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予的55位开国上将中,有一位上将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他的身份非常特殊。既然是评军衔,那肯定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军,都是领兵打仗、冲锋陷阵的大将,都是劳苦功高、战功卓著的军人,一句话,都是从战场上浴血奋战走下来的军事将领。但这位上将却与众不同,他没有带过一天兵,也没有打过一天仗,从没有上过战场,但他却被授予上将军衔,而且排名还非常靠前,仅次于萧克、李达、张宗逊,排名第四。萧克,是贺龙元帅的搭档,红二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首任副师长(政委),不论资历、资格、战功还是各个历史时期的职务和功绩,都够元帅衔。李达,华东野战军(三野)参谋长,张宗逊,西北野战军(一野)第一副司令员。开国上将前三名,都是功勋卓著、立下赫赫战功的主要军事将领。这位上将没有打过一天仗,却紧跟其后,位列上将第四,竟排在王震、许世友、邓华、杨成武、韩先楚这些名将之前,确实是令人感到诧异。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1)

“龙潭三杰”之一的李克农将军

这位将军是谁呢?

他就是李克农!中国的特工之王。隐秘战线走出来的唯一的一位将军,也是57位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位没有领兵打过仗的将军,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新中国成立之前,他是一位神秘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1941年4月,毛主席对李克农的女儿李冰说:“你父亲是个大特务,不过他是共产党的大特务。”周总理评价李克农,说:“克农同志虽然没有带兵打过一天仗,但他的作用抵得过一个军。”的确,李克农作为地下的、另一条战线的人物,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许多关键时刻,李克农都发挥了常人难以发挥的作用。比如他在顾顺章叛变后及时通知临时中央机关转移,避免了过大的损失。红军在数次危机关头,都是通过秘密渠道获得情报,及时掌握国民党反动派的计划和动向。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2)

李克农将军

因此,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实至名归的,他发挥的重要作用,别人是无法取代的。

其实,党的秘密战线上还有一个人不容忽视,他在早期的职位和作用大于李克农。只是在解放战争前夕,他因一场意外而不幸遇难。否则,55年授衔时,他最低也要被授上将,排名只能在李克农将军之前。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3)

邓发(右)与林彪在广州合影

那么,他是谁呢?

他就是我党我军早期的秘密工作领导人邓发!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4)

邓发

1946年4月8日下午3时许,山西兴县黑茶山,浓雾弥漫,细雨菲菲,正是吕梁山区早春多雾的季节。山脚下的村民隐约听到天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很快就到了头顶上。突然,一道火光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飞机一头撞在黑茶山西南方半山腰处的一块巨石上,随即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半边天都被映得通红。飞机解体燃烧,熊熊大火烧了两个多小时才在大雨中熄灭。附近的民兵和村民在向上级报告后很快就赶到出事地点。飞机因迷航和罗盘高度表失灵而撞山导致解体,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机上17人全部遇难。实际上,这架飞机是从重庆飞回延安的,机上乘坐的有王若飞、博古(秦邦宪)、叶挺、李秀文、邓发、黄齐生、李少华、黄晓庄、赵登俊、魏万吉、彭踊左、李少华叶扬眉、阿九等14人,另外还有4名美国机组人员。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5)

叶挺将军一家

“四八空难”是我党我军的极大损失,除王若飞、博古是七届中央委员外,还有新四军军长叶挺一家四口,另外几人也都是重要人物。其中的邓发,就是本文要介绍的特殊人物。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6)

“四八空难”坠毁的美制C-47运输机

邓发(1906——1946),广东云浮人,原名邓元钊。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邓发1925年入党,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就出任香港市委书记,他也是我党历史上唯一的一位香港市委书记。后邓发先后出任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委组织部长、闽粤赣边特委书记、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长征途中,任中央军委纵队政委。抗战中任中共驻新疆代表,中央党校校长、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兼民运委员会书记。邓发是六届中央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45年9月,世界职工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邓发代表解放区职工出席该大会并发言。大会结束后,邓发受毕加索的委托,将一幅画带回国送给毛主席。可惜的是,随着邓发在“四八空难”中遇难,毕加索的那幅名画也销声匿迹。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7)

邓发早期照片

其实,邓发的传奇之处并不在以上那些履历,他还有另外的鲜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他曾是是国民党眼中的“秘密警察”的头子,敌人悬赏五万大洋要他的人头。他在红军时期一手创办了大名鼎鼎的“中央政治保卫局”,并出任政治保卫局局长。熟悉红军历史的人都知道,“政治保卫局”意味着什么,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更明白,一旦被政治保卫局叫去谈话意味着什么。三大主力红军的数次肃反,都是政治保卫局在执行逮捕任务。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邓发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被任命为中央人民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国家政治保卫局下设侦察部、执行部、白区工作部等几个部门,其中李克农担任侦察部部长,潘汉年担任白区工作部部长。所以说,部长有时候不一定比局长大!因此,红军时期,李克农和潘汉年都是邓发的下属。其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就是公安部的前身。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8)

邓发早年照片

长征前夕,刚满20岁的红小鬼邱会作任军委四局三科科长,负责军委直属纵队的所有行政事务,被周恩来戏称为“娃娃科长”。一天黄昏时分,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张炎和率领几个人突然闯进邱会作的住所,向他出示了局长邓发签署的处决令,随即立刻将邱会作五花大绑起来,然后押赴刑场执行。邱会作大喊冤枉,但没有丝毫作用。也许他命不该绝,在去刑场的路上,巧遇周恩来、邓发和叶季壮三人骑马迎头过来。其中叶季壮是邱会作的直接上级。周恩来认识邱会作,见他双臂被捆,被四五个人押着,马上就明白了一切。他用眼神看着叶季壮,叶季壮也不解,回头望着邓发,邓发眨眨眼,双手一摊,表示这是按惯例处理。其实就是长征即将开始,怕邱会作知道的太多,意志不坚定,被敌人抓获后受不住酷刑而叛变,供出党和红军的秘密,那将给革命带来巨大损失。邱会作职务不高,但身处要害部门,知道的太多,为了以绝后患而不得不这样做。邱会作不傻,知道这是自己活命的最后机会,他抓住周恩来的马尾巴,用乞怜的眼神死死地盯住周恩来和叶季壮,那求生的眼神令总理几十年后都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周恩来沉思了一下,对邓发说:“他还是个孩子,就交给叶季壮带走看管起来吧!”邱会作由此保住一条命,一辈子都对总理感恩不尽。建国后,邱会作先后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9)

右一王稼祥、右二毛主席,中间者为邓发

战争年代,各级政治保卫局的权力都很大,当事人听到“保卫局”三个字就浑身战栗。邓发作为政治保卫局局长,被外国人戏称为“中国的盖世太保”虽有调侃成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还是“红色特工之王”李克农的上级。假如55年授衔时他健在,最低也是上将军衔,排名一定会在李克农之前。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10)

《云浮日报》刊发的纪念邓发的文章

可惜的是,邓发在七大上落选中央委员,并没有进入中央委员会。据说,这是因为刘英的缘故。七大召开间隙,毛主席曾到张闻天住处闲聊,顺便征求一下他对中委组成人员的意见。毛主席对张闻天夫人刘英说:“你也算是‘三朝元老’了,有什么意见也可以说说嘛!”刘英说:“别人我都没意见,唯独邓发不能进中委,他杀人太多。”结果是,邓发真的落选七届中央委员。当然,这种说法只是据说,可信程度有多大还有待考证。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11)

邓发早年参加革命时的照片

当然,邓发假如没有遇难,建国后职务肯定不低,但能否评军衔只是根据李克农评上将而推断的。如果他提前转移到了地方工作,也有可能不评军衔。但作为秘密战线的元勋,邓发劳苦功高,成果显著。46年遇难时,邓发才40岁,甚是可惜。1950年3月,广东云浮县人民政府在邓发故居修建“邓发小学”和“邓发纪念中学”。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12)

邓发烈士纪念馆前的邓发雕像

邓发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四合院式两进院布局,面积128平方米,座北朝南,泥木砖瓦结构。1979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同时建成邓发革命烈士纪念馆,供中小学生、爱国人士瞻仰。

邓发的人物精神(邓发如果没遇难)(13)

邓发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