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最经典的十个角色 藏囍王艳平(1)

工作室里展出的带有“囍”字的饼干盒

红。

满屋子的红。

这是推开大铁门后的第一感觉。

红色的背景板,红色的桌布,透明的大杯子里装满了红白相间的喜糖。绕过玄关往里走,红色的幕布从棚顶垂下,仿佛舞台的幕布。在这个以红色为基调的空间里,“囍”这个独特的符号无处不在,桌椅、皮箱、饼干盒……无需靠近细瞧,就已经让人不自觉地嘴角上扬了。

如果说刚刚走进京郊这座旧服装厂大院时还有些疑惑,那么当这么多喜气扑面而来时,你便会很自信地确定:这就是王艳平的工作室了。

王艳最经典的十个角色 藏囍王艳平(2)

王艳平在工作室向记者介绍“囍”文化专项收藏展品

“囍”从天降

有时候私底下朋友们会叫王艳平“囍儿”。因为喜欢收藏带“囍”元素的物件儿并持之以恒地收藏了20多年,朋友们便帮她取了这个名字。然而在正式进入专项文化“囍系列”的收藏领域之前,她是朋友圈里美丽又坚韧的“白天鹅”。

王艳平出生于有着“世界音乐之都”美誉的哈尔滨。1973年,王艳平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79年毕业后,先后在北京舞蹈学校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工作,还曾赴美深造,在《天鹅湖》《睡美人》《堂吉诃德》《吉赛尔》等作品中,她都是吸引舞台灯光焦点的最美“白天鹅”。

王艳最经典的十个角色 藏囍王艳平(3)

王艳平和舞伴演绎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1999年,“白天鹅”和“囍儿”相遇了。

“我和一群朋友经常会去北京潘家园的古玩市场溜达,但两三年下来也没遇到什么特别打动我的。”王艳平回忆起自己的收藏起点,“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一个玉挂件,上面的‘囍’让我眼前一亮。我不喜欢玉,但我就是说不上来地喜欢这个字。两个‘喜’拼在一起,不正像两个人在跳舞吗?这简直是中国汉字中最对称、最美的一个字了!”

“囍”从天降。从那一刻起,王艳平的“囍系列”专项文化收藏之路便展开了。

欣“囍”若狂

王艳最经典的十个角色 藏囍王艳平(4)

仿民国时期的红缎绣花“囍”字高底弓鞋

学习芭蕾也让王艳平有了深厚的艺术修养,虽然已经不再是职业舞者,但在她看来,收藏是自己艺术人生的另一种延续。“白天鹅”不跳舞了,但“囍儿”是真正投入精力去挖掘、收藏、整理并研究“囍”。

从北边的呼伦贝尔、东北三省,到南边的苏杭、四川、重庆……一有时间,王艳平就会带着一儿一女、再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淘宝”。每到一座城市,她最先去的都是早就查好攻略的古玩城、旧货场、古董店,在每一个摊位前用心寻找。

王艳最经典的十个角色 藏囍王艳平(5)

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囍”字童帽

为了淘“囍”,她曾假借“妹妹要结婚”跟店主讨价还价;曾在云南大理为了河边洗菜大妈手里的“囍”字搪瓷盆磨破嘴皮;也曾因为一时犹豫但又拗不过自己的喜欢,只能从上一个买家那加价买回;2014年,她还参加了北京大学古代艺术与收藏鉴赏高级研究班,并去中央美院学习西方艺术史……

20多年的时间里,只要有“囍”字的物品,那就是王艳平的收藏对象。玉器、瓷器、银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织绣、印刷品,她收藏了几千件藏品,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进行过多次展览,还编辑出版了“囍”字为主题的《天天有囍》和《收藏幸福》两本书。不仅如此,她还曾受邀前往莫斯科东方艺术中心展出。“囍”气洋洋的展品跨越时空,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上实现了和谐优美的“双人舞”。

王艳最经典的十个角色 藏囍王艳平(6)

王艳平(右一)在莫斯科东方艺术中心办展,与观众合影留念

“你看这个镜子,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在物质匮乏、经济不好的年代,这可是20多个人凑份子一起攒钱送给新人的礼物……”

“这些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刺绣童帽,每一个上面都绣有‘囍’字,表祝福、讨吉利。你想在旧时,母亲可能不识一字,但也用巧手为孩子留下永远的‘囍’……”

王艳最经典的十个角色 藏囍王艳平(7)

“囍”字搪瓷盆

“这一整正面墙的搪瓷盆是我从一家要停产的厂子里收购的。我在飞机上偶然看到这家店的报道,一下飞机马上就去联系这家厂子了……”果然,靠着收藏多年的敏感嗅觉,王艳平在这家老店里淘到了很多上世纪几乎家家必备的搪瓷盆。“牡丹呀荷花呀鸳鸯还有喜鹊什么的,可能以现代人的审美观来看有些艳俗,但大俗即大雅嘛哈哈哈哈哈。”王艳平爽朗地笑出声来。

皆大欢“囍”

从价值不菲的百囍碗,到古香古色的古董首饰,从记录着传奇沧桑的各时期结婚证书,到蕴含着母亲浓浓爱意的童帽,甚至还有边缘有些磨损的搪瓷罐子、锈迹斑斑的暖壶和不再鲜亮的绣片……王艳平的收藏多是来自民家的生活器物,但却是各式各样中国审美的体现,彰示着曾经的风光与吉庆,蕴含着或仍存或已逝去的亲昵与爱恋。

但为什么是“囍”呢?“囍”作何解释呢?

王艳最经典的十个角色 藏囍王艳平(8)

日本回流双鱼耳“囍”字花瓶

从汉字演变过程来看,先有“喜”再有“囍”,“囍”为“喜”的衍生字。《说文解字》解释,喜,乐也。乐者,五声八音总名。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八音,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五声八音囊括了肉声的直接表达和器乐的间接表达,而这一组总和就叫作“喜”。

据考证,大约在乾隆中期,“囍”字开始登堂入室;进入嘉庆道光时期,“囍”字以风靡之势普及朝野,尤其受民间喜爱,无“囍”不成婚庆。时至今日,贴“囍”字、吃“囍”糖等婚庆形态依旧在中原地区延续着。

王艳最经典的十个角色 藏囍王艳平(9)

王艳平与部分“囍”字收藏品合影

在王艳平看来,“囍”字是结婚生子、代代相传,它孕育着一个家庭的延续,预示着美好的祝福和希望。王艳平说,很多人进了工作室之后就不停地拍照、爱不释手,有的人说看了展想原地结婚,特别是在看了一整墙的结婚证后,很多人表示又一次体会到婚姻的那份责任与守护。

“我觉得我和‘囍’就像两块吸铁石,我在找它,它也在找我。我很幸运,因为我收藏了众人最幸福的时光。”

文:金知晓

图片:王浩、王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