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1)

比起浙江,福建海岸更加破碎曲折,港湾众多。这些港湾被称作某某澳。

宁德的三都澳、平潭的苏澳、厦门的顶澳仔,都是“澳”的代表。其中,三都澳面积大,水深湾阔,澳内有澳,可谓是“澳”王。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誉三都澳为“世界最深不冻良港”,具有“东方大港”的潜力。

福建的澳与浙江的岙写法不同,但指的是同一种山间或是海边的地理单元。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澳”和“湾”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2)

cuò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3)

厝,闽南人一定不会陌生。闽南话中,厝就是屋与家。在宗族意识强烈的福建,一村或许就是一宗,人们便会以姓冠名于厝,如厦门的曾厝垵、孙厝等。

由于“厝”是一个更小的空间单元

所以新房、老房、内房、外房、瓦房、草房

就层出不穷了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4)

厝,还与福建的基岩海岸有关。《说文解字》:“厝,砺石也”。厝大多是砖石结构,红砖和花岗岩石被大量运用。而海岛上的厝,因本地粘土稀缺,几乎全部用石头建造。[5]

泉州红砖厝,溢满闽南古早味[6]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5)

沿海居民建屋,巧妙地运用了基岩型海岸的石料资源;称其为厝,是闽东闽南人对石头特殊感情的表达。

还有你们爱的厝内小眷村……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6)

在闽南方言区的个别地方,会把地名中的“厝”改成“宅”字(同样的闽南语发音),很可惜地抹去了闽南方言的特色。

chéng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7)

埕,指开阔的空地,同样在闽南语中经常使用。埕,随语境意思不尽相同。在海边晒盐的,一埕就是一小单位的晒盐场;在海边养贝类的,一埕就是一个单位的养殖田。

大稻埕,台北烟火繁华之地,最具盛名[8]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8)

浙闽沿海虽以基岩海岸为主,但在河口、三角港和深入的海湾中,淤泥质海岸也很抢眼。这些淤泥质海岸地带里,带“埕”字的地名有许多。

浙闽沿海有养殖蛏子的传统,蛏田要选择开阔的潮滩,因此蛏田称为埕。清人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写蛏子在埕中“竖而饮露,寝而饮泥。潮至,两中(两只触角)上仰”。[9]说是连江和宁德的蛏田质量最佳,所以今日闽东沿海地名中便遗留下不少带埕的地名,其养蛏业还在继续。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9)

福建连江,至今仍是重要的蛏子产地[10]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10)

埕,也用来指晒盐池。元以后,福建已大规模采用晒盐法。[11]埕这一地名现象的普及与晒盐法取代煎盐法有关。周昌晋《盐政全书》对明中后期福建的盐场均有统计,如浔美场(今泉州)有十九埕,浯州场(今金门)有十埕。[12]

泉州泉港的山腰盐场[13]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11)

福建地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12)

via:地球知识局(diqiuzhishiju)作者:花猪 制图:孙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