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鲁迅。
我们的中小学教材里边选了很多鲁迅的文章(附在本文后,看看学过几篇)。
但学生依然不喜欢鲁迅,主要是我们把鲁迅简化成了一种符号。
甚至只记住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评价,“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这节微课从八个方面来讲,也许大家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
鲁迅的家世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做江西省的一个县的知县。
周福清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就是鲁迅的父亲周伯宜,能够考中举人,去贿赂考官,事情被揭发,被捕入狱。这一年,鲁迅13岁。
那时候考试作弊,判得很重,斩监候。
我在前面的微课中曾经提到过,斩监候,不是指今天的死缓,今天的死缓,原则上不作死就不会死。
但斩监候,指的是判了死刑,不过要等到秋后问斩。于是周家人到快到秋天就紧张,要去打点刑部,送礼走后门。
过了两年以后被判为叫牢固监候,牢固监候就相当于今天的无期徒刑。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也被牵连入狱。
释放后对前途绝望,抽起鸦片,两年后去世,年仅37岁。
鲁迅文章里说“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就是父亲死前这个阶段。
又过了四年,逢大赦,鲁迅的爷爷周福清被释放。
鲁迅家遭到了这么大的变故,彻底破败,这种破落不光是贫困,更主要的是大家对他们家人的鄙视,因为那时候科场舞弊,大家认为是卑鄙无耻的,于是家里人抬不起头。
鲁迅性格的形成,包括对人心的失望,某种程度对社会的仇视,与他的童年经历应该有一定的关系。
《孔乙己》里是个小孩子视角来看这悲凉的世界,这显然和鲁迅小时的生命体验有关,他说这是自己写得最好的小说。
鲁迅的求学之路
大家都知道鲁迅到日本仙台去学医,但其实鲁迅最早没打算学医。
1899年,他当时上的是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改到了路矿学堂。
路矿学堂其实只开了一期,就是鲁迅那一期学生,鲁迅当时也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的,他的成绩现在是能查得到的。
但是上完后也没有出路,就准备到国外去。
1902年,鲁迅21岁,到日本去留学。他本意是到东京一个军校性质的学校,结果没被录取,可能因为他身材比较矮小,仅1米61。
于是就改到了弘文学院,就是专门为留学生补习日语,或者是一些基础知识的学校。
据鲁迅说,他是不满当时东京留学生的浮躁喧哗,他在《藤野先生》里讽刺他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看不惯,于是就前往仙台学医。
仙台医专不是一个有名的学校,很偏僻,据鲁迅自己和他的弟弟周作人写的文章都说,他选中那里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那里还没有留学生。
关于在仙台的一段我们都比较熟悉了,后来鲁迅的这篇文章藤野先生本人看到了,那是1945年,鲁迅已经去世几年了。
藤野先生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中止学医的原因是课堂看到日俄战争的纪录片,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当间谍,被日本人枪毙了,围观的是一群麻木的中国人,课堂上日本学生还鼓掌,高呼万岁,于是他就毅然的离开了。
于是鲁迅打算弃医从文,想要用文字来唤醒民众。
一般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鲁迅当时学习不太顺利。一位朋友拍了图片发给我,这是鲁迅北京故居里保存的当年成绩单。
除了伦理学考了83分,其余的都是仅仅60分,藤野先生教的那个解剖课只有59.3分,不及格。
鲁迅的婚姻
他在日本期间,大概是1906年,他家乡人有从日本回来的,说看到鲁迅在马路上和日本女人一块走路,还带着孩子,实际上可能是鲁迅过马路时,帮助一位日本女人拉了一下孩子。
一听说这个,鲁迅的母亲鲁瑞就急了,给他写信,说母亲生病,骗他回家。
因为那时鲁迅和朱安已经由家长订婚几年了,鲁迅前一次回来,也没有说退婚,只是希望朱安能够放足,能够学文化等。
朱安比鲁迅大三岁,这时已经29岁了。 鲁迅的母亲觉得要对人家负责。
鲁迅到家以后,发现家里张灯结彩,才知道上了当了,让他结婚;也许是不忍心让母亲伤心,只好任其摆布。
该有的仪式也都有了,跳火盆他也跳,举行了婚礼,还和朱安回了娘家。
该做的事基本上都做了——当然最该做的事没有做,据说新婚之夜趴在桌子上哭了一夜。
当时绍兴当地有听房的习惯,门外有人听着,鲁迅和朱安确实没有夫妻之实。
朱安裹了小脚的,听说结婚时还在鞋子外套了一个大鞋子,里面塞了棉花,可能行动不便,从轿子上下来,这个鞋子就掉了,棉花就露出来了,还差点摔倒。
结婚三天之后,鲁迅又回到日本,日本的朋友问他回去干什么,他就说了一句话:“我母亲娶媳妇。”
这一去又是三年,朱安就顶着这样一个名不副实的媳妇的头衔,伺候鲁迅的母亲,和鲁迅的母亲一起生活,而且她一生,直到鲁迅的母亲死去,一直和她生活在一起。
朱安
北京八道湾
鲁迅回国的时候是1909年,他已经29岁了,依然没有工作,然后他就回到老家,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徐寿裳推荐他,于是他就到这个学堂做了生理学化学的教师,并且正好有一个日本的教师讲生物课,鲁迅从旁边做翻译。
又过了三年,还是由这位徐寿裳介绍,应邀应聘到教育部当科长,当时蔡元培当教育总长,他在那里几乎是做了14年的公务员,中间也到处去代课,主要是讲《中国小说史略》这一门课。
他到北京以后,在八道湾胡同,然后买了一个大宅子,这个宅子花了三千多大洋,他把绍兴老家的房子全部卖掉了。
他的母亲,他名义上的妻子朱安,他的二弟周作人,还有周作人的老婆,都搬来了。
周作人的老婆叫羽太信子,在日本是一个非常贫苦的人,嫁给周作人以后,才知道周作人在中国是名人、大作家。
为了分享她自己的幸福生活,还把她的妹妹叫羽太芳子也弄到中国来了。
可能是还想了一些办法,她成功把妹妹嫁给了鲁迅的三弟周建人,这样她妹妹也取得了中国的长期居住权。
北京八道湾是三进院落。
空间很大,后院甚至还挖了一个荷池。
然后鲁迅就住中院三间,因为中院最不好呀,人进进出出的,吃饭时全家人聚集到这里。
为什么提这件事?想说鲁迅的文字很激进,但在家庭观念上似乎还是很保守。
他们在北京的生活是非常好的,因为收入非常高。
鲁迅刚来到北京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月领60块钱,后来就领到200多,当教育部的官员的时候,他一个月有300大洋,300多这个收入很高了,大家看他买下一个大院子才3000多大洋。
等于十个月工资就挣一大套别墅了。
他还在不同的地方代课,稿费代课费,比工资还要高。据有人统计,在短短几年里,他有几万块钱的收入。
周作人是北大教授,一个月也有300大洋的收入。
而且鲁迅还非常会过,每天都记账,名人日记最无趣的就是鲁迅的,每天都是记花了多少钱,或者有什么收入。
别人给他写的信的信封,他还要剪开,反过来,做成新信封,留着给别人写信用。别人给他寄书的绳子,他也都留着,理得整整齐齐放在抽屉里。后来鲁迅到上海以后,生活方式就有些变化,就是有电影一定去看,出门就叫车。那是后期了。还有买书,鲁迅在25年间买了一万多块钱的书,最多的一年就花了两千多。
兄弟失和
后来发生了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中国文学史上一段公案,就是周作人和鲁迅突然间闹翻了。
周作人写了一封信:
“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后来,鲁迅就从这里搬走了。
根据1924年的6月11日鲁迅日记,他们不仅是闹翻了,鲁迅回到八道湾去取东西,结果周作人和他的老婆不仅骂他,还打他,然后甚至是拿起一个什么东西直接往鲁迅头上去砸。到了这样的地步。
到底为什么兄弟俩失和,有各种说法。
有说因为钱的。因为朱安没有文化,整个大家庭的钱,都交给羽太信子掌管,鲁迅的确也埋怨过,说钱是洋车拉进来,但是被汽车拉出去。
还有人说是鲁迅偷看羽太信子洗澡,持这种猜测的人说,你看这时候鲁迅算是单身,还没有认识许广平,他和这个朱安也没有婚姻之实。
当然我是完全不信的,40岁的教育部官员兼大学教授,青年人的导师鲁迅,偷看一个日本女人洗澡,大家真的应该看一下羽太信子的照片。
可以怀疑鲁迅的人品,实在不该怀疑他的审美。
而且所有现当代著名的文人中,只有鲁迅的日记、书信等,是完全可以公开而不损害他的伟大的。
所以我宁愿相信另外一种说法,这事儿是羽太信子污蔑,她有有别的方面目的——比如霸占鲁迅八道湾三十多间房子。事实上很快这房子就归了周作人,而在买房时,周作人是一分没花的。
后来兄弟两人,都闭口不谈此事。
还有两位调解人,他们直到死都不再谈周家兄弟的事。
总之后来鲁迅就搬出去,几个月后,鲁迅又买了房子,鲁迅的母亲以及朱安也搬到鲁迅那里去了。
这非常遗憾,周作人和鲁迅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也最能了解他的心思,绝交后的鲁迅一定会更加孤独。
而且我还觉得,周作人基本上是鲁迅带大的,一起上学,一起到日本留学,连北大的教授职位,也是鲁迅推荐的。可能鲁迅把周作人照顾得太好了,形成了他依赖心理,同时又让他养成了一种自私懦弱的性格。
这样想也许更为合理。
鲁迅的三弟周建人后来到上海去工作了,他抛弃了羽太信子的妹妹羽太芳子,也和他的学生结婚了。
周建人自学成才,成为生物学家,在大学教过书。后来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活到96岁。
朱安
朱安一直陪伴着鲁迅的母亲,她也希望能够和这位“大先生”鲁迅拉近距离,但最终没有这方面的可能。
据说鲁迅跟他结婚13年后,再见到她的时候,她慌忙到门口去迎接,然后鲁迅只是哼了一声,并没有把行李递给他。
当然鲁迅对她也算是不离不弃,因为她没有收入,不识字,在生活上都是靠鲁迅照顾。鲁迅去世以后,生活费大部分是许广平负担。
1943年的时候,鲁迅的母亲去世了,临死前,她让朱安一定要收下原来周作人每月给她的15块钱。但不久朱安就拒绝了周作人的钱(也有说法是周作人不给了)。
朱安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有骨气的。她最后四年,生活非常凄惨。
有报馆说只要她交出鲁迅的遗作,就愿意支付给她一笔钱,她最终拒绝了。
正因为有她,鲁迅在北京的故居和遗物才得以完整地保存。
据说,后来有个机构要资助她,也被她拒绝。
不收周作人的钱,也可能是因为对周作人的鄙视。
许广平
再说说许广平,1923年鲁迅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中国小说史略》,上课时许广平就坐在第一排。
《纪念刘和珍君》里边所谈的这个杨荫榆(杨绛的姑姑,抗日期间有让人敬佩的气节),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鲁迅骂她骂得也很厉害。
许广平也是带头反对杨荫榆的女学生之一!
两人以后到了上海、厦门、广州,1927年开始在上海租房同居。
这里说点有意思的,鲁迅和许广平交往的前几年,他一直对外称许广平是帮他校稿子的助手。
其实那时学生都已经开玩笑称许广平为师母了。
他们到上海租房时,还是他住二楼,许广平住三楼。甚至外出住宿时,鲁迅还安排三个床,让他朋友睡在中间,以示二人清白。
后来许广平怀孕了,鲁迅才各种托辞,各种解释,告诉大家。
而在这一点上,许广平却是非常勇敢和坦诚的。前几年是配合鲁迅瞒着各方,后来是大大方方地告诉自己的亲戚朋友。
包括后来和鲁迅一起生活,大家只要想一下,鲁迅是你的朋友你都很为难,何况是老婆。
鲁迅性格是一方面,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怪癖,比如喜欢一个人吃饭,白天睡觉,晚上写作,而许广平把他照顾得非常好,这很不容易。
说实话,看了很多的材料,越发觉得许广平是非常可敬,想尽办法保护鲁迅的遗稿,甚至不惜花重金要租银行的大保险柜。
1941年被日本人抓去,被关76天,受尽凌辱拷打,但信奉“身体可以死去,灵魂却要健康地活着”“牺牲自己,保全别人;牺牲个人,保全团体”原则,坚决保护上海的文人。这不是一位普通的女子。
1929年,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出生了,叫海婴,就是说在上海出生的婴儿,起得非常简单。
鲁迅老来得子,十分疼爱,还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名言。
在这之后,鲁迅再也没有离开上海,而且这里边还发生过有人反复指责鲁迅的事情,比如说在“一二·九事变”的时候,鲁迅日记写的都比较简洁,完全没有表现出一个斗士的姿态。
甚至还有一天晚上和朋友一起喝酒,到一个喝茶的地方,还邀一个歌妓。很多人觉得在这期间就不该有这样的事。而且租界内大家熟悉的那个内山书店,老板回到日本以后,基本上是鲁迅代管的,有人怀疑内山书店老板是个日本间谍。
当然,这也可以从大家对名人有更高的道德期许这个角度来理解。
诺贝尔文学奖
最后,说说鲁迅拒绝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事儿。
人们常说鲁迅,还有胡适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其实谈不上。
瑞典一位探险家叫赫定,是诺贝尔委员会的,来到中国,他想推荐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让大家通过文学来了解中国。
但鲁迅拒绝了,他让刘半农转达,说感谢他的好意,为了中国,我很抱歉,我不愿意这样;诺贝尔奖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胡适呢,这个在火车上遇到了这位赫定。胡适说,不要推荐我,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我没有那么厚的脸皮。
很多人讲这个事的时候,讲得好像已经板上钉钉了!其实板上钉钉的有两位。
一位是老舍,1966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准备颁发给他了,但是等到准备颁发时发现老舍已经投湖自杀了。
不然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应该是老舍,诺贝尔奖有个规则就是不颁发给这个已经去世的人。
那一年就颁发给了日本的川端康成,因为计划就是要颁给一位亚洲作家的。
另外也有一位差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沈从文,1988年如果他没有去世的话,肯定得诺贝尔奖了。
鲁迅之死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
去世前几天,巴金等人去看望他,鲁迅还能接连说几个小时,精力还是非常好的。
到10月17日的上午,他还在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当天还能外出访友,还到内山书店转了一趟,晚上还和周建人商量搬家的事。
1984年,上海市还组织"鲁迅先生胸部X光片读片会",经医学专家认定,鲁迅死于气胸(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及时处理可治愈),而非以往认定的肺结核。
所以一直有人甚至怀疑医生的治疗方案出了问题,甚至怀疑是被暗杀的。
作为语文老师,讲了很多鲁迅的作品。这里说说平常人鲁迅。以表纪念。
附:那些,我们曾学过的鲁迅作品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风筝》《社戏》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自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故乡》
《藤野先生》《孔乙己》
《阿长和<山海经>》《一件小事》
《论雷锋塔的倒掉》《<呐喊>自序》《祝福》
《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
《灯下漫笔》(节选)《药》《阿Q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