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巍是你看不懂的诗和远方(许巍-诗一样的人物)(1)

1968年,许巍出生在美丽的陕西西安,父亲就职于中科院陕西分院,母亲则是西安市西光中学的数学老师。按理说,许巍的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他应该品学兼优才对。 可事实上,双亲忙于本职工作,反倒对自己的孩子疏于管教。 孩提时期,许巍就展现出叛逆的性格,贪玩好动且调皮任性。 父母希望他热爱学习,将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可许巍,偏偏独爱音乐,尤其对吉他情有独钟。 文化高过墨水瓶的父亲,不想眼睁睁看着儿子“不务正业”,于是他决定对屡教不改的许巍实施“棍棒教育”。 与此同时,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努力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1983年,16岁的他考入市重点高中,成功为自己扳回一城。 高中时光,转瞬即逝。 高考前夕,许巍参加了西安首届吉他弹唱大赛,并在2000余人的激烈竞争中摘得桂冠。 此次夺魁,他更加坚定了追逐音乐梦的决心。 当他把想法告诉父母后,父亲顿时怒发冲冠,将那把吉他狠狠地摔在地上。

许巍是你看不懂的诗和远方(许巍-诗一样的人物)(2)

1986年,18岁的许巍,在高考前离家出走,在这个“爸爸的理想是中科院”的知识分子家庭,少年许巍生活在分数决定前程的恐惧之中,“我记得小时候考试,88分回家都要挨揍,父母对我要求太严。” 抱着吉他,许巍开始了走穴演出的生活,跟着当地的一个乐队当吉他手,十几岁,跑了湖北、四川、河南好几个省,从一个县城到另一个县城,跟着搬运工人一起坐大卡车,又要帮着搬乐器,非常辛苦,当天演出完连夜拆台,一拆就是到凌晨零点,然后再坐大卡车去下一个县城搭台。 许巍把那些时光看成是动荡的岁月。

1989年,许巍被分配到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工作,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 在稳定的国企工作之余,他组建了“飞”乐队并担任主唱。 当时,该乐队在西安摇滚圈小有名气。 1991年,“飞”乐队来到北京发展。 要知道,摇滚乐在当时的北京是一个多么小众的群体。 由于水土不服,“飞”乐队在北京的发展并不顺利。 再加上创作上的分歧、音乐理念的不成熟,“飞”乐队最终在1992年解散。

许巍是你看不懂的诗和远方(许巍-诗一样的人物)(3)

1993年,是许巍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来到北京寻求发展。 由于生活所迫,他开始学着写歌。 那些日子,他每天都在昏暗的地下室里写歌。 那时,他经常一天只吃一包方便面,有时候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 1997年,许巍推出两张专辑《在别处》、《那一年》,红遍大江南北。 那些关于青春、梦想、远方的歌词,触动了无数人的心。 那两年,他走到哪里都是鲜花和掌声。 在很多歌迷看来,许巍是一个摇滚歌手;可在很多摇滚歌手看来,许巍是一个流行歌手。

2002年,正处于事业巅峰的许巍突然被查出患有股骨头坏死。 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当时,医生建议许巍换一个人工股骨头。 为了保住身体的完整性,他选择了中医治疗。 他开始吃中药、做针灸、做按摩、打冲击波治疗。 在此期间,他接受了大量的针灸治疗。 那种痛苦和折磨,不是亲身经历的人很难体会得到。 幸运的是,许巍终于战胜了病魔。 他重新站在了舞台上;只是那些岁月已不再是曾经的岁月。

许巍是你看不懂的诗和远方(许巍-诗一样的人物)(4)

2004年,许久未露面的许巍推出了第三张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经过那场病痛之后,我忽然觉得人活着有什么意思?我那么热爱音乐、那么热爱创作,却不能为这个行业做些什么。 我能做什么呢? 我只能做我认为好的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