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国人恐日情绪越来越严重、蔓延得越来越厉害,

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

“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甚嚣尘上,

有的人甚至主张干脆放弃抵抗,

他们认为抵抗就会招致亡国。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节骨眼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遏制了国人严重的恐日情绪,

极大地提振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士气。

平型关大捷的历史真实情况 为什么说平型关大捷遏制了国人的恐日情绪(1)

平型关大捷

自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以来,

每天都能看到一些中国人(甚至包括名人)在那如丧考妣地悼念安倍晋三,

有痛哭流涕的,

有比自己爹妈没了还要痛苦的,

有给安倍晋三歌功颂德的,

看到这些真的让人气得吃不下饭,

真不知道这些人本就是铁杆亲日派,

还是忘了安倍晋三是个加剧中日对立、助长、为军国主义招魂的典型右翼分子,

中国人不站在中国人该有的立场上,

太令人气愤了!

为此,

今天笔者特意写此文以还原85年前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

国人的恐日情绪蔓延得有多厉害,

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型关大捷后,

才遏制了国人的这种严重恐日情绪。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日本从侵占中国东北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侵略者以其军事上的强大优势在中国大地上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

使得许多中国人产生了严重的恐日情绪,

后来甚至在国民党内地位仅次于蒋介石的副总裁汪精卫都投靠了日本人,

在南京组建了伪政府;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

一直有国民党军队成建制地向日本侵略者投降,

变成附庸于日本军队的伪军,

这支跟随日军作战的伪军队伍人数甚至高达百万以上。

同样是中国人却跟着侵略者一起来凌辱中国人,

这是多么令人羞愧的一幕啊!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中没有人投降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也没有一支部队投降日本侵略者而去当伪军,

因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硬骨头。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德国驻日大使陶德曼曾试图调停中日纷争,

陶德曼所谓的“调停”其实就是要中国对日妥协,

蒋介石悄悄告诉陶德曼,

他之所以不能同意陶德曼的“调停”,

是因为他深知中国共产党人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如果他同意对日妥协,

那他就没法再维系他在国内的领袖地位了。

平型关大捷的历史真实情况 为什么说平型关大捷遏制了国人的恐日情绪(2)

“七七事变”(油画)

在抗日战争期间,

国民党军队也有对日作战的一个“石牌大捷”,

“石牌大捷”是1943年5月至6月鄂西会战的一部分。

当时二战已经全面开始,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受到了美军的重创,

抗战初期的那股盛气凌人的杀气已经大打折扣,

且当时国民党军队在美军的帮助下,

以空军和重迫击炮给日军造成相当大的威胁,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国民党军队才取得了所谓的“石牌大捷”。

在所谓的“石牌大捷”中,

国民党军队中向来以骁勇著称的11师师长胡琏一面表态要与阵地共存亡,

一面悄悄在江边准备逃命的小船。

苦苦撑到了第5天时,

18军军长方天感觉快撑不住了,

已经下令开始撤退,

就在这时他却接到后卫部队的报告,

说是日军已经悄悄撤退了,

他一面赶紧下令立即追回撤退的命令,

一面向蒋介石报告“石牌大捷”,

石牌大捷历时5天、歼敌1000余人。

实际上,

包括“石牌大捷”在内的鄂西会战也只是暂时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不久后,

日军仍旧通过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战役发动了对中国的进攻。

尤其是发生于1945年4月(距离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只有4个月的时间)的湘西会战,

日军与国民党军队相比,

在战场上已经在兵力上和武器上都处于劣势了,

但日军仍然向国民党军队发动了连续进攻。

这时候的国际形势是“希特勒已经自杀、德国纳粹已经投降”,

而国民党军队仍然只能是击退日军,

然后继续处于防御状态。

由此也足见日本侵略者有多嚣张、难缠,

也足见当时有多少国人患有严重的恐日情绪。

和国民党军发生于1943年五六月的“石牌大捷”相比,

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发动的“平型关大捷”时间要早得多,

发生在1937年9月,

是全面抗战后中国人对日作战的第一个大胜仗。

当时,

国民党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

国人的恐日情绪到处蔓延。

平型关大捷的历史真实情况 为什么说平型关大捷遏制了国人的恐日情绪(3)

石牌大捷旧址

平型关大捷发生前,

周恩来和彭德怀等人数次与阎锡山等人会商,

以协调八路军在山西的作战。

当时阎锡山为了挽回晋北的颓败局势,

准备集中兵力在平型关与日军会战,

希望八路军能积极配合晋军作战。

周恩来当即回应,

八路军不宜担任正面阵地的防御任务,

只适合在进攻之敌的侧翼和后方发挥运动游击的专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八路军总部命令第115师进至平型关以西日军前进方向侧翼的大营镇待机,

准备侧击进犯平型关的日军。

9月22日,

日军一部由灵丘县城向平型关进犯,

并占领东跑池地区。

9月23日,

八路军总部命令115师向平型关、灵丘县城间出动,

侧击日寇。

9月25日,

平型关战役打响。

当时八路军有的战士甚至连土造步枪都配不起、只能背着大马刀作战,

就是这么低劣武装的八路军偏偏主动北上到日寇侧后去抗日。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哪怕是八路军已经取得平型关大捷后,

8个团的国民党部队仍然不敢出击,

眼睁睁看着日军2个大队(2个营)从他们眼前大摇大摆地撤走。

只有如此低劣武器的八路军时常被国民党军队耻笑,

他们讥讽八路军,

你们背着吹火筒、大片刀,

真的要去送死吗?

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

却在举国恐日情绪空前严重的时候,

在一个举国充斥着悲观失败情绪的时候,

在一个许多国民党军争相逃命、各自努力保存实力的时候,

主动发起了对日作战,

并且取得了对日作战的第一次大胜利。

在这种至关重要的时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代表中华民族站出来了,

还夺取了全面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

遏制了国人严重蔓延的恐日情绪,

这场胜利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平型关伏击战本身。

它表明:

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不再是一盘散沙了,

而是获得了觉醒和再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成了牢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拯救中国的,

正是觉醒了的中国人自己!

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说,

平型关大捷的重要意义,

怎么说都不算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