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1)

知乎上有个问题:做生意真的比上班打工强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得看人。

有人适合做生意,有人就不太适合自己做生意,但给别人打工却日进斗金,赚得盆满钵满。

香港的“打工皇帝”霍建宁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霍建宁到底多能赚钱?

他的年薪达2.74亿港元,平均月薪2283万港元。

以平均每日上班12个小时计算,霍建宁每分钟银行账户就可进账1040港元,每日薪酬达75万港元。

2006年,他的薪酬已经超过了老板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2)

工作40多年,他已从老板李嘉诚手里拿走了30多亿。

在香港最强打工人的评选中,霍建宁连续多年蝉联“香港最强打工人”的宝座。

老板李嘉诚眼里,他是不可多得的左右手,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霍建宁总能把负债累累的项目,迅速起死回生,并且很快成为李嘉诚的重要盈利企业。

在打工生涯中,霍建宁最辉煌的商业运作,就一次性为李嘉诚赚了1600亿,被称作“商界神话”。

李嘉诚办公室有6部电话,分别打给亲人、员工,其中就有一部电话专门是打给霍建宁的。

因为薪水了得,霍建宁的生活非常奢华,住着香港最贵的豪宅,被称为“港版凡尔赛宫”。

这座花3.5亿港元买下的天价豪宅,能鸟瞰整个南区海景及深水湾高尔夫球场。

他的豪车上还印有自己的英文名“CANNING”。

霍建宁究竟有怎样的人格魅力,能得到老板如此信任?今天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3)

霍建宁生于1952年,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

据“新快报”等广东媒体报道,霍建宁祖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良教乡,家庭是广东望族之一的“佛山顺德霍”。

他的父亲霍家楠,曾担任过南京国民党总统府英文翻译,霍建宁是家中次子。

在霍家的传统中,一直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

霍建宁的二叔公霍实子早年留学日本,后来担任国民党机要室研究组密电破译组组长,是蒋介石手下的“王牌特工”。

他三叔公是霍实颂,毕业于燕京大学。

抗战时期,霍实颂担任国民党军委会西南军品运输处电台总台长,后来在广州担任一个商业广播电台的台长,这是当时中国第一个商业广播电台。

有了这样的家庭传统,父亲霍家楠对霍建宁的教育相当重视。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4)

霍建宁的中学是在香港传统名校拔萃书院度过的,后来在香港大学完成了学士学位。

1974年,霍建宁又去美国明尼苏达州对约翰大学留学,4年后取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后来,他又留学澳洲大学,取得澳洲财务管理学位,并拿下了专业会计师资格。

1979年,27岁的霍建宁学成归来回到香港,经朋友介绍,在李嘉诚的长江实业谋得一份差事,担任会计主任。

当时的李嘉诚肯定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会计,多年后会成为自己公司的灵魂人物,被人封为“打工皇帝”。

“打工皇帝”这一称呼,并非浪得虚名。

霍建宁真的很能赚钱,多年来一直蝉联香港上市公司打工皇帝薪资之最。

每天一睁眼,霍建宁就会有57.5万入账,让许多打工人羡慕不已。

据资料显示,霍建宁每年的收入都过亿,光缴税就达几千万。

2006年,他的薪资更是直接碾压老板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

除了能赚钱,霍建宁还是最受老板信任和依赖的员工。

据说,在李嘉诚办公室里有6部电话,其中有一部电话,专门打给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霍建宁。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5)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6)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既然霍建宁这么能赚钱,为什么不自己出来单干。

其实,霍建宁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当初他也有这种想法。

在长江实业工作3年后,霍建宁也不甘心屈于人下,就与朋友合开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结果创业失败,他只好又回到李老板怀抱,死心塌地给老板打工。

霍建宁再次回来,就全身心投入,一路建功晋级。

常言说得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 有贵人的提携却能少走许多弯路。

霍建宁就得到过伯乐的提携。马世民就是霍建宁的伯乐。

李嘉诚最初的军师是马世民,这个人物非常了得,连华为任正非提起他都敬佩不已。

最早的长江实业,李嘉诚旁边永远坐的是马世民。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7)

1984年,马世民的公司被李嘉诚收购,马世民成为和记黄埔的董事总经理。

一次日本出差,马世民借调霍建宁来帮忙,在谈判桌上,霍建宁出色的谈判水平马世民尽收眼底。

马世民发现,霍建宁竟然是个谈判专家。

回到香港后,马世民就不遗余力向李嘉诚推荐霍建宁。

李嘉诚也是个惜才的人,1985年,他就任命马世民为长实董事。

那年,霍建宁才33岁。

27岁到33岁,会计主任到长实董事,霍建宁只花了六年时间,就完成了别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达到的一个高度。

很多人常常感慨自己没有机会,但当机会来临时,总是抓不住。

霍建宁就非常善于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日本的谈判让他崭露头角后,他终于跃入一个新的台阶。

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霍建宁更是如鱼得水,开始大刀阔斧的事业之旅。

当时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长期受海外亏损业务拖累,股价处于偏低水平。

霍建宁成为长实集团董事后,马上着手收购合并和记黄埔。

新官上任三把火,霍建宁的第一把火就成功让李嘉诚对自己刮目相看。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8)

他将当时香港一处破烂不堪的船坞改造成了黄埔花园,成为今日香港著名的地标性建筑。

黄埔花园,至今还是许多专业和业余摄影师的著名取景地。

经过不断改组和合并,和记黄埔最终成功扭亏为盈。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9)

这一个大项目,让李嘉诚更加相信自己没有看错人,对霍建宁的能力也更加信任。

不到两年时间,霍建宁又得到一次升迁,从长实董事晋升为长实集团副董事总经理。

此时,正是李嘉诚的跨国版图拓展的重要时期,霍建宁也遇上了大好时机,他的才能得以充分展现。

他每次接手亏损项目,都能让项目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1987年,国际油价暴跌,李嘉诚投入大量资金抄底进购石油赫斯基,结果却负债累累。

接手后,霍建宁马上着手开垦油田井和气井,开始重组。

最后不光使赫斯基盈利,还在2012年在加拿大借壳上市后,成功赚取65亿港元利润。

霍建宁曾说过,赚钱的秘诀是要打破常规,求新求变,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价值。

打工人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就是为老板谋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老板的利益最大化,你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10)

公司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也是个双赢的局面。

霍建宁本来只是个行政人员,能进入长实集团的管理高层,就是突破了自己专业的天花板,把业务做到了极致。

你说,这样的打工人老板难道还会不倚重吗?

霍建宁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清楚地明白打工人的价值。

他的最大手笔“千亿卖橙”的经历,一次就为李嘉诚赚了1600亿元,被业界称作“神话”之作。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11)

1989年,李嘉诚收购的欧洲电讯Orange连年亏损,拖累了和记在香港的电讯业务,导致整个集团的电讯利润几乎为零。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个烫手山芋,但霍建宁力排众议,坚持投入5亿美元,开展Orange业务。

他花一年时间,去欧洲准备了各种材料,进行各种谈判。

霍建宁每天工作夜以继日,无论是整理公司财务数据,还是会议中谈战略,必定亲力亲为。

实在累得不行,就在桌子上趴着休息一会。

几年努力后,Orange用户由1994年的300万,变成1999年的3500万,年增长率超过60%。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12)

短短5年时间,Orange成为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运营商。

1996年,他毅然分拆Orange进行上市,上市后公司股价一路上涨。

这一变化,引起其他两大电讯巨头英国沃达丰和德国曼内斯曼的注意。

两家公司争相收购排行第三的Orange,以此获得更大的竞筹码。

霍建宁与老板商量后决定,先放出要被收购的风声,然后按兵不动,等两个公司先暗中较量,自己坐收红利。

果不其然,1996年,德国曼内斯曼以1130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Orange44.8%的股价,后来英国沃达丰又以2000亿美元把曼内斯曼收购。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13)

因为收购的溢价效应,曼内斯曼付给和黄的收购资金又再大幅增值超过500亿港币。

算下来,这次霍建宁为公司创造了1600多亿元的利润。

霍建宁连夜把这一喜讯打电话告诉了李嘉诚,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远远超出了老板与员工的关系。

这一创造性的神话,更稳固了霍建宁在李嘉诚身边的位置,也让集团上下员工无不心服口服。

千亿卖橙”神话并不是霍建宁的终点,他还在不断创造着一个个商业传奇。

2005年,霍建宁收购和黄英国3G20%的股权,收购荷兰公司持有的和黄英国3G股权,盈利94亿港元。

几个月后,他又把股权出售,为公司盈利74亿港元。

霍建宁的眼光稳准狠,总是能看准时机,在商业上取得很大成功。

他也成为媒体面前的红人,多次曝光,并获得多项殊荣,在“华商影响力100强”中,他获得第三名。

这么多年来,霍建宁已经成为商界传奇人物,许多大佬慕名前来,纷纷抛出橄榄枝,高价想要挖他一用,为自己公司创造更多财富。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14)

慕名前来的海外公司,拿着5亿的高额年薪聘请霍建宁,但都被他一一谢绝了。

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绩,与老板李嘉诚的知人善用有关,也与李嘉诚为自己提供的平台密不可分。

霍建宁为什么不创业(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15)

作为一个打工人,霍建宁非常感激这份信任。

多年来,霍建宁处事特别低调,他从来不抢老板风头,也不居功自傲,总是默默为李嘉诚处理一些很棘手的问题。

2005年,李嘉诚无意间说了件很不靠谱的事情,集团的全球3G用户在“45天内一定可以突破1000万”。

为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当时3G用户还比较少,李嘉诚说的时间又特别紧。

很多人都以为是一句吹牛的话,也没放在心上。

可霍建宁却牢记在了心里。

到了第45天,霍建宁几乎是掐着点发布了一条消息:公司的全球3G用户人数已成功突破1000万。

对这么贴心的下属,李嘉诚自然是特别钟爱。

如今,霍建宁已经69岁了。

他还在辅佐李嘉诚儿子李泽钜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务,忙得不亦乐乎。

同样是打工人,霍建宁用自己的经历,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要想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力很重要,公司提供的平台也不可或缺。

有了能力,没有平台,能力就没有施展的机会。

所以打工者和公司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只有同频共振,才能共赢,你觉得呢?

最后,希望你也跟霍建宁一样,有个不一样的未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米粒

参考资料:

1、一波说:王牌特工,香港“打工皇帝”、李嘉诚爱将霍建宁超震撼的家族史

2、多维海拓:李嘉诚一部电话只通往他一人,靠表外融资年薪两亿——“打工皇帝”霍建宁

3、注册会计师:33岁成为董事一战获得李嘉诚信任!被人称为“打工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