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了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有几个数据特别引人瞩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经济新常态化的三个特点?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济新常态化的三个特点(经济总量100万亿元)

经济新常态化的三个特点

上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了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有几个数据特别引人瞩目。

初步核算,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预期目标。

宁吉喆说,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这样一个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实际上,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已经好几年了,2019年是迈向100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更大、份量更重了!

咱们再看看,跟在中国后面的这些国家。按照2018年的世界排名,经济总量第三的是日本,德英法居老四、老五、老六。这四个都是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GDP加到一起大约是14.7万亿美元左右。而2019年中国GDP,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与这四个国家的总和大致相当,也就是“以一当四”吧。

那么,中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哪个省的贡献最大?

答案是广东。

全国近百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中,有1/10是广东贡献的

日前,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2019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5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3%左右。这个数字很快就被多家媒体敏锐地捕捉到,广东经济总量居全国之首,成为率先进入“10万亿俱乐部”的省份。

也就是说,全国近百亿元的经济总量中,有1/10是广东贡献的。广东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也表明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等一系列举措,正在逐步落地见效。

广东经济发展“成绩单”亮眼,除了原来的底子好以外,还有不少创新引领的改革举措,围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运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比如,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动数据上云、服务下沉,有809项服务事项实现“零跑动”,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跃居全国第一。

“广东经济总量大、韧性强,产业体系相对完备,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马兴瑞说,今年广东将深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五大战略定位,与港澳共同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体任务包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聚焦规则衔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珠三角九市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推动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规划建设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快澳珠极点建设步伐;全面落实中央惠港惠澳政策,实施“湾区通”工程,积极推进粤港澳合作办学、合作办医,强化生态环保合作,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等。

根据省里的部署,大湾区的不少城市也制定了今年的目标。

1月19日,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召开,提出坚持制造业强市不动摇,力争打赢经济翻身仗、加快高质量崛起,把中山建设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1月18日,珠海市委第八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会召开, 提出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主动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会议指出,2020年,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要重新审视珠海的新地位,在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实施中,牢牢把握珠海的新方位,以珠澳合作为总牵引带动全局工作,落实好“四大任务”: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城市能级量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深化珠澳合作,全力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牵引带动新时代珠海改革发展全局。

——积极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毫不动摇坚持实体经济导向,加快构建珠海特色、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加快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形成方向清晰、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相得益彰的空间结构,为城市发展提供新支撑。

未来,广东不但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都要走在全国前列。这“四个在走在全国前列”,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期待,体现了广东的使命担当。

一句话,就是争做“排头兵”!

中国人均GDP一万美元,“新跨越”带动全球上台阶

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实现了新的跨越。这个跨越,意味着中国人均GDP稳居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也标志着中国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有14亿人,占了全球1/5的人口,把中国的事办好了,全世界这“一大块”就踏实了。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规模近15亿人。2019年,随着中国实现人均GDP1万美元,全球进入这个行列的人口规模,一下子从15亿人扩大到了将近30亿人!全球总人口也就是70亿人左右,中国的这个跨越,等于把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又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进步,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宁吉喆说,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左右,全年GDP增量近7.2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去年中国经济GDP增长是6.1%,与前些年相比不算高。但这样一个增速,一年可以“增”出来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是不是挺厉害?

还有一些数据,也很厉害:

2019年,全国又有110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连续七年脱贫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按现行贫困标准,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降到551万人。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这场战役已经是胜利在望。

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作为世界第一大产粮国,中国人的饭碗已经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前些年国际上还有这样的争论:谁来养活中国人?现在答案已经明确了,我们自己养活自己!

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继续缩小。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存在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既有牢固的基础,也有条件的支撑。” 宁吉喆说,中国的人口多、生产力总体还不发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虽然我们人均GDP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是在缩小,但我们仍然是处在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久久为功、艰苦奋斗。(来源:珠海传媒集团 作者:朱剑红 薛永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