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希东(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作者:陶希东(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全体中华儿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在开幕会上,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在全面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和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对党和国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全新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提出了富有政治性、思想性、引领性、战略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略,也为指导全党全军全国各行业、各领域开展具体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保持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念、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汇聚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是摆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战略任务。

提高学习力,汇聚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刻,党的二十大在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的同时,还激发了全国人民继续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以实现高水平共同富裕为导向,各行各业从业者都要牢记“脚踏实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骄傲、不懈怠、永远奋斗”,汇聚华夏儿女共同创造新的更大奇迹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行稳致远。

提高转换力,研究形成引领未来、指向明晰的治国理政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等议题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也是全国各地各级党政部门施政的行动依据和努力方向。为此,地方政府、不同治理主体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与自身职能高度相关的议题的精髓要求,加大调查研究、摸清基本家底、寻找发展差距,切实增强对各自领域新战略、新要求的政策转换力,探索形成符合规律、因地制宜、目标清晰、行之有效的新政策、新法规、新措施,有效破解制约地方治理、行业发展、产业变革、组织革新的各种痛点、堵点和难点,补短板、强弱项,稳步推动地方治理(城市治理、区域治理、社区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以多领域、多层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保驾护航。

提高创新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动能。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重创新、注重科技、注重人才,尽一切力量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协调发展,始终是需要牢牢把握的关键环节。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党政部门、市场主体和从业者,高度重视“人才”“创新”的作用和力量,紧随时代之变、数字化技术之变、现代化中国之变,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顺时而变,积极推进“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活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融通协同联动的创新治理共同体,率先打造形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引领区”“示范区”“先行区”,最终由一个个地方式改革创新“盆景”变成覆盖全国、全民共享的共同富裕“风景”,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共同绘制高水平改革开放、高质量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崭新蓝图。

来源: 光明网-党建频道

,