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好像是最受人欢迎的季节,微凉的小风压制住肆虐已久的暑热,鲜蟹肥美,桂香如影,仿佛所有美好的事都会在秋天发生。
但厦门的秋天总是“不负众望”地来得很晚,当地人也总是或调侃或质疑地自问:福建到底有没有秋天?好在这几天突然秋风习习起来,我们便也赶快循着这股秋意的线索,找来了几个度秋好去处,希望能抓住福建转瞬即逝的秋天~
长 汀
在相机里,摄影师为秋日美景构图
客家人开垦、创造了马罗梯田和肖岭梯田,摄影师则发现了它们。也许就是在一个平常的秋日傍晚,一次偶然的拐弯,无意中瞥见这个分布在千米海拔地段的梯田:因地势造就了其宛如波浪起伏般的形状,凡阳光照拂之处,连片的稻子纷纷迎着光,随风闪动着金子般的色泽。梯田上忙碌的割稻者与整片梯田组合在一起,犹如自然造就的巨幅杰作。
仿佛是受到了一种无言的感召,摄影师凭借天生的直觉按下了快门,从此马罗梯田和肖岭梯田成为了许多摄影师感知秋天的“开关”。
长汀的摄影师张平也是追逐这片秋日美景的人之一,从 2012 年初开始玩摄影,马罗梯田和肖岭梯田便成为了他长期的拍摄对象。
马罗梯田和肖岭梯田相邻,马罗村和肖岭村里新盖的白色民房亦点缀其中,假如沿着小路往高处走,能将梯田的全景尽收眼底:这两处梯田分布在海拔 300~1000 米之间,平均坡度约 26~35度,其中最大的坡度约 50 度,高度与坡度造就的落差最终演化成一级级规整的“阶梯”,颇具层次和立体感,正是这些层次感让人们看到稻田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的美。
在张平的记忆中,肖岭梯田一株古树下的稻田在光影穿梭间就呈现出异常优美的曲线,而不同的摄影师在这里都能捕捉到自己心仪的瞬间。
梯田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今马罗村和肖岭村依然生活着当年开垦者的后代,他们在祖先留下来的稻田里年复一年地耕耘。张平对我们说道:“这里种的是一季熟的水稻,大概有 1800 多亩,今年肖岭还种了贡米;我从9 月初来拍秋收,已经来了 8 次了,这里的秋收估计能持续到 9 月末。”当摄影师从高处俯拍马罗梯田和肖岭梯田时,呈现的是一种“大地的雕刻”之美;当他们将镜头往下,走进那片稻花田中,捕捉到的是更为真实的劳作图景。
武 夷 山
山中寻秋,且收稻子且吃鱼
听当地朋友介绍,我们来得巧,赶上武夷山吃稻花鱼最好的时节。距市区东北方向 1 个小时车程,有个吴屯乡以产稻花鱼闻名,秋收期间择日在乡上举办“稻花鱼节”,以肥美的稻花鱼款待四方宾客,很是热闹。不过按照本地人的意见,最好的稻花鱼其实在吴屯乡海拔更高的山里。车再开个把钟头,有个后源村,是本地公认吃稻花鱼最好的地方。
稻花鱼节是赶不上了,“最好的稻花鱼”倒可一访。老祝和老伴、儿子一起经营的餐厅,开在后源村口自家的老宅里。老宅占尽地利,旧村落保持了相当完整的风貌,一派古意田园的风景,稻花鱼就养在老祝家对面半坡上的梯田里。
武夷山的稻花鱼是鲤鱼。春天的时候鲤鱼苗和禾苗一起下田,食稻花、田虫而生,到入秋后稻田初黄,能长到两三寸长,正是最肥时候。捉稻花鱼不需要特别工具,但对速度还是有要求。来吃鱼的人提前打了招呼,老祝大清早便到田里放水。
选定小块稻田在田埂上开小口,插上竹篦子。候着田水慢慢泄干,水里的鲤鱼渐渐搁浅在田泥上扑腾,老祝就脱鞋下田,拨开稻穗,眼疾手快捉了鱼放进身旁桶里。不多时装满大半桶,拎到田头的水洼里极快地轻轻去泥,再装上点清水,立即提上手在田埂上奔起,一路小跑进厨房,把桶中鱼倒入山墙边砌的池子中,放了山上引下来的活泉水养着,才松一口气。
这小小鲤鱼娇气得很,离不得水又怕挨挤,捉进桶里随时就要断气,哪怕田头到厨房的这几步路,也不敢怠慢。
做稻花鱼的大厨就是老祝。鱼去了肚肠,鱼鳞不用刮,一条条排好在热油锅里微微煎过。田埂上种的毛豆新剥一碗,新挖的芋仔削了皮胡乱斩块,再将大量鲜辣椒和生姜、蒜瓣一起擂碎。本地特产的香叶是山野气的重要来源,必得多来几片。最后佐以大量农家米酒调和。
所有食材放在一只老式铝锅里,单独用一个炭火炉子,小火慢慢煨上个把钟头直至骨酥而肉未散。一开盖,香辣味和山野气陡然在老式厨房昏暗的光线里迸开,山鲜逼人!毫不讲究地一气倒进不锈钢大脸盆里,直接上桌。
这鱼虽小,一身丰满活肉又细又嫩,养在山泉灌溉的稻田里是半点土腥气也无。毛豆脆嫩,芋仔滑软,与鱼相比毫不逊色。热鱼汤香辣鲜野,一锅精华尽在其中,此时舀两勺把半碗饭泡了,呼呼几口扒下肚,脑门上登时沁出细细热汗,实在过瘾。
待到食饱饮足,一行人瘫在院里,对着面前青山远黛下层层叠叠梯田风光,啜一口黄片茶,啃一只老祝从田头梨树上摇下来的酥脆野梨,真是人间美事。此时早已忘了来时路上辛苦,只道来得值、来得值!
稻花鱼的“最佳赏味期”算来也就在中秋节前后至 10 月初,稻子初熟至收割短短的个把月间,且收稻子且吃鱼。稻子收割完毕之后,武夷山有些餐厅还有稻花鱼供应,用的大多是从稻田移到鱼池中小心饲养的稻花鱼,如此可以把稻花鱼的品尝时限再延长一旬半月。
浦 城
打下桂花,与甜共酿
早听闻浦城桂花的美名,算一算时间,若不是今年的暑热久久不褪,中秋前后本该是到浦城赏“桂花雨”的时候。
浦城有着“丹桂之乡”的美誉,种植桂花已经超过 2200 年。今日的浦城市区内,行道旁栽种着品种多样的桂树,有白的、黄的、橘的花序,形态也略有不同,而在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庭前屋后种上几棵小丹桂,用来为小食或自酿的酒锦上添花。
中秋节历来有“两赏一吃一饮”的传统习俗——赏月、赏桂花、吃月饼、饮桂花酒。浦城的小丹桂恰好就在中秋节前后开得最盛,因此桂花对于浦城人来说,就是风物与时节最好不过的关系代表。
在浦城人美珍的记忆里,开始打桂花就意味着天气要变冷了,这是因为桂花喜好在降温时开花,而浦城人便会趁着桂花仅 3 至 5 日的短暂花期,提起竹竿将桂花打落。
同一片区域的桂花开花时间基本同步,因此到了打桂花的时候,场面相当热闹。打桂花前,大人们要先在桂树下铺开纱帐、晒谷席以盛接,然后用竹竿轻轻敲打桂树枝桠使桂花纷纷洒洒落下,一旁嬉闹的孩童偶尔也会晃动桂树,贡献一点产量。
美珍记得,儿时的她常饶有兴致地围观父母忙碌,簌簌的桂花雨与萦绕着整个浦城的香甜桂花味道,构成了她对于童年最深的印象。
打落的桂花需剔除杂质后方可使用。细心的妇女们捧起桂花,一点一点细致地将其中混杂着的花蒂、枝屑等挑拣干净。许多浦城小孩常常会在课余时间帮果品厂清理桂花,再喜滋滋地拿着劳动“赚”到的零花钱去买零食。美珍还告诉我们,浦城几乎家家都会用桂花酿制桂花蜜,这也是每年她与妈妈的例行合作。
安 溪
桂香入茶,喝下秋日况味
站在安溪西坪南岩村的茶山上,不远处是一片正在酝酿着不日绽开的桂花林。梅记茶行的茶人们正在耐心等待桂树主人通知,桂花不开,今年的桂花老铁制作就还停在日程表上。
香花入茶的做法古已有之,最早源于雅士的别出心裁,以花香提点茶香,味更沁人。民国时,福建安溪茶商为打开市场,将桂花与乌龙茶结合,制成桂花茶销往东南亚等国家地区,销量一度居高不下。
然而,早期的桂花茶因以占领市场为目的,在桂花选材上并不讲究,所用的茶叶也多以次品为主,形成了低档茶的定位,长期以来都不被业内看好。而梅记第六代传人、现负责茶叶生产的王智送有着不同的考虑:“桂的吉祥寓意与茶的深厚底蕴都是极佳的元素,不该被茶人轻视。我们觉得桂花茶这一品类应当可以经过改良而成为优质的产品。”
经过反复的试验后梅记发现,存放 10 至 15 年的铁观音为最佳原料,其味已褪去新茶的鲜涩,也不至于过沉,可与桂花味融合得恰好。而桂花,当选南岩村原产的黄金桂,其花香持久,制成的桂花茶即使存放多年,香气也不会散去。梅记桂花老铁所用的黄金桂就生长于梅记茶山对面,同属于南岩村的范围。
南岩村种植桂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多是零散地种在庭院内外。当季产的新桂,采一部分用作入茶或是制作食物,更多的还是作为岁时赠礼,由它们自然凋落。
而如今每至金秋黄金桂盛开时,梅记茶人们就忙了起来。他们同样采用敲打的方式迅速收集花序,再遵循传统花茶窨制工艺制作桂花老铁。“要有好的茶胚,好的桂花,还要好的技术。”制茶师傅如是说。
将刚打下的桂花晾置,花序在酶、温度、水分、氧气等作用下自然发酵,吐露馥郁花香;再将花与茶拼堆,令茶胚吸纳花香与水分;待茶堆达到一定温度时,扒开茶堆充分释放花香,此时茶胚可更均匀地吸收花香,而后再经炭火烘焙,将已化为粉末的桂花渣抖落。如此一番终成香气隽永的桂花老铁。整个制作过程细节讲究,十分考验制茶功力。
看似是“旧物翻新”,但在王智送看来,梅记的桂花老铁与早期的桂花茶已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即使品过许多茶的人,对于桂花老铁的喜爱仍然独一无二,捻一撮入水,汤色清亮,抿一口,老茶与新花两种质地的香相融相佐,在口腔内悠长萦绕。虽成品只闻花香不见花,桂花却毫无保留,当真架起了桂花老铁的“茶魂”。
翻看梅记茶人的族谱,发现安溪茶人们除了制作桂花乌龙,也会用一种小朵的花制茶,但询问过后竟也未能弄清具体是哪种花。唯有桂花入茶的习俗能被完整地延承至今,想必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
莆 田
家宴做秋,人神共欢
莆田人素有送秋、做秋的习惯,通过礼物及家宴,巩固族群的内向认同。如今这些民俗虽已简化,但莆田的初秋时节,依然是喧嚣而热闹的。随着中秋临近,莆田人早早地采买食材,以丰盛的家宴,加强宗族亲人之间的联结。
而沉寂了一整个农历七月,莆仙戏在农历八月也迎来了新的演出旺季,莆田人借由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开始密集地向神还愿、为神庆生。莆田人将自己永恒的精神命题——如何处理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凝聚于短暂易逝的初秋时节,并以家宴和莆仙戏作为命题的注脚,以此度秋。
每年中秋夜的家宴,被莆田人称为“做秋”。家中富足者,大摆宴席,山珍海味;寻常人家也要煮几道农家小菜,围聚一桌。
如今在莆田许多地方,这顿家宴和神明更是分不开关系。原本村里为神明庆生的大日子,当地人就要请亲戚们一起来看莆仙戏,看戏前后一家人正好坐下来吃顿饭,久而久之,都有了请“戏饭”的习惯。
若是遇上神明的生日与中秋相近,那这顿“戏饭”也就等同于“做秋”,村里人中秋夜过得简单,反而把 “戏饭”当作团圆的家宴。
位于秀屿区后池的翁厝便是如此。每年村里社公的生日只与中秋相距半个多月,当地人洪玉说:“我在外地工作时,中秋不一定回家,但基本都会请假回家看戏。”在她看来,村里唱戏的日子,家人往往到得比中秋夜还齐。只不过为了这次采访,她特意在中秋也设了宴,满满当当做了一大桌子菜,让我们提前感受翁家“做秋”的阵势。
到了中秋当天下午,一家人从 4 点多就开始洗菜、备菜,等整桌人围坐在饭桌前,夜幕早已低垂,一轮圆月挂在天边。
莆田靠海,宴席上自然少不了海鲜的身影。洪玉提前请亲戚去码头买了鱼虾螃蟹,以免到了家家户户“做秋”的高峰期,价格翻倍还不一定买得到。
通常来说,海鲜代表着一顿家宴的“面子”,莆田人习惯以其数量的多寡,来宣示宴席的丰盛程度,而餐桌上不起眼的兴化米粉,才是家宴真正的“里子”,食材虽然简单,却蕴含了宴请方对亲人的祝福——当地人认为兴化米粉又细又长,如同老人的胡须,因此有“高寿”的寓意。
这兴化米粉炒起来也颇多讲究,毕竟米粉本身质软无味,全靠配料与调料的搭配,因此单是配料就有海蛎、蛏干、虾米、五花肉、仙姑豆、白菜、芥兰、韭菜和芹菜等将近 10 种,一锅炒下来,少说也有十多道工序,更何况兴化米粉细如银丝,对火候的要求极高,唯有自小与米粉打交道的莆田人才能轻松驾驭。
有趣的是,莆田人在家宴中选择的菜式,与宴请客人时的并不完全相同。以声名在外的 “莆田卤面”和“兴化米粉”为例,其配料及做法大同小异,使用的场合却内外有别。前者是酒席上的常见菜式,而后者则作为家宴的标配,常常用于宴请家人,但不能用来招待客人。
个中缘由已经很难考证,也有人认为这与莆田人“送秋”的习俗有关,过去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期间,出嫁的女儿们都要回娘家给父母“送秋”,礼物中必有米粉,以此祝愿父母长寿。所以在“送秋”之后,家人团聚的“做秋”时,餐桌上便必有一道兴化米粉。
无论如何,当背井离乡的莆田人回到家中,盛起一碗热腾腾的兴化米粉,便是自家人吃自家饭,这才有了归家的实感。
▼
福建寻秋地图
南方的秋,从不大张旗鼓。它只在深山里悄悄染红了枫叶,在梯田上轻轻泼洒了染料,在村庄悄悄然晒了红柿。从城市出发,闽地寻秋不易,但仍值得一探。而要抓住转瞬即逝的秋天,或许就在这份福建的寻秋地图里搜索。
浦城 | 桂花
浦城种植桂花已有 2000 多年历史,当地人以桂为贵,崇尚桂花树,向往富贵。故乡先人,将桂花编织为桂冠赠人,唐贞元初,就曾留下“才子夺桂”的美谈。若到浦城赏桂,可以前往中华桂花文化博览园,园内有一棵树龄 1100 年以上的古桂树“九龙桂”,有着“中华第一桂”的美誉。
★ 赏秋地点:南平市浦城县
★ 最佳观赏期:桂花花期通常在 9、10 月份,浦城桂花常在中秋前后开得最旺
☆ 交通指南:
浦城没有直达动车,建议从武夷山前往,可乘坐汽车客运抵达浦城县城。
杨家溪 | 枫叶
杨家溪源自柘荣东山顶和目海尖两大高峰,绕太姥山麓,拥有万株连片的枫树林,是江南面积最大的枫香林。秋季,枫叶黄里秀红,犹如绯云停驻。尤其是每年秋末初冬时,枫林红透,荻花盛开,美不胜收。
★ 赏秋地点:宁德市霞浦县牙城镇杨家溪
★ 最佳观赏期:每年 11 月中旬到 12 月中旬
☆ 交通指南:
可乘坐动车至霞浦站,也可从福州汽车北站坐车到霞浦县。抵达县城后,可在霞浦汽车站乘牙城专线客车到洪山桥景区标志处下车,转车往景区,也可在霞浦县城乘坐出租车直达景区。
龙门场 | 古银杏
龙门场曾是宋代的炼银场,古时银杏为炼银配方的主原料,因此银杏在此地遍种成林。如今这里方圆百亩内有 350 多棵银杏树,树龄 700 多年,已是福建最大的古银杏林。每到秋日,金黄色的银杏叶蔚为壮观,至深秋落地,枝头便挂满了结实的银杏果。
★ 赏秋地点:三明市尤溪县中仙乡龙门场
★ 最佳观赏期:每年 11 月初到 12 月底
☆ 交通指南:
1、乘车:出尤溪站后,有班车 2 元到县城,县城到中仙乡的班车有 3 条线,只有往清溪口、剑溪方向的车才会经过龙门场。
2、自驾:在福州西上高速往南平方向走,在尤溪收费站下高速,先沿 S304 走后转向 S206即可到达。
长汀 | 梯田
肖岭梯田和马罗梯田位于长汀县童坊镇与连城县接壤的肖岭村和马罗村,开垦于唐宋,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梯田依山而开,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坡度的平缓及山坡的大小使它们最大不过一亩,最小则如簸箕。每当金秋九月,由于海拔高低不同,这里便涌起一波波金黄稻浪。
★ 赏秋地点:龙岩市长汀县肖岭村 - 马罗村
★ 最佳观赏期:每年 9 月初至中旬
☆ 交通指南:适合自驾,由长汀县城经新桥任屋抵达童坊镇,后可至马罗村和肖岭村;也可走连城县城高速出口经北团镇抵达。
梧桐镇 | 柿子
一到秋天,永泰梧桐镇就被染成橙色。村里人忙前忙后,把一筐筐柿子铺在阳光底下,时不时翻两下,使果实晒得均匀、透彻。青翠色的山水间,柿架子错落有致地摆放在粉墙黛瓦边,连空气都充满了甜味儿。
★ 赏秋地点:福州市永泰县梧桐镇
★ 最佳观赏期:每年 10 月上、中旬
☆ 交通指南:
1、乘车:可从福州西客站或者汽车北站坐车去永泰县城,在永泰转车至梧桐镇。
2、自驾:福昭高速到永泰梧桐出口,即可到梧桐镇,也可走省道 203 线前往。
撰文 / Vino 郭钰婷 郑雯馨 吕布
摄影 / 张平 叶香玉 吴俞晨
插画 / 施昱倩
供图 / 梅记茶行 图虫创意
欢迎添加小助手“村卷公社-陌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