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有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肯定首当其冲。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1)

艾萨克·阿西莫夫是俄罗斯犹太裔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之一。他与阿瑟·克拉克、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他还获得了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2)

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与自然的奇迹” 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全人类想象力”方面的杰出贡献。他一生写了500多本书,颇有些“魔幻”。

即使有的朋友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是他的作品你肯定听说过——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3)

所以今天我们就聊一聊《我,机器人》这本书,和其中提到的机器人定律。

内容概况

我,机器人》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机器人心理学家苏珊•凯文接受记者采访,谈论的关于机器人的9个故事,故事就是这9个可以独立成篇的故事。苏珊•凯文讲故事的顺序基本按照机器人发展历程来进行,9个故事整合出一部“机器人发展简史”。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4)

阿西莫夫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在这本书中开创了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这一全新的科幻小说逻辑,更是借助机器人的“失常”状态来“颠覆”自己提出的法则。

一边是颠覆,另一边则就是破解,每一篇故事的核心冲突,都来自破解“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的漏洞,这“破解”也是读者和小说主人公一起经历一场紧凑而又风趣的“推理”。每个故事的内容都短小而精悍,但却让人回味无穷,可能这就是科幻的魅力。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5)

机器人三定律

没有看过《我,机器人》这本书的也没关系,相信大多数喜欢看科幻片的朋友们应该知道这个三定律定律(之后又补充了第零定律)。

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除非这违反了机器人学第零定律。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6)

这3 1条定律保障了智能机器人不会造反。

但是这个机器人定律真的是无懈可击的吗?

三定律的漏洞

首先人们最常质疑的就是三定律的实现问题——阿西莫夫小说里面的机器人都是有独立思维的。三大定律的前提就是对于能够自主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机器人,或者叫强人工智能,他们自然就能像人类一样判断问题,至于怎么造出这样的机器人?不关小说家的事。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7)

同时还有很多人拿道德法律和三定律比较,然而违反法律是要由第三者来惩罚的,想想那么多的警匪片就知道了;违反道德最多就是受到谴责,心态好点的话啥事没有。三定律是内置在机器人系统中的,违反了的话机器人自己就会“自杀”,就算机器人能力再高,除非他能自己修改自己的固件,否则都不可能跳出三定律。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8)

但三定律真的是无懈可击的吗?

其实在上文我们就已经提到了,机器人三定律的出处——阿西莫夫机器人系列——其实写了一大堆方法来推翻定律。

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就是重新定义,你可以重新定义何为“人类”,你也可以重新定义“轻重伤”。同时看过银河帝国的话,大家一定会记得葛兰.崔维兹,当初之所以选择会选择盖亚,而不是谢顿计划是因为谢顿计划的默认前提是:银河中,只有人类这一唯一的智慧物族。其实,机器人三大定律也被限制在这种错误的前提条件下。不然,J.丹尼尔.奥利瓦为什么要和菲龙大脑融合?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9)

定律的应用

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的方法是,被测试人,和一个是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测试时,测试人与被测试人是分开的,测试人只有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人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随便是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能够正确地分出谁是人谁是机器,那机器就没有通过图灵测试,如果测试人没有分出谁是机器谁是人,那这个机器就是有人类智能的。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10)

如果一台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就说明它是有自己的思维的,可以独立思考,说明它的智能已经达到与人脑持平的水平。

但,不得不说图灵测试和三定律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图灵测试通过,意味着,没有任何方法区分一个机器人和人。

机器人三定律,意味着,有三种简单方法区分机器人和人。

机器人三定律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无懈可击吗)(11)

所以说在现实社会,也不会有科学家去利用这个定律来测验机器人。毕竟小说终究只是小说。

写在最后

单看阿西莫夫这个人的话,他一生写了500多本书,人生经历堪称“神奇”。如果有人想看的话,我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阿西莫夫。

如果想了解更多科学知识,阅读更多书籍内容,可以关注我哦(⊙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