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五年九月初二,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起召见了四品京堂候补督办铁路总公司大臣盛宣怀。

盛宣怀,字​杏荪,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生于1844年。盛宣怀一生与科举无缘,连举人都没考上,只有一个秀才功名。他26岁加入李鸿章幕府,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以精明能干的办事风格得到李鸿章赏识,从此平步青云,官运亨通,成为一名红顶商人。

慈禧晚年知道自己被骂吗(慈禧太后召见盛宣怀时)(1)

作为一名洋务派干将,盛宣怀参与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第一个勘矿公司(中国勘矿总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第一家社会救助团体(中国红十字会)。

这是慈禧太后第二次召见盛宣怀。光绪二十二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王文韶一起奏报朝廷,请求修建卢汉铁路(京汉铁路前身),设立铁路公司,并推荐盛宣怀为督办大臣。修建卢汉铁路是一件大事,督办大臣的人选尤为关键,慈禧太后非常慎重,特意召见了盛宣怀一次。这是慈禧太后第一次召见盛宣怀。经过召见,慈禧太后对盛宣怀非常满意。不久,清朝设立了铁路总公司,任命盛宣怀以四品京堂候补督办该公司事务,并有权专折奏事。

慈禧晚年知道自己被骂吗(慈禧太后召见盛宣怀时)(2)

盛宣怀此前任职直隶津海关道,如今以地方道员身份,一跃而成为京堂,有权专折奏事,志得意满,致电王文韶称:“昨日召见称旨,本日奉上谕开缺,以四品京堂候补,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任大责重,胜任二字谈何容易,此事可成不可败,正未可见为奇遇也。”

正是这次召见,使得盛宣怀在慈禧太后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有了3年后的第二次召见。

九月初二上午9点1刻,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在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召见了盛宣怀。由于慈禧太后对盛宣怀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的谈话没有什么客套,一见面就直奔主题。慈禧太后很关心卢汉铁路的工程建设和筹措款项等情况。接下来,慈禧太后向盛宣怀恨恨地“诉苦”:“​时事​艰难,外国人欺我太甚,如何是好……现在外国欺我太甚,我所以十分焦急。”

慈禧晚年知道自己被骂吗(慈禧太后召见盛宣怀时)(3)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原来,在光绪二十五年前后,慈禧太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光绪二十年一场中日甲午战争,让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被迫《马关条约》,赔款2.3亿两白银,还要割让土地。在那以后,西方列强闻风而动,纷纷向清廷发起武力威胁,跑马圈地。连意大利人都跟着趁火打劫,跑来索要位于浙江东部的三门湾。

慈禧晚年知道自己被骂吗(慈禧太后召见盛宣怀时)(4)

盛宣怀是一名官商一体的红顶商人,在兴办洋务、创办实业上的确有独到之处,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但他没有处理军国大事的经验,会这样回答慈禧太后的垂询呢?

盛宣怀回答:“外面​亦​听说皇太后宵旰焦劳,但亦不可过于着急。今日局势虽然比前更难了,然而中国地大物博,出的人亦聪明,出的货物亦多。日本地小民贫,尚且能自强,岂有中国不能自强之理!同治年间,皇太后垂帘​时候​,削平大难,中兴天下,能用得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几个人,即如阎敬铭、李瀚章、沈葆桢等,虽不能带兵亦各有长处。现在要练兵筹饷,总要先讲究得人,方能办事。”

显而易见,盛宣怀在当时艰难的时局之下,对于“中国自强”依然怀抱信心。在他看来,中国如果要渡过难关,就得依靠人才。比如当年依靠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阎敬铭、李瀚章、沈葆桢等人造就了同治中兴。

慈禧晚年知道自己被骂吗(慈禧太后召见盛宣怀时)(5)

盛宣怀的看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这次召见中,慈禧太后还就练兵筹饷、农工商务、矿务、军工、教案等事宜向盛宣怀进行垂询。

慈禧太后两次召见盛宣怀,对他信任有加。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盛宣怀牵头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1901年,慈禧太后回到京城时,对荣禄说:“今日看来,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因此,盛宣怀不但没有受罚,反而被提拔为正二品的工部左侍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