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喜爱跑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轻轻松松就能跑5公里甚至10公里。对于跑友来说,往往是根据速度来划分级别。我们今天来看看比较流行的10公里18级划分方法。

1.国际健将 28分19秒以内,不说啥了,神!还要啥自行车?

2.运动健将 29分45秒以内,看不到影子就飞过去了……上学应该是不会迟到的。

3.一级运动员 30分50秒以内,站在高峰,俯视一众跑渣吧!一级棒棒棒哒!

4.二级运动员 34分钟以内,这个成绩可以获得政策的照顾:参加高考可以加分啦!

5.三级运动员 37分钟以内,你可以算是运动员了……神马?奥运会?别想了,参加县级比赛的可以。

6.神人级 40分钟以内,业余圈子里,你绝对是带头大哥了,你是众人膜拜的对象……

7.天赋级 45分钟以内,即使你爱跑步,也有可能终身达不到这个水平。以大多数人的天赋,努力了也没用……

8.强人级 50分钟以内,跑步爱好者里面算是很棒的了,你是闪光灯捕捉的焦点。

9.小强级 55分钟以内,一般群众应该很少,一般人也很难追上去……

10.跑步粉丝级 60分钟以内,可以自称跑步狂热分子了。

11.爱好者级 70分钟以内,爱好跑步的人可以达到的水平。

12.路人级 80分钟以内,路人甲、乙、丙、丁,正常人可以达到的水平。我就是个群众演员……马拉松比赛?最后那些人里有我。

13.慢速级 90分钟以内,慢怎么了?我是为了减肥!

14.龟速级 105分钟以内,或许有些人快走的时候走得都比你快。

15.蜗牛级 120分钟以内,你确定你在跑(san)步?

16.无语级 120分钟以上,好吧,你硬说你是跑步我也没办法。

17.放弃级 10公里?我选择死亡……

18.懒人级 我只想看看结果……顺便看看美女。

你找到自己定位的等级了吗?如果你确实很快,恭喜你,继续努力!跑得慢,也不要泄气,全国14亿人口,总有人比你慢。

请在跑步中认识自己吧,慢一点真的没有关系。跑快跑慢都是精彩。

你知道吗,每周慢跑一次,能预防大病,跑步真的能否延长寿命。最近,澳大利亚的一群科学家们拿出了超过23万人的研究数据,来证明这一观点。

这个研究团队来自来自墨尔本维多利亚大学,他们跟踪随访研究对象的时间从5年半到35年不等,涉及的研究对象则达到了惊人的233149人,其中参考的研究项目多达14项。

由于这二十多万人运动状况不同,整个研究期间,一共有25951名研究对象因为各种原因去世。

不过,所有的参与者为这项关于“跑步与健康关联性”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在这些科学家们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寿命、病情、运动情况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后,他们发现——无论男女,只要他们坚持一定程度的跑步,都能降低27%的过早死亡风险。

慢跑能治32种疾病(你知道吗每周慢跑一次)(1)

那么问题来了,要跑到什么程度才能降低死亡风险呢?

根据研究结果,即便每个星期哪怕仅跑步一次,且每次时间不到50分钟,这种锻炼效果都与更好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不仅如此,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数据来看,坚持长期跑步,与降低30%的心脏病风险和23%的癌症风险也有明显相关性。

至于其中的生理机制,研究人员用了复杂的生理数据给予解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跑步能帮助运动者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血脂,并且通过训练提高免疫力等等。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很早就发现偏头痛最大的克星就是跑步,因为跑步可以有效地调节神经系统。

按照研究,如果一个偏头痛患者每周进行3次时长在40分钟左右的运动,特别是跑步,那么三个月之后他的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慢跑能治32种疾病(你知道吗每周慢跑一次)(2)

“跑步可以有效促进注意力的集中,使血液流向大脑”,哈佛医学院曾经通过微观实验发现,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肌肉会释放一种叫作cathepsin B的蛋白分子,可以促进海马体分泌更多的神经营养因子,从而提高记忆能力,预防老年痴呆。

既然跑步如此有利于身心健康,那合适自身的运动量该如何把握?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给了人们这些建议:

  1. 成年人一定要打破自己长时间久坐的习惯,坚持有空就运动。
  2. 每周进行足够的有氧运动。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坚持75分钟或以上,包括跑步、球类运动等。如果身体状况不允许,可以换成更加温和的有氧运动,但时间延长到150分钟或以上,包括快走、骑车等。
  3. 对于还没有形成长期跑步习惯的跑者来说,每周的跑步时长要拆分成多次完成,不应该追求一次跑到极限。

根据自身的情况,周一到周五每天跑30分钟,比一次跑150分钟再歇四天,对健康更好。

慢跑能治32种疾病(你知道吗每周慢跑一次)(3)

此外,跑步是有氧运动,需要搭配适当的力量训练,才能让身体维持在更加理想的状态。因此,最好每周保持两次以上的力量训练,特别是核心肌群,而不应该只针对某一块肌肉长期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