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门是家人,走亲访友客来人往,是免不了的人情往来。如今有客来,家里做一桌子菜或馆子里点一桌子菜,男女老幼围拢一起,热热闹闹撮一顿;那时节来的客人,完全不是这样的,好些时候常常令主人作难。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1)

来了尊贵客人,先要点火烧水,打两三个鸡蛋给客人烧碗鸡蛋茶,家境好的会加点白糖或红糖。鸡蛋很珍贵,客人碗里盛鸡蛋,主人象征性陪着客人,也端着碗,碗中开水里漂几绺散开剩下的鸡蛋絮儿。小孩子嘴馋,这时候要将其指派到外边玩耍,不能留在客人面前,以免孩子眼馋丢人现眼客人心里不安。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2)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3)

邻居陈校长,讲过他喝鸡蛋茶的难忘经历。有次他下乡家访,这家十分贫穷,主人却很热情。落座不久,主人捧出一大碗荷包蛋茶,热情地劝他吃。陈校长正待举箸,却发现里屋站着个小孩子,眼巴巴看着他,怯生生不敢上前。任主人如何热情相劝,那碗鸡蛋茶,他怎么也咽不下。他要把鸡蛋给孩子吃,主人死活不让。双方拉扯半天,陈校长最终把三个鸡蛋拨给孩子吃了,自己喝了半碗开水。许多年过去了,那孩子的眼神还在深深震撼着陈校长的心灵。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4)

来客人不吃饭还好,吃饭的事情更严重。如果家里恰好没白面,主妇要遮遮掩掩去邻居家里借瓢白面回来;如果家里没了油盐,主妇会指派孩子立马到左邻右舍去借些回来。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5)

客人来了,再不济也要给客人吃个白面烙饼,弄两个菜。要烙个白面饼子,弄两个菜,就是许多家庭过不去的坎儿办不到的事儿。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6)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7)

饼子烙好了,饭菜端上桌了,家长恭恭敬敬陪着来客,热情地布菜,真诚地劝客人多吃点;家长象征性陪客人吃些碎块烙饼,绝不会大块吃饼的,家长手里的筷子好像长着眼睛,热情地引导客人吃菜,却从不大筷头夹菜自己吃。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8)

客人吃饭由当家家长陪着,其他人是不上桌的,陪客家长和客人吃待客饭食,其他人吃家常饭食。客人走了,家长会把剩下的食物分给孩子们。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9)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10)

那时那月多欢笑(客人主人两样饭)(11)

作者简介:庞仁甫河南内乡人。许昌师专中文专业毕业后,先后在河南邓州和浙江杭州多所高级中学任教,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特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作协会员,杭州市中高级职称评委会专家库成员,杭州市C类高层次人才。出版散文集《鸿影萍踪》《二十年目睹之生活故事》二部。受聘为网易网梦想课堂导师、新浪网高考专家团成员、学科网名师堂特邀名师。2019年受聘为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创: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