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时候,每天早晨起来,母亲都会准时端来一碗简单的面条,日复一日,从不间断,这是母亲特殊的问候方式。

一碗妈妈亲手做的面(母亲的一碗面条)(1)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

母亲今年68了,多年的糖尿病已经开始侵蚀她的眼睛,让她的开始视力变得模糊,右腿膝盖曾经因为干农活摔碎过,动过大手术,加之年轻的时候过度劳累,膝盖恢复的效果不太理想,走起路来总是一瘸一拐的。

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老太太,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离老家三十多公里的县城,这几年因为身体大不如前,我把她带到了身边方便照顾,语言的不通让她三番五次嚷嚷着要回农村,直到后来我厚着脸皮给她撮合了小区几个年龄相仿的老太太,才些许平静了一点。

可能是农村老太太忙习惯了,视力下降和行动不便并没有让她闲下来,每天总是争着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那架势,完全不像一个年近七旬还有腿疾的老人,多次劝说她少干一点,她却依然乐此不彼。尽管等她休息后,她洗的碗、拖的地我还要悄悄的重新再清理一遍。

我有早起的习惯,因为怕打扰母亲休息,每天早晨起来都刻意轻手轻脚,可母亲却像个闹钟一样,总能准确把握我的时间,在我洗漱完的第一时间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然后眯着眼睛监督着我大口吃完。

一碗妈妈亲手做的面(母亲的一碗面条)(2)

面条的份量做得很足,形式一直很单一,雷打不动的青菜面,一大碗下来总是撑得我直打饱嗝。我多次暗示母亲适当地控制一下份量,甚至悄悄的把家里的碗都换成了小碗,可母亲却假装不知道,跟我玩起了装聋作哑,每天依旧是一如既往的一大碗面。有一次我实在是忍不住说出了想法,母亲听完先是一愣,然后一句话也没说,一个人默默的回到了房间。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是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再后来,母亲做面条的份量开始慢慢地减少了,也开始刻意的变着花样了,但母亲的情绪却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偶然的一次邻里闲聊,听楼下的老太太提起,说母亲小时候经历过饥荒,她亲眼目睹了一个母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饿死在自己面前,这成了母亲心中永远的噩梦,听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早上,一碗面条下肚以后,我故意在母亲的面前小声嘟着嘴抱怨说,最近面条的份量怎么越来越少了,我都吃不饱了。听到我的嘟唠,母亲的眼神却突然亮了起来,赶忙起身说面条做地有多的,然后一把夺过我的碗就往厨房小跑去,瘸拐的腿脚似乎一下子就好了。

一碗妈妈亲手做的面(母亲的一碗面条)(3)

看着母亲的背影,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突然想起了一句话,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母亲节快到了,愿天下子女都能珍惜当下,祝愿天下伟大的母亲们健康长寿,长命百岁!

一碗妈妈亲手做的面(母亲的一碗面条)(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