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秦,兰州戏曲剧院 国家一级演员 ,市政协委员,“兰艺之星”获得者,主工铜锤和功架花脸和红生,号称“西北花脸王”、“西北第一黑头”、人称“花脸奇才”。其台架、声嗓,以及他的影响力和所享的社会声誉,在西北五省的秦腔演员中是屈指可指的。2006年元月被任命为兰州戏曲剧院副院长,2005年拜中国剧协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为师。在《曹操与杨修》一剧中饰演 曹操 。

陕西秦腔张兰秦自乐班(西北秦腔花脸张兰秦)(1)

代表作

《铡美案》、《黑叮本》、<九江口>、《下河东》、《狸猫换太子》、《龙源》、《梁宫秘史》等剧目。

现如今市场上流行的两版<铡美案>(一为郭明霞、郝彩凤、余巧云、王玉琴、刘亘天、李买刚、白江波、贺美丽等与张兰秦合作,二为马友仙、郝彩凤、左福成等与张兰秦合作),名家联袂,录制于1989年,当时的张兰秦,仅是三级职称,能与如此众多的名家合作演出,可见其艺术特色不同凡响。1992年出版的其与郭明霞、员宗汉合作的《二进宫》,更是近年来少见的精品之作,其与王玉琴、陈仁义合作的《白叮本》,亦颇具水准,甘肃音像出版社先后为其灌制了《打鸾驾》、《斩单童》、《五台会兄》、《二进宫》(与窦凤琴、谭建勋合作)、《铡丁勇》、《三对面》等录音磁带,广为流行。

陕西秦腔张兰秦自乐班(西北秦腔花脸张兰秦)(2)

演艺特点

张兰秦的天赋优越,嗓音浑厚而高亢,他的嗓音颇似已故秦腔名家张建民,但又较之厚实,唱腔风格上更多的有“田腔”遗风,大气磅礴,唱腔不温不火,不暴不炸,圆润酣畅,洪亮刚劲,素质优越,这是他的优秀之处。其演唱“劝千岁”一段,语势诚恳,着重点落在“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层意思上,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在“劝”;其《斩单童》中的大段双锤唱腔,节奏明快,字字清晰,慷慨激昂,英雄凛然,大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与张建民先生的唱腔比较,张兰秦更多的在“字正腔圆”的环节上有所发展,尤其在吐字方面,声琅字清,这一点应该值得提倡;他的苦音腔也较好的继承了前辈名家周辅国、刘茂森等人的特点,张兰秦在演唱<二进宫>时,将“刘秀十二走南阳”这段唱改为苦音腔(传统为花音腔),一方面是对孤儿寡母的同情,一方面又是对“兔死狗烹”的憎恨,改为哭音唱腔,能唱出此时人物的这种沧桑又略带点伤感的思想情感,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更具感染力,这样的创新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2008年2月7日,“ 中国戏剧 梅花奖西部行”活动。中国剧协主席、京剧大师 尚长荣 又喜收国家一级演员、被称为“西北第一黑头”的张兰秦为自己的高徒。尚长荣很少收徒弟,这是他在甘肃收的第一位秦腔演员弟子。张兰秦:对尚长荣仰慕已久。在金城宾馆,张兰秦虽没有像旧时给老师跪拜磕头,但还是举行了非常正式的 拜师 仪式。在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 董伟 、兰州市 文化局 局长王有伟、兰州市秦剧团团长严森林等人的见证下,张兰秦激动地为老师送上一束鲜花和一份厚礼,并郑重向老师鞠了三个躬。张兰秦说,他对尚长荣老师早就仰慕已久,这次拜师希望学习京剧“唱、念、做、打”中的精华,对秦腔艺术有所创新。今后,不光学老师的“艺”,还要学老师的“德”,争取成为老师最好的徒弟,为秦腔艺术的创新发展奉献一生。

张兰秦2000年以来主要业绩有:

2000年参加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荣获中国剧协颁发优秀表演奖。

2001年全省小戏小品调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及导演一等奖。

2003年“甘肃飞天银奖”获得者;同年被评为兰州市“兰艺之星”。

2005年参加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荣获中国剧协颁发的优秀表演奖。

2006年参加全省新剧目调演荣获表演一等奖。

由其主演的本戏、折子戏被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市音像公司录制盒式带和VCD光盘全国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