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山日报

栏目:微视

10月19日晚,三乡镇前陇村,有百年历史的木偶戏晚会首次和新老村民见面。

这场晚会共有多个剧目,既有传统粤剧《花好月圆》《游龙戏凤》,也有广东歌谣木偶剧《活捉飞天鸭》,还有紧跟时代步伐的禁毒教育情景剧《没事的》,还有粤剧样板戏《沙家浜•智斗》、孝亲教育情景剧《孝女罗三妹》、粤剧《游龙戏凤》,广东歌谣木偶剧《活捉飞天鸭》等,现场热闹非凡,有本地村民说,仿佛重现儿时记忆。这场木偶戏晚会由三乡镇木偶戏协会带给大家。

木偶戏现在的名人(年轻人拜师学艺重拾百年技艺)(1)

三乡木偶戏有百年历史,曾在上世纪30年代盛极一时,鼎盛时期还曾多次到美国三藩市、纽约等地巡回演出。1956年,中山正式成立中山县木偶粤剧团,此后十年迈入发展黄金期,最繁盛之时,演出团队三十多人。其中《刘文学》一剧曾连演300多场,观影人数达30万人。三乡革命历史剧《活捉飞天鸭》、生活喜剧《四婶审猪》等也大受群众欢迎,直到1968年剧团解散。三乡木偶戏消失了半个世纪,但不代表人们将其遗忘。

三乡木偶戏历经百年沉浮,消失半个世纪后再现三乡,离不开一群致力于木偶戏复兴的年轻人。三乡青年张华森通过四处找史料、拜访老艺人,多次到湛江、茂名寻找懂制作木偶以及仍在表演的民间艺人。最终,在三乡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7月7日,三乡镇木偶协会成立了。

学木偶的队员大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一个木偶大概2公斤重,通过每周坚持不断的练习,这些队员已从最初的5分钟可以撑到半小时甚至更长。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 、图 1/记者 李玮玮 见习记者 李鑫 见习生 王蔚然 陈雪琴

◆视频摄制/记者 李玮玮

◆编辑:沙玉兰

◆编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