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人一说起三苏,脑海里一下就想起的肯定是身为唐宋八大家的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很多人在学校的时候已经学习过关于他们的诗词,也学习过关于他们的历史,世人皆称之为眉山三苏!三苏皆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四川从古至今,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数不胜数。古有“川祖”李冰治水,造就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更有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仙”李太白;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文豪苏轼以及合称“三苏”的父亲、弟弟;还有“汉赋四大家”之称的司马相如等等诸多诗词歌赋大文豪。今天我们要说的也是和三苏同处于一个时代的另外一个也号称三苏的北宋大文豪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爷孙三人!一个三苏是指的眉山三苏,一个三苏指的是铜山三苏!铜山,一个很多人都没有听过的地方,在今天的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广福镇,如今的中江县由原来的玄武县、飞乌县、铜山县三个县经由历史长河慢慢演变合并而成!679年至1011年,唐代和宋代前期 ,中江为玄武县、飞乌县、铜山县并存。公元679年,建置铜山县,县城在今中江县广福镇中学所在地。因当地产铜,县城坐落铜山之麓而得名。到了元代,1283年,废铜山县入中江县,至此,铜山县历时604年!所以世人很少有人知道铜山这一地名!而铜山三苏就出生在当时的铜山县!铜山三苏中爷爷苏易简成就最高!苏易简(958-996年)字太简!宋太宗赵光义当皇帝时,苏易简考取进士,宋太宗重视儒学,亲自复试考生。苏易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地写了三千字的文章。宋太宗看后特别赞赏,钦点苏易简为状元。苏易简是宋代四川的第一个状元,也是整个德阳市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以文章扬名天下,他那年才二十二岁。苏易简的仕途一马平川,从地方到中央,曾负责起草皇帝诏书,做翰林学士时不到三十岁,多年主持科举考试 ,最高官职做到参知政事即副宰相。宋太宗十分重视苏易简,说是“君臣千载遇”。苏易简主管翰林院时,编撰了《续翰林志》。宋太宗看后非常嘉许,亲自写了二首诗给苏易简,并在诗尾加了一句批语“诗意美卿居清华之地”。宋太宗还用飞白体书写了“玉堂之署”四个字,做成匾额挂在翰林院的厅堂。宋太宗说:“此永为翰林中美事”。苏易简激动地表示:“自有翰林以来,从未有今天这样的荣耀”。苏易简写有一部《文房四谱》,首次系统地记载了历代笔墨纸砚的历史、制作和有关的故事及辞赋,其中的《纸谱》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纸的专著。苏易简嗜酒,经常醉酒,宋太宗草书《劝酒》、《戒酒》二诗赐给苏易简 ,让他对着母亲读。苏易简收敛了,办公时不饮酒了,但在家休息时照喝不误。因为饮酒过度,苏易简三十九岁就去世了。苏舜钦(1008-1048年)字子美,“舜钦少慷慨有大志,状貌魁伟”,是为人清介耿直的爱国诗人、宋代诗文革新的先驱,在诗坛同梅尧臣并驾齐驱。著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苏舜钦集》16卷!苏舜元(1006-1054年)号才翁,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为人重气节、善草书。苏舜元著作有《才翁集》一部!“铜山三苏”同“眉山三苏”生活在同一时代,祖籍都在四川西部,但“铜山三苏”这三位文坛俊彦没有像“眉山三苏”那样取得很高的成就。文学上的成就是要稍逊一筹的!时至今日,时移世易,古时候的铜山县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曾经的县城也变成了大山里的一个小镇,一条公路穿镇而过,只有道旁的状元故里牌坊,还在告诉着过往的行人,这里也曾经辉煌过,这里是大文豪的桑梓之地!

四川眉山三苏(四川中江铜山三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