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鹃

蓝天白云就像一幅美丽画卷(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1)

近日,北京天气晴好,天空现“云追风”景观。

生态环境部最新通报显示,今年1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京津冀各城市全部退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后20位名单。河北张家口入列全国空气质量最佳前10,北京市则入列最佳前20。从全国范围看,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4.3%,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曾经,一些地区空气质量备受关注,沙尘、雾霾天气引人担忧。而如今,蓝天白云渐成常态,曾被雾霾笼罩的天空逐渐透亮起来。数据最有说服力。2022年,北京PM2.5浓度实现“十连降”,年均浓度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天津市PM2.5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累计改善40.3%……蓝天的底色更纯。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不仅是一串串数字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肉眼可见、呼吸可感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们真切感受到,碧空如洗的日子多了,重污染的天气越来越少了,蓝天不再是奢侈品,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品。

可喜的变化背后,是十年来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国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接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各地集中力量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的地方加强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有的加速推动能源转型,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减少散煤污染;有的通过深化燃煤、工业、扬尘、机动车和新建项目污染“五控”治理为抓手,实现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打出一套压减燃煤、调整产业、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的政策措施“组合拳”,有力推动了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让“蓝天幸福感”一年比一年强,让中国一天比一天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