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仲冬时节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

进入枫叶的最佳观赏期

不少游客来到爱晚亭旁

欣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

诗意“枫”景

湖南的秋天的风景(青春湖南爱晚亭旁好)(1)

湖南的秋天的风景(青春湖南爱晚亭旁好)(2)

湖南的秋天的风景(青春湖南爱晚亭旁好)(3)

湖南的秋天的风景(青春湖南爱晚亭旁好)(4)

湖南的秋天的风景(青春湖南爱晚亭旁好)(5)

湖南的秋天的风景(青春湖南爱晚亭旁好)(6)

湖南的秋天的风景(青春湖南爱晚亭旁好)(7)

▲ 爱晚亭旁好“枫”景。以上图片均为人民网记者 李芳森摄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来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杜枚“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

爱晚亭几经沧桑,清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均相继进行过修复。其中宣统三年秋,湖南学监程颂万先生主持修复时,把罗典所撰写的对联刻在亭柱上,“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次修复爱晚亭之事还刻在石碑上记载下来。世人称为《放鹤》石刻或《二南诗刻》,两首诗为宋代张南轩和清代钱南园两位大文人游岳麓山的七韵诗。石刻后移至清枫桥南端的六角茅亭中。解放前,亭破败不堪,四周荒芜。解放后,党和政府曾五次修复。其中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题写了“爱晚亭”亭额。1969年,岳麓山公园重修,刻毛泽东草书手迹《沁园春·长沙》于藻井内,更为古亭增添了光彩。

在国际交往中,爱晚亭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后,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按其规制仿建于鹿儿岛市,以纪念中日两国人民友谊长存。

爱晚亭四季景色宜人,春来桃红柳绿,曲涧鸣泉;盛夏绿荫蔽日,凉风习习;寒秋红枫似火,晚霞增辉;隆冬绿树银妆,妩媚多姿。

湖南的秋天的风景(青春湖南爱晚亭旁好)(8)

监制/任帅

主编/谌伟春

编辑/李蕾蕾

来源/综合人民网湖南、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