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贞元九年(793)进士。805年与柳宗元等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历任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地方官。大和二年(828)再度入京,任检校礼部尚兼太子宾客。他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的文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他的诗在平易的字面下常隐藏着丰富的隐义,既不象韩愈那样奇崛生拗,也不象白居易那样平畅浅俗,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后世称他刘尚书,刘宾客。《全唐诗》收录他的诗798首。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注:

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地势险要,是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王濬,西晋的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濬同浚。279年冬,晋大举伐吴,王濬率水师自益州出发,灭吴。楼船,高大的战船。金陵句,谓吴国亡国之象立见。黯然,暗淡无光。收,消失。千寻句,东吴曾在险要处用铁链拦江,阻挡晋军攻击。晋军烧断铁链,直捣金陵。一片句,东吴立即竖起了降旗。人世句,建都金陵,雄据江东而终于亡国的,不仅是东吴而已。枕,靠着。四海为家,意谓国家统一,典出《史记高祖本纪》:天子以四海为家。芦荻,芦苇和荻,都是生长在水边的植物,秋天开花。

译:

王濬统率战船从益州沿江下行,

金陵的王气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拦江的千丈铁锁早已沉入江底,

投降的白旗升起在石头城上空。

人世间经历了多少次兴衰成败,

西塞山却依然在长江岸边高耸。

如今是四海为家天下一统年代,

旧垒边芦荻无语立在秋风之中。

评:

长庆四年(824)秋,刘禹锡在赴和州刺史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有感于当时的藩镇割据,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这首诗歌咏晋吴兴亡事迹,慨叹地形之险不足恃,指出历史上割据一方的局面,终归要走向统一。诗的前四句写西晋将领王濬率水师东下,一举灭吴的磅礴气势;后四句由东吴灭亡而联想到包括东吴在内的六朝相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天险不可仗,地利不足恃,王气不可凭,分裂割据是不能持久的历史大势。

这首诗,前半一气呵成,后半天巧偶发,以才气,卓识贯串其间,将事语,景语,情语摶成一片,又将怀古,慨今,垂诫后世融为一体。全诗胜意叠出,构成了有浩渺时空感的诗境,实为唐人七律中不可多得的神品。薛雪《一瓢诗话》评此诗曰: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

又,关于此诗的逸事。计有功《唐诗纪事》:长庆中,元微之(元稹),梦得(刘禹锡),韦楚客,同会乐天(白居易)舍,各赋《金陵怀古》诗。刘满引一杯,饮已即成。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于是罢唱。

附图:

山形依旧枕寒流,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第一句(人世几回伤往事)(1)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第一句(人世几回伤往事)(2)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第一句(人世几回伤往事)(3)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第一句(人世几回伤往事)(4)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第一句(人世几回伤往事)(5)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第一句(人世几回伤往事)(6)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第一句(人世几回伤往事)(7)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第一句(人世几回伤往事)(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