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奇闻趣事》尸体被盗,头骨为——宋理宗 赵昀

宋光宗赵惇被逼退位,宋宁宗赵扩(公元1168年-公元1224年)继承皇位。赵扩本人可以说得上比较仁厚的,可是治国无方。在位三十年间,权臣斗争激烈,政治混乱。宁宗在位时弄了一个“庆元党禁”,认定理学为伪学,禁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在战事上偏于主战派,所以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的封爵。主战是主战,可打不过金国。和金国打了两次大战,第一次输了求和,签订“嘉定和议”,交给金国更多的岁币,宋国皇帝与金国皇帝之间的称谓由原来的侄叔改为侄伯。第二次打了好几年,劳民伤财,最终也没打赢。悲哀的是,生了九个儿子全都未成年就死了。这才让赵昀(公元1205年-公元1264年)有了机会,成为王朝的接班人。

尸骨丢失(尸体被盗头骨为杯)(1)

原本皇位与赵昀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宁宗和赵昀虽然都是赵匡胤的后裔,可宁宗是秦王德芳一支,而赵昀是燕王德昭一支,是太祖的十世孙。到了这个时期其实两支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淡了,德昭一支也早已没落,失去爵位。所以赵昀的曾祖和祖父都没有官职,父亲勉强当了一个九品县尉。这样的身份继位,一方面是宁宗无子继位,养子赵询又早早病死,另一方面是宁宗的第二个养子赵竑得罪了当时专权的大臣史弥远。史弥远在宁宗死后伙同杨皇后矫诏立自己找来的赵昀继位,是为宋理宗。

宋理宗在位长达40年,这四十年理宗昏庸无能,忠奸不辨,任用奸相佞臣导致南宋的统治一再衰退。终其一生,只留下一些让后人嘲笑的传闻轶事。

先说一件政治上的错事,原本朝政一直把持在史弥远手里,史弥远死后,理宗干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联合蒙古国灭金。这真是一件愚蠢的事,且不说能否阻止蒙古大军一统中国,联金灭辽的前车之鉴和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应该明白的。结果就是蒙古灭了金国,然后来收拾南宋,这是必然的事。

对国内,理宗时期曾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不得已动用府库金银平抑物价。后又因对抗蒙古军,军费吃紧,宋廷又大量发行货币,最终导致经济崩盘。

尸骨丢失(尸体被盗头骨为杯)(2)

在生活作风方面,理宗晚年也是喜好声色的主,三宫六院已经觉得乏味,经常招妓入宫。临安名妓唐安安,样貌出众,能歌善舞,深得理宗喜爱。理宗一见倾心,便把她留在宫中宠爱无比。唐安安呢,仗着理宗的喜爱要求了很多财物,家里各种器具皆是金银,绫罗绸缎,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虽然理宗经常召一些歌妓入宫,但也不影响他宠爱阎贵妃。动用国库给阎贵妃修建功德寺,比自己祖先的功德寺还要豪华。在他的娇宠下,阎贵妃还干预朝政,此时的朝政简直是混乱不堪。

尸骨丢失(尸体被盗头骨为杯)(3)

理宗重病快死的时候曾下诏征求全国名医来给他治病,但遗憾的是竟无人应诏。民心尽失的理宗最终于公元1264年11月16日病逝。理宗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死后竟遭遇了更悲催的一幕。元朝西藏僧人杨琏真伽盗掘南宋皇陵,当打开理宗的棺墩时,见理宗尸身以水银侵泡,竟将理宗的尸体倒挂于树上,沥其水银贩卖。然后割下理宗的头颅做成酒杯送给元帝当酒杯,把剩下的躯干于荒野用火焚烧。理宗的头骨酒杯直至明太祖朱元璋攻破元朝时才派人给找了回来,以帝王之礼埋葬。

南宋的灭亡,在理宗时期便埋下了伏笔,从此以后南宋更加一蹶不振,等待的只是末日那天的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