗与星战中的阿纳金一样都不是那么单纯的人物。《沙丘》不仅仅是“自由引导人民”的反殖民英雄传说,还是个“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悲剧与轮回。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6)

纽瓦也为这个潜在的“第二主题”开了几个口子,一是在“痛苦盒子测试”那场戏中,几千年来操弄帝国政治走向的女先知对杰西卡说:“我们早已为你们准备好了一切”——显示一切皆已注定。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7)

二就是最让保罗恐惧的那个梦境:他高高在上,接受众人的顶礼膜拜,眼看大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原小说中,“革命者”保罗虽然推翻了皇帝,但自己也成了个无能的独裁者。所有通往地狱的路,起初都是朝着天堂去的。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8)

将这部分信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地暗示出来是恰当的,因为这不是《沙丘》小说第一部的内容,它与影片在这一部将要打造的积极主题相悖。就算是阿纳金,也是在星战前传的第三部:《西斯的复仇》中才蜕变跟黑化的。好的科幻作品当在原著的基础上提取部分精神内核加以放大——而不是试图囊括所有思考。

暂不管维纶纽瓦在第二部中如何刻画保罗的心理转变、将这部中出现的角色发展得更为成熟(譬如哈维尔·巴登饰演的史帝加和保罗的妹妹),就像契妮说的:一切只是个开始。

看懂沙丘你需要提前知道什么(普通人究竟看得懂吗)(29)

在超级英雄已成强弩之末的今天,我们期待这个恢弘壮阔、回归古典的史诗能在维纶纽瓦的手中持续生辉。自21世纪初的《指环王》后,我们已经等了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