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安徽霍山铁皮石斛哪家好(日子红安徽霍山)(1)

“叮咚,叮咚……”在小李家,这样的声音,每天都会从早响到晚。这是淘宝卖家收到买家消息时的提示音,每一声“叮咚”,就意味着一单潜在的买卖。

十年前,年仅25岁的李 友志开了一家淘宝店,卖的东西还挺特别,是家乡的特产——霍山石斛。

安徽霍山铁皮石斛哪家好(日子红安徽霍山)(2)

霍山大力发展石斛产业,沿河谷分布着大量石斛种植基地。人民网张俊摄

4月初,记者来到他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太平畈乡洪峰村的家。这是一座二层小楼,既是小李小两口和父母的住处,也兼做淘宝店的运营场所和仓库。院内,乡邻正在玻璃大棚内帮忙。

“当时怎么想起来开网店卖石斛的?”面对记者的发问,瘦削但很精神的小李直言,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机缘巧合。

说是无奈之举,是因为在此之前,他家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2008年,小李和母亲、妻子一道背井离乡,来到江苏徐州当起了小摊贩,做烧饼卖。他回忆道:“面需要发酵,夏天5点起床,冬天气温低发酵时间长,得提前到4点。”即便如此辛苦,但也挣不出什么钱。“一斤烧饼卖3块,一年下来,挣个三万来块钱。”

2011年,考虑到在外漂泊不是长久之计。小李动起了回乡的念头。但回去干嘛呢?

一筹莫展之际,他听说老家的石斛产业发展得不错,恰好妻子又有过做网店客服的经验,于是琢磨着,“要不就开一家网店专门卖石斛?”

安徽霍山铁皮石斛哪家好(日子红安徽霍山)(3)

目前,小李的石斛种植面积已达15亩。人民网张俊摄

从想法到付诸行动,小李的心里也嘀咕过。一方面,尽管太平畈是霍山石斛的核心产区,但他家所在洪峰村在此之前,还没有人种过石斛;另一方面,种石斛投入不菲,自己手里压根没有积蓄。

最终,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他下定决心,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回乡后,他东拼西凑10万块钱,在自家的几分地上,用木头和遮阳网搭了一个简易大棚,开启了创业生涯。

“那时候,我没本钱、没技术、没销路,可以说是‘三无’,但好在有政府和前辈的支持。”小李口中的前辈,名叫何祥林,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斛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安徽霍山铁皮石斛哪家好(日子红安徽霍山)(4)

何祥林(右)在大棚里查看石斛长势。人民网张俊摄

他说,凡是技术难题,都会请教何老师。在刚开始种石斛的2013年,一次,一个大棚将近200平米的石斛突然叶子发白,没过多久就蔫了。这可把他吓得不轻,“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何祥林上门查看后,一针见血地指出,“肥料浇多了,石斛被烧死了。”小李恍然大悟:“我一直以为肥施得越多越好。”随后,他赶紧调整施肥量,类似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

安徽霍山铁皮石斛哪家好(日子红安徽霍山)(5)

通过电商,小李的石斛销往全国各地,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人民网张俊摄

2014年,小李的石斛进入采摘期。当年,种苗 鲜草的销售额就达到30万元,此后以每年20%以上递增,2020年达到200万元。有趣的是,他家主打的种苗实际上是当作盆景销售的。买家买回家后,既能养、也能吃、还能赏。

富起来后,小伙子没有忘记乡亲们。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有十几户种起了石斛。他还常常鼓励大家开网店、拓销路,并愿意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以前,是别人帮助我,现在我有能力了,也算是一种回馈吧。”

在太平畈,把小石斛做成大营生的远不止小李一家。

记者了解到,2002年左右,霍山石斛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目前,太平畈的石斛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90%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米斛。在小小石斛的带领下,地处霍山县最偏远的太平畈乡,从昔日谁都不愿去的“山沟沟”,变成了客商和返乡创业群体眼中的“香饽饽”。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仅霍山农商银行太平畈乡支行的存款余额就将近3.6亿元,较年初增长近4000万元。当地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可见一斑。

安徽霍山铁皮石斛哪家好(日子红安徽霍山)(6)

霍山石斛(米斛)枫斗,具有“龙头凤尾”特征。人民网张俊摄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石斛产业链,引导更多群众通过种植、加工、销售、务工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让被誉为‘中华九大鲜草’之一的石斛成为真正的‘富民草’。”太平畈乡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