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神疾病最糟的是,人们希望你假装没病”--《小丑》

小丑是DC漫画世界里的第一大反派,在《黑暗骑士》公映后的12年间,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版本的小丑形象,他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疯狂、怪诞又邪恶的气质,给影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小丑是超英类漫改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小丑》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因拍摄性喜剧电影《宿醉》而成名,小丑扮演者亦是著名演员华金菲尼克斯。这部电影在美国评定为R级,(限制级,要求17岁以下观众由父母或成人陪同下观看),全球票房超1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最卖座的R级片,豆瓣8.7分。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11项提名,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婚姻、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并最终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配乐大奖。

这虽然是一部描写超英中人物的电影,却并未过多的涉及有关超级英雄的故事。而是将视线落在了曾经无比渴望得到家庭、爱人、观众认可的底层喜剧演员兼精神病患亚瑟的身上。他虽然生活在阴冷而又让人绝望的哥谭市,照顾着生病的母亲,在生活中也经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折磨,但他却一直秉持着母亲对他的教诲,希望把欢乐带给世人。可一次又一次的现实打击,让他的病情不断加重,逐渐绝望,走上了从善良的亚瑟到邪恶的小丑的毁灭之路。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曾深深渴望的,仅仅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被看见”。

精神病有没有可能已经看透了一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毁灭之路)(1)

均为豆瓣图片,侵删

这部电影将亚瑟到小丑的毁灭之路演绎的别具一格,悲伤沉重又压抑的调子让人荡气回肠。今天,我就从亚瑟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在亲情、友情、爱情和事业失败的重重打击之下,一个精神病人是如何走向崩溃的,在本文结尾,我也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做为一个曾经的抑郁症患者的一心路历程。

一、悲剧的源头是亚瑟在亲情中的不被看见

伴随着痛苦笑声的开场,亚瑟正在接受政府提供的心理治疗。只有在这里,他的病才能勉强被接受。他在同时服用七种药物以治疗他的精神疾病。这种病的外在表现就是不可抑制的大笑。

随着剧情的进展,我们得知,亚瑟是养子,在幼年时曾遭受养母男友的虐待,而养母却对孩子的求救无动于衷。

1、养母对亚瑟控制和无视是造成亚瑟精神痛苦的根源

亚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虽然他不知道自己是母亲领养的,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却一直耐心细致的照顾着年迈多病的母亲。母亲让他寄信,虽然从来没有过回音,他也乖乖照做。特别是母亲叫他HAPPY,告诉他

要始终摆出一张笑脸,你有一个使命,让世界充满欢笑

他也从来没有忤逆过母亲,而是尽自己全力去做到最好,即使他的内心痛苦的在化妆时都忍不住落泪。他把母亲的愿望化作了自己的愿望,觉得做一个喜剧演员就是他生来的使命。

在亚瑟第一次杀了人看到电视评论时,母亲心中的偶像说小丑是城市中失败者的化身,亚瑟笑了。面对亚瑟的抗争,母亲的反应是对他无视。

2、父亲的缺位和童年的不幸遭遇让亚瑟缺少自我认同

在偷看了母亲的信件后,亚瑟以为哥谭市最有权利的托马斯韦恩(蝙蝠侠的父亲),是自己的生父。他寄希望于自己能被父亲认可,可托马斯韦恩也无情的告诉他,你的母亲有妄想症。受到刺激的亚瑟开始不受控制的大笑起来,愤怒的韦恩狠狠的给了他一拳。

亚瑟到医院找到母亲年轻时的病例,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于拥有温暖家庭的希望最终无情破灭。

3、成长中缺失的心里支撑演变为对喜剧表演的追求,渴望得到大众的认可

亚瑟喜欢看电视节目莫瑞脱口秀,他曾经幻想过登上莫瑞的舞台与他互动,莫瑞同情他的遭遇,鼓励他继续在喜剧的道路上走下去。莫瑞是他理想中父亲的化身,是他精神上的支柱。

在亚瑟的成长经历中,他必然是产生了移情,将对父爱的需要投射到了莫瑞的身上。幻想中莫瑞对他的支持,也是他内心真实的渴求。

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从小就强行设定亚瑟的人生目标,又对亚瑟的真实追求视而不见,父亲的缺位,童年的不幸遭遇,种种精神折磨,让本来就是病患的亚瑟如坠深渊。

精神病有没有可能已经看透了一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毁灭之路)(2)

二、得不到友情中的尊重、更没有爱情的亚瑟在生活中是“隐形”的

在社会交往中,亚瑟起初是在表演公司工作的。他和几个同事都扮演小丑角色。他接受雇佣,可以勉强维持生计。可以看出,他在正常时,虽然经常被人看成怪胎,却仍旧有朋友。

他的同事兰道在看到亚瑟被小混混欺负后,送给了他一把枪防身。还说,你是我罩着的。这时单纯的我还以为亚瑟的生命中也不是没有温暖的。可是,在亚瑟不小心在儿童医院表演时把枪掉了出来以后,兰道到公司领导处告发亚瑟,直接导致了亚瑟的失业。而失去了工作的亚瑟在地铁上遇到惹事的华尔街精英,愤怒之下的亚瑟开枪击毙了三人,就此开启了他的毁灭之路。

将愤怒的情绪发泄之后的亚瑟仿佛找到了情绪的出口,得到了暂时的解脱。幻想中强大的他来到了曾经与他示好的女邻居苏菲家中……

在第一次相遇时,电梯遇到故障,害羞又敏感的亚瑟不敢回应女邻居的善意。想象中的他,做出了用手比枪击头的动作。而杀人后,幻想中的亚瑟得到了他想拥有的热烈又美好的爱情。

在事业中得不到尊重的亚瑟,面对心仪的女生不敢开口。在他的生命中,他所想拥有的友情和爱情,都只存在于他的幻想当中,而在现实生活中他是隐形的。

友情给了他一把真实的枪,爱情给了他一把虚假的枪,他想去杀死那些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最终杀死自己。

精神病有没有可能已经看透了一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毁灭之路)(3)

三、表演事业的失败是压倒亚瑟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1、“促销”和“儿童医院”表演的失败是亚瑟成为小丑的前奏

亚瑟扮成小丑的形象,给琴行做着促销广告,却被几个未成年的小混混羞辱追赶殴打,促销广告牌也被毁,可公司领导并不承认,只让亚瑟包赔损失。

携带了枪的亚瑟在儿童医院表演时,枪支不慎掉落,他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亚瑟心中一直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喜剧演员,可是无论是做广告,还是在医院逗笑小朋友,都只是他求生的手段而已,可就这样卑微的祈求,也不被这个世界所看见,这是亚瑟成为小丑的前奏。

2、脱口秀表演的失败和幻想是亚瑟病情趋于严重的注解

失去了工作的亚瑟到酒吧学习脱口秀表演,还认真的记下逗笑观众的笑点。可是作为一个精神病患者,一个从来没有交过女朋友的人,他如何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开出那些两性玩笑?一个如此痛苦的内核的孩子,怎么去表现这些他并不懂的幽默?他的脱口秀表演注定是失败的,一上台之后,他就紧张的开始大笑,随后的画面和音乐表明,他又一次陷入了幻想。

所以这场失败的脱口秀表演,和他所有幻想的画面,对戴着小丑面具的人的关注,都证明亚瑟的病情已经趋于严重了。

3、最后的杀人表演是亚瑟的自我毁灭,是小丑到来的狂欢

但这次失败的脱口秀表演给亚瑟带来了登上莫瑞脱口秀的舞台的机会。处在精神崩溃边缘的亚瑟,在亲手杀了自己的养母和同事兰道之后,决定在莫瑞的舞台上自杀。他精心排练着在舞台上的动作姿态和台词,他相信,

我的死能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

他换好了小丑的红色西服,染绿了头发,在台阶上舞蹈,躲避了两名警察的追捕。来到了莫瑞的舞台上,他终于要被大家看见了。

演出终于开始了,可是莫瑞却一次又一次打断了亚瑟的段子。代表着政治正确的莫瑞与亚瑟展开了一段针锋相对的讨论,气急败坏的亚瑟终于一枪打死了莫瑞,这一枪也代表着亚瑟的自我毁灭。

他终于被全世界都看到了。

从此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亚瑟,只有小丑。

精神病有没有可能已经看透了一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毁灭之路)(4)

四、曾两次产后抑郁的我是如何让家人“看见”的

《小丑》带给我震撼不止一星半点,亚瑟的痛苦让我感同身受。尤其是他面对自己疾病对治愈自己的渴望。他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和辛酸,渴望被爱,被看见,被包容的心路历程让人动容。让人惋惜的是,他生活的环境本已破败不堪,人人无暇自顾,甚至他本身就是个弃婴。从小遭受的非人待遇让他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已经需要大量药物支持才能稳定,而政府削减开支,断药后的他更是面临崩溃。所以,在尝到了用暴力释放内心的痛苦之后,他才会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像小丑一样可怜?但是,更让人绝望的是,你身边的人希望你假装没病。笔者就曾从两次产后抑郁中艰难走出

生产后,与生活中的一切互相折磨

生产后的我就陷入了极度的抑郁情绪之中,每天以泪洗面,失眠。身边的一切都不对了,这个世界在我看来也是灰暗的,活着根本没有什么乐趣。家人都说你要想想孩子,可是有多少孩子没有妈妈也照样长大,可能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精神上的痛苦日趋激烈,渴望解脱

那种想离开这个世界的冲动,让我每天辗转反侧。睡不着,或者是刚刚睡着,就好像有人在你耳边打响了一面大锣,常常惊醒,再也难以入睡,我经常在凌晨站在窗边,想象着自己纵身跃下的样子,自由飞翔,一切就都解脱了。

承认生病,看医生,倾诉,终于被看见

看着我情绪的反复无常,和自我伤害,家人先是不理解,都觉得生了孩子矫情什么呀?却不知那种内心的痛苦和无力感,至今都无法向人诉说。之后觉得我无理取闹,可是见着我日渐消沉,终于鼓足了勇气去专业的心理医院问诊,做了心理测评,我在医生面前整整哭了两个钟头。

虽然现在看想起来医生只是,耐心的倾听我的诉说,可终于有了自己被接纳、被看见的感受。

被家人理解、认可,与自己和解,得到重生

慢慢的,在家人的理解和帮助下,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症状也渐渐减轻了,很大部分的产后抑郁本身也不会是一项长期的疾病,一切都慢慢的好起来。我终于从悲伤和无助中走了出来。

所以,对每一个觉得自己深陷抑郁沼泽无法自拔的朋友,希望你能寻求专业上的帮助,看见自己,而对身边可能有抑郁症的朋友,希望你也能看见他。

精神病有没有可能已经看透了一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毁灭之路)(5)

写在最后

这部《小丑》严格来说并不是一部超英电影,而是一部警示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亚瑟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和事业失败的重重打击,做为一个停药的精神病人只会走向毁灭,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令人唏嘘。

参考消息网的一篇报道中曾提到,在中国,差不多每8个人当中就有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对精神病患真正有效的帮助应该是,看见自己,也看见别人。虽然小丑的出现是超级英雄电影中对反派的刻意塑造,但现实生活中,对精神病人的深层次的内心需求,我们更应该重视起来。

推荐观看《小丑》,欢迎关注@1CM的权力,带给你不一样的电影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