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出自论语的精辟语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出自论语的精辟语句(有情有义有人生14-29)

出自论语的精辟语句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方”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说文》给出的解释是:“方,并船也。”在这里通假“谤”,指责别人的过失。

“贤”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量入为出的人。《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贤,多才也。”

“暇”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忙里偷闲,挤出来的空闲时光。《说文》给出的解释是:“暇,闲也。”

子贡指责别人的过失。夫子说:“赐呀!你真贤能啊,我可没有闲工夫。”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子贡同学是“孔门十哲”,言语科的高材生。

也许有一天下课后,子贡和年轻的同学曾子、子张、子游、子夏等人说话呢。

子贡评价说;某某某同学身上的毛病,上次,做某某事,都没做好!如果这毛病不改掉,将来这个人也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其他同学也认同子贡同学的说法,甚至还有人给子贡点赞呢!

这时候,孔子走过来了。同学们一看老师来了,纷纷散开了。

不过,孔子去世之后,孔门弟子相互之间评价甚至指责的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似乎在“方人”这一点上,子贡立即进行了改正,倒是孔门一些弟子却屡屡在这个问题上犯错!

《论语•子张篇》记载了子张对子夏关于交往的评价。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游对子夏的评价。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游、曾子对子张的评价。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孔门弟子之间的评点,你不服我,我也不赞同你,直接导致孔子去世后,孔门分为八派!

了解以上信息后,我们来看经文:子贡方人。这句话最关键的就是对“方”的理解。

如果说“方”解释成比方,这是说;子贡有时候喜欢评头论足,说这个人怎么样,那个人怎么样。如果说的是别人的优点,孔子也不至于对他进行批评啊?

有句俗话“正月剪头方舅舅。”这句话中的“方”是妨碍着的意思。其实,正月里剪头发并不能妨碍舅舅什么的。这个典故来自于清朝入关之后,强迫汉人剃头留辫子。很多读书人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却遭遇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以至于上演了“扬州十日”等悲剧。一些扬州人思念逝去的亲人,到了正月,尽管头发已经长了三四个月了,还不剪头发!为了避免因“思旧”遭到政府的清算,以讹传讹,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死舅”,因此不剪头发的。

“方”是妨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子贡同学妨碍着人家了。那么,后面孔子老师“夫我则不暇。”意思就要理解为,我可没有闲工夫妨碍别人。上下文的意思不那么顺畅。

“方”在这里通假“谤”,“谤”的本义指议论或批评别人的过失,引申为恶意地攻击他人,一个人不修行自己,却去指责别人的过失。你说,孔子老师看到这样的事情,能不批评子贡同学吗?后面,孔子老人家怎么说的啊?赐呀!你真贤能啊?闲谈莫论人非,我怎么做的啊——“夫我则不暇。”我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都来不及呢?哪有功夫去指责别人的过失啊?如此理解,才觉得更符合孔子的意思。

“子贡方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话题。一个人,如果喜欢“方人,”那么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呢?最简单的理解,是他能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而不是结合自身,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缺点,进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子贡同学显然是违背了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教诲。子贡的做法,似乎有一些好为人师的做法,人家身上的优缺点,也许别人也知道,但你这样到底为了什么啊?也许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也许是为了自己的名利,才如此做的。说白了,“方人”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而不是为了“修己”,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如果一个人天天喜欢看别人身上的毛病,不注重修行自己,那么,他就会缺少学习的动力和自省的功夫,这样的话,他就会停滞不前的。因此子贡这一做法自然会受到了孔子老师的批评。

再一个,需要解释的是,一个人天天盯着自己来看,有过及时改正,自然就没有时间“方人”了。吃饱了,撑着了,没事儿,可以读读《论语》,消消食,该多好啊!“方人”可以理解为无聊的一种表现,我以为。

子曰:“赐也,贤乎哉?”看到自己的弟子子贡在“方人”,孔子老师亲切地喊着子贡同学的名,开始说话了。也许孔子看到子贡“方人”的表演后,把子贡喊到身边,轻轻地给他说,这是对子贡同学的尊重。

需要说说孔子为什么不喊“子贡”而喊“赐也”。这是因为“赐”是子贡同学的名。古人有姓有名也有号的,出任有官爵,死后有谥号等。在古代,称呼一个人的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可以直呼这个人的姓名,或称呼这个人的字,或称此人的号,或称这个人所获的谥号,或用姓氏加籍贯来代指这个人,或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直呼姓名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自己叫自己的姓名;第二种就是介绍这个人的时候或者为这个人做传,因为怕有歧义所以将姓名都说出来。第三种就是父母、老师可以直呼其名,其它人就不能称名,只能称字,就是对人的尊重。连皇上都不能称一个人的名,只能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节。

“赐也”,一个老师喊着你的小名,而不喊你的大名,该多亲切!就像我们的父母,喜欢喊我们的小名,不喊你的大名一样的感觉。在这里,我们看孔门弟子记载这句话的时候,可以看出孔子老师既爱又有些恨的味道。

“赐也,贤乎哉?”我们一看,这句话是一个疑问句,子贡,你本身贤吗?孔子的意思是批评子贡不贤。一个人本身不贤,你却不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你反而过多地关注人家这不好,那不好的,这是什么?用现在的话说,这叫咸吃萝卜淡操心!

“夫我则不暇。”“夫”是一个语气词,起强调作用。“夫我”就是我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说话的语气,是一声叹息的意思,而不是干巴巴地说,我什么样的?我怎么做的?我啊,就没有没什么空闲?这里有人该问了,孔子天天忙啥呢?我们知道;孔子是“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践行大道,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他忙着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呢!根本无暇顾及别人身上的这不好,那不是的。可恰恰的是,我们身边一些人,眼睛总是盯着别人,别人这不好,别人某一年某个事儿做的不好啦!这是典型的“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一个人到处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好的,这就说明这个人心态极不正常!骨子里呈现出的尖酸刻薄,很是让人讨厌!

我觉得,听到孔子的话,可能子贡一时间还有些疑惑呢?老师啊,某某人真的有这样的毛病,也许子贡说的是事实!但我们看孔子是怎么教育弟子的?他对子贡所说的是不是事实,并不给与肯定,而是说子贡“方人”这件事的出发点不对。一个人如果有时间,就按照经典对照自己进行修身养性!修行,其实就是对照经典修理自己,自己经过修理后,在这个社会为人、做事才能行得通,简称为修行!拿着经典看看别人的毛病,一看一个准,这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真的,我比较佩服商汤的,他提出“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论语•尧曰篇》)的理念,意思是;我自己有罪,不要连累天下人;如果天下的人民有罪,罪名由我一人承担。他眼睛只盯着自己的错误,他看不到其他人的错误,即使是其他人有错,他也认为错在自己!这和佛家六祖慧能大师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的说法是一致的!真正修道的人,不是看不到别人有过失,而是看得很清楚,但是,他不放在心上,看到了,如同没有看到一样的。为什么啊?因为修道的人,他起心动念是为了改正自己的错误,思虑自己的过失,根本没有时间关注别人有什么过失!像商汤一样的,儒家圣贤改过的功夫很是让人钦佩的。从孔子“内自讼”,到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再到为仁就是“克己复礼”,说的都是自己的事儿!而不是强加别人该如何做如何做?这就是圣人和凡夫的区别!圣贤都是“修理自己”的高手,凡夫都是“修理别人”的高手。圣贤通过修理自己,让别人安心,进而治国、平天下!你修理别人,别人这不好,那不好,似乎这个世界上就你一个人好,其实,这样的人,最不是个东西!如此这般的话,这个世界能安定下来吗?

仔细分析,我们看这一章句,孔子是在批评子贡。如果读《论语》只读到这一层,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境界似乎太小了。这章句《论语》,与其说孔子在批评自己的弟子,也在警醒着现在的我们。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喜欢挑别人的毛病,背地里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是的,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如果有!赶紧改正;当然了,如果没有的话,以后注意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这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不过,我们想,一个“孔门十哲”级别的人犯了错误后,孔子看到,怎么做的啊?是立即给与批评,这是子贡的福气!我们很多人你生活中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吗?做了错事,还一直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你说,你修行的境界能提升呢?我们看自己,和十年前有哪些提升啊?

孔子从一介布衣之身,最终成为千古传诵的圣人,原因就是不停地修行自己!天天忧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篇》)(对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精勤讲习,闻知正义不能实践,有不善的事不能改正。)一个人喜欢谈论别人的缺点,就会污染自己的上进心,使自己逐渐的堕落,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一个上进的人,应专看别人的好,不看别人的坏,为自己创造一条上进之路,成功之路。

其实,我们再反过来看,你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放,试想,别人也这样对待你,你会怎么样呢?大家都如此的话,这个世界岂不是处处充满着对立和敌意!这样的社会能和谐吗?所以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念,强调为人处世,讲究一个“忠”的同时,还需要懂得“恕”,这样,你在这个社会的对立才会越来越少!世界也会越来越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