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垃圾治理标杆镇建设标准(石泉县中池镇13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垃圾治理工作的政策指示,改善和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治理,中池镇紧紧抓住省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建设机遇,积极谋划、系统推进,积极推行“131”(抓实一个核心、落实三项措施、践行一个理念)工作机制,全面跟进试点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持续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治理走深走实,通过环境面貌的有效改善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链条垃圾治理标杆镇建设标准(石泉县中池镇131)(2)

全链条垃圾治理标杆镇建设标准(石泉县中池镇131)(3)

以“积分制”为核心,提升垃圾治理效果。根据基层实际情况,以落实“积分制”为抓手,将其运用到垃圾治理试点工作中。

一是开展有害垃圾积分兑换,镇内12个村(社区)建立了有害垃圾积分兑换超市,农户将有害垃圾上交到村,村级管理员负责收集,并按照积分办法确定积分,为群众兑换生活用品。

二是开展美丽庭院家庭积分,每村每月评选美丽庭院示范户,颁发流动红旗,同时进行积分。

全链条垃圾治理标杆镇建设标准(石泉县中池镇131)(4)

三是将农户参与垃圾治理情况纳入村级红黑榜评议,对积极参与分类的农户,红榜表彰并给予积分;对不落实垃圾治理要求的户,黑榜曝光。通过落实积分制措施,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度。

全链条垃圾治理标杆镇建设标准(石泉县中池镇131)(5)

落实三项工作举措,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制定一套清单明任务。镇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对照省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44项考核,结合镇级实际情况,逐项细化任务目标,印发了《中池镇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工作清单》,将44项工作任务分解到镇班子成员,同时明确了完成时限。日常工作推进中,落实周工作清单督办机制,每周一,试点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拟定当周工作任务,经领导小组审核后,下发到村(社区),周内坚持跟踪催办,每周五汇总工作完成情况,在下周工作例会上通报,镇纪委根据完成情况,运用“三色卡”制度,跟踪督办。

全链条垃圾治理标杆镇建设标准(石泉县中池镇131)(6)

实施一批项目强基础。针对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存在的基础短板,我镇围绕完善配套设施,补充转运环节配套,提升综合环境水平的思路,在全面摸底汇总的基础上,谋划建立了年度和五年垃圾治理项目库,按照计划项目,用好省级专项资金和实现配套资金,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先后建成区域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中转站、集镇污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厂修复等重大项目,完成分类垃圾亭改建、集镇垃圾治理,户厕改造等项目。两年累计完成项目建设36个,项目总投资达到2600余万元。

全链条垃圾治理标杆镇建设标准(石泉县中池镇131)(7)

建立一套制度保长效。为保障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长期有效推进,我镇积极研究上级制度文件,总结自身工作经验,先后完善建立长效制度15个,覆盖了镇级垃圾治理考核、劝告、举报、处罚及镇域垃圾分类清理转运等全领域,设立举报固定电话,进一步完善了住户和经营户“门前三包”责任制,严格建筑垃圾倾倒曝光和处罚制度,建立了镇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机制和专项资金管制以及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系列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落实,确保了垃圾治理长效深入开展。

全链条垃圾治理标杆镇建设标准(石泉县中池镇131)(8)

践行共同缔造的生活理念,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在推进工作中,我们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发挥好群众主体作用。

一是为科学优化垃圾分类方案,通过积极走访群众,充分汇聚民意,确定了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细则。

二是针对公共环卫设施后续管理难的问题,按照镇村共管方式,镇环保所负责日常监督,村级整合运用基层网格员队伍,建立了一支环卫设施管护服务队,确保设施设备有人管,作用发挥好。

三是为确保工作成效,充分运用评比积分制度,采取道德评议红黑榜、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方式,让群众参与到垃圾治理评价考核中,增强了群众参与性,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效。(杨鹏)

全链条垃圾治理标杆镇建设标准(石泉县中池镇131)(9)


编辑:张释予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