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后,口罩一时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角,小小的简单商品变成了灾难中人们争抢的必需品。迄今为止,世卫组织仍然强调口罩对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传播,有效阻断病毒飞沫对人体伤害的重要性。很多国外的博物馆商店,也陆续把各种风格各异的口罩放在柜台的醒目位置。

口罩简史

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口罩的发展历史,因为它也折射了人类呼吸防护的进化史。

从波斯教古墓墓门上的浮雕中还可以看到,主持仪式的祭司(穆护或者麻葛)就戴着"口罩",防止飞沫玷污圣火。一般认为,这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的口罩,大约是在公元前六世纪。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

出土于塔吉克斯坦奥克瑟斯宝藏的拜火教祭司金像,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

现代拜火教徒

人类对呼吸系统保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公元一世纪,哲学家和博物学家普林尼(Pliny,公元 23-79 年),他利用松散的动物膀胱皮肤捂住鼻子来过滤粉尘,以免在粉碎朱砂时吸入这种有毒的汞硫化物。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

马可·波罗

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了他生活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给皇上、太后送饭的太监宫女,为了防止自己的口气或口水污染了主子的饭菜,就用绢布捂起口鼻。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4)

中世纪的鸟嘴面罩

中世纪的西方医学界认为霍乱、黑死病等传染病都是由空气中的「瘴气」产生的,所以为了抵御「瘴气」,当时的一些医生在诊断呼吸疾病的时候都会带一个鸟嘴面具,这些面罩里会放置一些香料和草药;尽管不懂其中原理,但的确从一定程度上阻断疾病传播。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5)

苏格兰科学家罗伯特·布朗

1827 年,苏格兰科学家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发现了一种称为「布朗运动」,认为快速移动的气体分子发生碰撞会导致极小颗粒的随机弹跳运动,从理论上研究了口罩对于粉尘的防护作用。1837年大英博物馆的自然历史部被划分为三个部,布朗是植物学部的部长,一直到他去世。

1849 年,美国人刘易斯·哈斯莱特发明了「肺保护器」,该保护器本质上是一个繁琐的呼吸面具,它装有两个拍板阀门,使用羊毛过滤器来防尘。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6)

约翰·斯滕豪斯的面具

苏格兰化学家约翰·斯滕豪斯(John Stenhouse)决定在各种空气净化设备中使用木炭。他发明了第一个从空气中捕获有毒气体的呼吸器,可以保护消防员和急救人员。

19 世纪末,随着人们对细菌理论认识的不断提高,欧洲几位医生,如布雷斯劳大学的米库里兹(Jan Mikulicz-Radecki)和法国医生保罗·伯蒂(Paul Berger)开发了用于外科手术的面罩,成为现代意义上的首款医用口罩,自此成了医护人员的标准形象。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7)

伍连德博士

为了应对 1910 年在满洲和蒙古爆发的肺鼠疫,华裔马来西亚流行病学家伍连德博士大大改进了他在欧洲看到的设计,开发出一种由多层纱布和棉花制成的面罩,可以保护佩戴者和其他人。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外科口罩是在 1960 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

2022年,随着欧美洲各地博物馆的重新开放,口罩也开始成为博物馆礼品店的畅销品之一。

首先,博物馆的个性化口罩吸引了大批观众。40岁的艺术家沃兹沃斯 (Lorna May Wadsworth) 说,“如果你想让年轻人戴上口罩,就必须把它们做得时髦。”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8)

伦敦国家美术馆口罩

16岁的学生杰西卡 (Jessica Macdonald) 说,她拿起一个印有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向日葵》的口罩,“我妈妈一直在努力寻找合适的口罩,真的不想再戴难看的蓝色医用口罩了。”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9)

伦敦国家美术馆口罩

伦敦国家美术馆的一个口罩上印有荷兰静物画家博斯查特 (Ambrosius Bosschaert the Elder) 玻璃花瓶中的花朵。博斯查特是公认的最早将花卉静物创作为独立类型的画家之一。他开启了绘制精细花束的传统,通常包括郁金香和玫瑰,并启发了荷兰花卉画的流派。尽管有人说,那套图案丰富的口罩让人看起来“像一棵圣诞树”。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0)

泰特美术馆口罩

伦敦泰特美术馆口罩上的威尼斯日落景色充分彰显了使用者对艺术的欣赏。它由两层舒适的针织面料制成,细节来自泰特美术馆收藏中最经久不衰的作品之一,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JMW Turner) 的《威尼斯:在日落时看泻湖》(1840年)。彩色外层由柔软的涤纶弹性纤维混纺制成,透气棉构成最靠近脸部的内层。织物褶皱可拉伸以覆盖鼻子和嘴巴,弹性耳带可确保面罩牢固。口罩分大小两个尺寸:13厘米X17.5 厘米以及15厘米X19厘米。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1)

泰特美术馆口罩

泰特美术馆另一个口罩也是在英国专门为美术馆制造的,是俄罗斯画家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于 1910-11 年创作的“哥萨克人”的细节。

国家美术馆采购总监朱迪思·马瑟 (Judith Mather) 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出售口罩的决定是最后一刻才做出的决定。她说,6月份她在一家超市里,“环顾四周,发现他们的口罩看起来像外科手术一样丑陋,”她说希望美术馆的口罩可以与众不同,而且引人注目。

其次,个性化的口罩让各个博物馆彰显了自己的特色。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产品开发团队的高级经理 Leanne Graeff 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大都会博物馆销售的口罩以馆藏印象派画作和纽约场景为主要特色。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2)

大都会博物馆莫奈睡莲口罩

这款巧妙的口罩是向法国印象派作家莫奈(1840-1926 年)致敬的代表,令人回味无穷。1893 年,莫奈在吉维尼购买了一块带池塘的土地。为了将他的收购转化为“为了赏心悦目,也为了绘画的主题”,莫奈创造了一个田园诗般的睡莲花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性绘画,实现了一种接近抽象艺术领域的大胆的新风格。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3)

大都会博物馆埃及马赛克口罩

这款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采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两件稀有装饰物的细节:印度尼西亚巴厘岛(20世纪初至中期)的礼仪纺织品和埃及开罗的几何交错墙板(15世纪)。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4)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口罩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他们与一家慈善机构合作生产口罩,口罩上有一幅荷兰画家伦勃朗睁大眼睛的自画像(灵感来源:戴帽子的自画像,睁大眼睛,张大嘴巴的伦勃朗 1630年)。“因为这是一个口罩,我们认为应该在上面放一张脸,”博物馆商店负责人菲琳霍夫曼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如果你必须戴口罩,我们至少要给它一些幽默感,她补充道。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5)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口罩

2件套口罩《飞鹤》的灵感来自国立博物馆收藏的无名氏《和服和无数的飞鹤》(1910-1930),颇具象征意义,代表着幸福、健康和长寿。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6)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口罩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由格雷斯·莫利于1935年成立,是美国西岸第一家专展二十世纪艺术的博物馆。用梅洛迪·利马 (Melody Lima) 摇摇晃晃的金门大桥制作的口罩是典型的当代艺术家的衍生品。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7)

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口罩

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卷心菜和哈密瓜口罩也深受观众的喜爱。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8)

笛洋美术馆口罩

笛洋美术馆是美国旧金山的一座美术馆,以早期旧金山报人笛洋命名。他们最受欢迎的口罩印刷了标志性的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19)

笛洋美术馆口罩

他们独特的《热带的雨季》口罩来自美国风景画家丘奇 (Frederic Edwin Church)于 1866年创作的细节。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0)

国家动物园口罩

史密森尼学会下属国家动物园这款大熊猫口罩非常可爱,其灵感来自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的明星大熊猫“美香”和“添添”。自 1972 年大熊猫首次抵达动物园以来,动物护理人员和科学家就对它们的生物学、行为、繁殖等进行了研究。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1)

史密森尼国家美国历史博物馆

铆钉工萝西是二次大战的文化符号之一,其形象是战时六百万进入制造业工厂工作的女性的代表,后来更成为女性主义以及女性经济力量的象征。铆钉工萝西最有名的形象是一张由米勒(J. Howard Miller)1943年设计的海报,标题是:「我们能做到!」( We Can Do It )这款印有二战文化偶像手工缝制的口罩是在美国制造的,配有舒适的弹性耳挂。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2)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口罩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标志在这款 I Need My Space (这句话有多义解释,可以翻译为我想去太空,也可以理解为我需要我自己的空间,或者不要来打搅我)口罩上熠熠生辉。使用舒适透气的 3 层结构,使用聚酯包裹的泡沫,采用手工缝制,美国制造,带有弹性耳环,在增加一层保护的同时感觉舒适。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3)

布鲁克林博物馆口罩

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艺术、历史博物馆,是纽约市第三大博物馆,大约收藏一百五十万件艺术品。这款极具特色的口罩是黛博拉·卡斯 (Deborah Kass) 设计的OY.YO 图案。当你驱车离开布鲁克林的时候,应该记得指示牌上也有OY.YO的 图案。

OY/YO代表了图像和语言的结合。"OY",如 "OY vey",是一个意第绪语,表示疲劳、不甘或悲哀;"yo",是一个与非裔美国人俚语相关的问候语。此外,"哟 "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 "我"。每种用法都在流行文化中被采用。根据视觉人类学家Penny Wolin的说法, Oy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词,而是表达了整个世界观。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4)

费城艺术博物馆口罩

费城人喜欢把费城简称为“Philly”,费城艺术博物馆聘请当地工匠安娜·索恩 (Ana Thorne)为成人和儿童设计了一系列可爱的博物馆专用口罩。费城人喜欢“Philly Philly”口罩。

国外博物馆还推出了口罩套装以及个人护理套装,很值得推介。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5)

英国国家美术馆套装

每当进食或饮水需要摘下口罩时,总是不知道把口罩放在哪个安全的地方以保持其清洁,口袋、钱包或纸袋也不一定干净。英国国家美术馆专门设计了带有口罩收纳袋的口罩套装,很有创意。上图为梵高“向日葵”口罩,特别配有自己的口罩收纳袋。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6)

英国国家美术馆套装

英国国家美术馆还有一个梵高麦田和柏树的口罩。面罩配有松紧耳环和拉绳栓扣,可以控制面罩的松紧度,还配有自己的手提袋。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7)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8)

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套装

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High Museum of Art)商店出售一款个人防护套装,采用复古植物艺术,带有鼓舞人心的信息“We'll get through this”(意思是我知道我会好起来的)。每个套件包括 1 个经过消毒的100% 棉布口罩(美国制造),5 个一次性口罩带滤芯、4双丁腈手套、2个酒精消毒垫和 1套常规尺寸耳塞。亚克力外盒在美国制造,类似玻璃的手工浇注环氧树脂表面,即使里面东西用完了也是完美的纪念品。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29)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口罩

据统计,全世界有大小博物馆55000家,其中美国有35000家,就业人数将近十万。疫情期间,全球博物馆和从业人员都经历了难以描述的困难。博物馆需要社会的帮助。于是,购买有趣、奇特的博物馆口罩口罩成为人们向博物馆捐款的一种简便方式,全球各地博物馆礼品店都摆满了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创意口罩。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0)

克里姆特别墅口罩

迄今为止,在销售口罩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博物馆可以说是位于维也纳的克里姆特别墅,是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 的前工作室之一。博物馆馆长巴里斯·阿拉库斯 (Baris Alakus) 表示,奥地利进入封锁状态之后,博物馆不得不关闭,很快就急需资金。“我们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得不到政府的任何支持,”阿拉库斯先生说。“这是一个非常危急的情况。”

克里姆特的曾孙女、时装设计师布丽吉特·胡贝尔建议制作口罩以帮助筹集资金。她想出了一个简单的海军蓝设计,带有一丝白色刺绣,让人想起克里姆特的画作,并使用与制作他的绘画背带裤相同的材料制成。口罩可以在将参看克里姆特别馆时单独购买,也可以与门票一起购买,还可以在克里姆特别姆网站上预定。迄今已售出 6,000 多件,每件 20 欧元,约合 23 美元。“有了这笔钱,我们已经支付了所有的账单,”阿拉库斯先生说。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1)

阿姆斯特丹国立艺术博物馆口罩

并非每个博物馆都出售口罩来为自己的运营筹集资金。阿姆斯特丹国立艺术博物馆正在出售墨西哥艺术家卡洛斯·阿莫拉莱斯 (Carlos Amorales) 设计的口罩,他在该博物馆的展览因大流行而暂停。口罩上有一种类似飞蛾的生物,当佩戴者吸气或说话时,它会移动,阿莫拉莱斯先生利用所得利润为墨西哥街头工作人员制作口罩。该博物馆希望委托更多的艺术家来设计口罩,博物馆馆长 Rein Wolfs 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当艺术家们正在苦苦挣扎时,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2)

阿姆斯特丹国立艺术博物馆口罩

这些口罩由 Tiny Miracles 手工制作。Tiny Miracles 与印度最贫困的社区合作,帮助人们摆脱贫困。有了这些手工制作的口罩,他们可以获得可持续的薪水。

国外博物馆口罩的材质大致分为四大类: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3)

费城艺术博物馆口罩

01

100%纯棉口罩

费城艺术博物馆的口罩是由三层 100% 纯棉面料,可调节耳带和鼻线。适合大多数 4 - 8 岁的孩子。可以机洗并悬挂晾干。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4)

波士顿美术馆口罩

波士顿美术馆的口罩由 100% 纯棉外层面料和,100% 棉内层带无纺布衬里的衬里制成,有一个用于放置可拆卸过滤层的口袋,并免费提供一个多层过滤器。可购买额外的 PM2.5 过滤层(每包 10 个),可以防止PM 2.5和一系列空气传播的污染物,例如灰尘,汽车尾气,木材,花粉过敏等。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5)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口罩

大都会这款可重复使用、可水洗的 100% 纯棉口罩,美国制造,带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名称,并带有明显的“大学风格”字体。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6)

笛扬博物馆和荣誉军团博物馆口罩

02

口罩的结构是外层为100% 涤纶,内层由98% 棉针织和2% 氨纶制成,中间层为抗菌涤纶

如笛扬博物馆和荣誉军团博物馆(Legion of Honor)联合制作的口罩。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7)

美国国家动物园口罩

03

聚酯纤维口罩

如美国国家动物园的口罩,都是用聚酯纤维制作的,不过他们另外配有四个过滤层。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8)

大都会博物馆梵高口罩

04

涤纶无纺布口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款可重复使用的口罩是100%涤纶制成的,其细节来自梵高《花瓶中的花束》(1890年),内置过滤层,最多可以机洗10次。

据研究,用聚酯纤维、纯棉制成的口罩可以防止大约8成的飞沫,被认为对新冠病毒防控有效。但无纺布口罩的防飞沫效果最好。生产无纺布的三大纤维为聚丙烯(占63%)、聚酯(占23%)和粘胶纤维(占8%)。希望博物馆开发人员选择文创口罩材料的时候,在考虑印刷效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防飞沫效果。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39)

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的口罩

最后要说明的是,根据美国 CDC 关于人们在社区外佩戴布制面罩的建议,非医用、可重复使用的口罩是允许使用的。但博物馆不建议在疫情严重期间使用,因为这些非医用口罩不能满足微生物颗粒过滤要求,存在防御疏漏的风险。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40)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口罩《吻》

这类口罩往往用彩色油墨印刷,如果固色效果不好,彩色油墨可能会刺激面部皮肤,造成过敏。有些印刷口罩中可能会有芳香胺类染料,这类染料属于分解致癌类物质,对健康有危害。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41)

费城艺术博物馆口罩

博物馆建议每次使用后清洗,并且一次最多只能佩戴 8小时。并强调这不是经过认证的医用口罩,佩戴前确保双手干净,取下后立即清洗。

如果布制口罩干燥且干净,可以将其存放在透气袋(如纸袋或网眼布袋)中,以在同一天两次使用之间保持清洁。

布制口罩应每天至少清洗一次,在口罩变湿或变脏后立即清洗,不应该继续佩戴。可以手洗和烘干口罩,也可以使用洗衣机和烘干机。

日本自然博物馆口罩(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口罩)(42)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