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微软的独占游戏,很多玩家也许会有点不屑,“微软哪有什么独占?不都是PC主机双平台?看我only on playstation”(花屏),微软作为一家典型的欧美游戏厂商很多玩家给XBOX主机打上的标签也是“车枪球”专用机。相比于索尼,任天堂对不同游戏种类的挖掘。微软的游戏确实更偏向于欧美玩家的口味,因此他的第一方游戏阵容在亚洲地区并不像欧美哪般火爆,看看XBOX在日本的惨淡销量就可见一斑。但是唯独有一款游戏是个例外,那就是《极限竞速地平线》系列,它不仅在欧美地区备受好评,同时也风靡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系列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够进入FAMI通的白金殿堂。而我作为一名《地平线》系列的老玩家,不敢说它是最真实的赛车游戏,但是它凭借丰富到爆炸的游戏内容和无与伦比的驾驶体验将拟真赛车游戏的娱乐性挖掘到极致,至少在我个人心中《地平线》系列就是最棒的赛车游戏。

极限竞速地平线1(极限竞速地平线)(1)

说到《地平线》,那么就不得不提他的前辈《极限竞速》。没错,《极限竞速》和《极限竞速地平线》是两个不同的游戏系列,甚至连开发团队都是两个不同的工作室。《极限竞速》是由Turn10负责制作,而《地平线》则是由Playground负责开发。初代的《极限竞速》发售于2005年,作为一款主打拟真驾驶的赛车游戏,他的诞生一方面为了对标隔壁索尼的《GT赛车》,同时也承担着展示微软主机强大的画面表现力与技术实力的重任。通过当下最尖端的图形技术为玩家提供了包括德国纽柏林北跑道,日本铃鹿赛道,巴西里约热内卢赛道,中东阿布扎比亚斯码头赛道这些经典赛道。然而并不是每一位玩家都如同赛车发烧友那般硬核,刷腻了跑道总会想着如果能驾驶着超级跑车在一片开放的世界里自由驰骋哪就太棒了!在《地平线》出现之前,市面上的主流赛车游戏都是相对线性的。从早期世嘉的《梦游美国》到风靡一时的《山脊赛车》、《极品飞车》再到后来的《GT赛车》、《尘埃拉力》均是如此。如果将拟真赛车与开放世界相结合,还要配合同时代最强的画面效果哪就意味着烧钱啊!无穷无尽的烧钱。索性这也是微软的强项毕竟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并且通过4部《极限竞速》的开发,微软也累积了大量开发赛车游戏的经验,现成的游戏引擎与汽车参数,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极限竞速》里的车辆带到一个更加庞大的世界,系列的分支《地平线》也就正式开始立项。然而彼时的Turn10正忙于《极限竞速4》的开发无暇分身,而微软需要的则是一个足够靠谱的工作室来完成这部充满野心的作品。

极限竞速地平线1(极限竞速地平线)(2)

不过无论如何也没人会想到微软最终将《地平线》这样一部满怀野心的作品交给一个名为Playground Games的工作室。那时的Playground还只是一个刚刚成立不到两年的小作坊,手上连一个完整的游戏项目都还没有。换句话说《地平线》就是这个工作室开发的第一款游戏,并且之后也只开发了5部作品那就是《地平线》12345,每一部都是叫好又叫座,从未失手。以至于很多玩家都认为Playground是微软的第一方工作室,背靠财阀实力自然不容小觑。现在看确实如此,但是最初的Playground可不是微软的第一方工作室,他们直到2018年开发完《地平线4》后才被微软正式收编。那么这家来自英国的工作室究竟又有何魅力让微软将这样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项目交给他们呢?虽然Playground在制作《地平线1》时才刚刚成立不久,但是他们的很多员工都是来自曾经开发过《极品飞车》《赛车计划》《火爆狂飙》这样的知名工作室,可谓是精兵强将。再加上微软的雄厚财力和Turn10的技术支持。Playground的实力与背景也绝对不是一般小厂比得了的。

2012年10月23日系列的首部作品《极限竞速地平线》正式发售,本作的舞台来到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它位于洛矶山脉以东,地形以高山丘陵为主,著名的红石公园就坐落于此。作为美国地势最高的一个州,他的平均海拔达到2072米风景独特。开发组也到当地呆了大半年拍摄了上万张的照片和几百小时的视频素材。最终在游戏里呈现出科罗拉多无比壮丽的自然风光。踩下油门玩家就可以驾驶着心爱的跑车自由的驰骋于美国西部世界。一边听着引擎的轰鸣声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这也就是《地平线》最大的魅力吧!游戏在玩法上围绕嘉年华赛事展开,玩家通过比赛升级腕带等级,从而解锁更多的赛事与全新的挑战,这也成为了系列之后作品玩法上的基本框架。当然玩《地平线》你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名次可能会和游戏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地平线》在玩法上可谓是相当丰富,漂移赛,特技飞车,寻找广告牌,拍照任务等等都是它的玩法,你甚至可以和直升机来一段非对称的比赛,而这种非对称赛事也成为了系列的一大特色在后续作品里甚至加入了火车,气垫船,摩托车乃至喷气式飞机,这在一般的赛车游戏里是很难想象的。让人不得不佩服制作组的脑洞大开。也传达出了《地平线》系列的一大主旨“拟真只是手段,好玩才是目的”。《地平线》的横空出世可谓是技惊四座,游戏发售后不仅销量喜人,超高的口碑甚至让正传《极限竞速》也只能望而兴叹。初代的成功不仅为后续的作品指明了道路,也为《地平线》登顶最好玩的拟真赛车游戏宝座开足了马力。

极限竞速地平线1(极限竞速地平线)(3)

2014年9月30日万众期待下的《地平线2》发售,告别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壮美,这次的舞台来到了充满人文风情的欧洲,地点则是一块横跨意大利北部以及法国南部的巨大区域地图规模远远超过前作。两国的不同风土人情既能让你看到意大利地中海地区经典建筑又能穿行于法国普罗旺斯美丽的森林。在前作昼夜系统的基础上本作也新增了玩家们期待已久的天气变化。也许在你刚刚出发时还是风和日丽,但是驾驶到中段就大雨倾盆,而到达终点时雨过天晴后的彩虹也是对玩家最大的褒奖。游戏拥有着超过700场不同的赛事挑战和200辆不同车型的汽车从民用级轿车到超级跑车应有尽有,这一切都是在为玩家提供一个更加真实有趣的开放世界。可以说《地平线2》在前作已经十分成熟的框架体系下将游戏的整体素质又拔高了一个级别。

极限竞速地平线1(极限竞速地平线)(4)

我常常在想,作为一款赛车游戏于我而言《地平线》最大魅力究竟是什么?是赛车飞驰赛道时的速度与激情?还是收藏现实中永远也买不起的超级跑车时的那份成就感?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我更喜爱的可能仅仅是开车悠闲的穿行于游戏所营造出的世界,从美国科罗拉多州红石公园的荒野到法国普罗旺斯长满鲜花的森林。白天在公路上飞驰,追逐落日前的最后一抹夕阳。夜晚听着电台的音乐,看着满天繁星享受静谧的午夜时光。制作组在每一作《地平线》都将玩家带入到完全不同的国度体验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你完全可以把《地平线》当成一部可以互动的风光片来玩。2016年的《地平线3》又将玩家带到了热情狂野的澳大利亚,感受风景宜人的澳洲风情。草原、海滩、沙漠与都市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浪漫的了。有了前两作的铺垫,3代的开发可谓是顺风顺水。系统框架已经非常成熟,制作组需要做的就是在前辈的基础上继续打磨细节,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将澳大利亚制作的尽量美丽让玩家一进去就不想离开。技术的迭代到了《地平线3》游戏的画面表现相比前两作已经不可同日而语,3代的质量果然没有让玩家们失望,也打响了系列的名声。如果说前两代还只是在赛车游戏玩家圈引起不错的反响,那么《地平线3》则是彻底让这个系列享誉全球。无论你是否热爱赛车文化,都能在《地平线》的世界里寻找到乐趣,完美的开放世界也让《地平线》被冠以“不能下车的GTA”的美誉。

极限竞速地平线1(极限竞速地平线)(5)

2018年系列的第四作《极限竞速地平线4》发售,彼时的玩家已经不再关心4代的质量究竟如何,毕竟Playground重来就没有让玩家们失望过。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这次的舞台又会来到哪片美丽的土地,和制作组还能带来什么新奇的游戏体验。《地平线4》我们告别了阳光明媚澳大利亚,来到了温暖潮湿的英伦半岛。全新加入的四季变化,让同一张地图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自然风貌,夏季烈日当空,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让整个路面变得泥泞不堪。到了秋天漫天金黄,林间的红叶将游戏里的世界妆点的无比美丽。冬季来临河床冰封,皑皑白雪使得地面十分湿滑非常考验玩家的驾驶技巧。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绿意重回大地郁郁葱葱的乡间田野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个四季变化,就让玩家玩出四种不同的游戏体验,花一份钱玩四款游戏微软都亏哭了有没有。

极限竞速地平线1(极限竞速地平线)(6)

2021年11月注定是属于《地平线》玩家的狂欢。告别了温润的英伦半岛,这次玩家们又来到了充满拉美风情的墨西哥。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曾经孕育出了玛雅文明与奥尔梅克文明。同时这里也是一片自由狂野的国度,黑帮盛行民风彪悍。墨西哥是一个几乎囊括了地球上所有地貌的国家,热带雨林,沙漠火山,雄伟的峡谷,美丽的海岸线,古老的遗迹以及繁华的现代都市。游戏中精致真实的场景让你完全可以足不出户,驾驶爱车体验一把墨西哥虚拟旅行。《地平线5》依然延续了系列的传统玩法,提供了包括公路竞速,越野赛,街头漂移,特技赛等这些熟悉的元素,再加上赞助商挑战,飞车表演,景观拍照、车房宝物等大大增加了漫游的乐趣,游戏通过不断的正向反馈持续激励着玩家驾驶爱车自由的探索墨西哥。要知道《地平线》系列所要做的永远不是革新,而是不断超越自我。

转眼间《极限竞速地平线》系列也走过了近十个年头,从最初的一个分支系列到如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竞速游戏。它陪伴玩家们走过了北美,欧洲,大洋洲,南美洲,无论是暴风岛上的夺命狂飙,还是塑胶赛道飞驰的风火轮,又或者是充满童趣的乐高世界。《极限竞速地平线》总是能带给玩家无尽的惊喜,拿起手柄便开启了一段属于跑车的浪漫之旅,向着远处的地平线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